

亲爱的朋友,上次我们说到, 如来屈指为拳 然后问阿难: 你是用什么做心看见我的拳的
(‘汝目可见,以何为心’)?
阿难回答:如来问我‘用什么做 ❤ 心’,我想,我现在正在仔细推究的,就 是 ❤ 心了。

没想到,佛祖厉声喝道:“ 那不是你的 心! ”阿难震惊,问“这不是我的心,那 我的❤ 心 是什么呢?”

如来告诉阿难: 你所说的心,只是根尘(肉体)所思所 想,物质的肉体,迷惑了你的真性。 (“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如来说,你从无始以来、直至现在,都处 在认贼做子的状态,以致迷失了你的真 心,所以只能堕入生死之中。

亲爱的朋友,现在我们距佛已经大约2500年了, 多年来,在我们身边教导我们的某些大师, 也都相继去世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 或许这些声名显赫的人, 就像当年的阿难, 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心, 否则他们怎么会或因病、 或因其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去世呢?
再看看我们,平凡的我辈,无论在功业 上、还是在悟性等方面,于这些名震海内 的高师相比,实乃天壤之别 ! 试问,仅以平庸的我辈,又怎能轻易摆脱 生死呢?现在,我们仗着年轻气盛,每日 喋喋不休,以求苟活,或赚取信任等等, 如是,若不痛下决心、痛改往日的旧习, 想必那悠悠的哀乐,早晚会响起。届 时,名车豪宅、金银珠宝,一样也带不 走!亲朋至友,肝肠痛断……
(除非我们按照《安乐延年法》,修成人 仙、地仙……)
想来,还是少说些漂亮话吧 (少说些,会死吗) 。 有限度地说些漂亮话,这是难免的; 佛道玄理,也需要学习, 但是,这些都是以实修作为精髓的。 实修是重中之重啊。

想想达摩面壁,经历3000多日日夜夜,他 老人家也没说过一句话啊。达摩以150岁的 高龄,在嵩山1800米高度的五乳峰峰顶的 石洞内,面壁九年。太阳升起、又落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以禅功面世,当他 离开石洞时,坐禅对面的石壁上,竟留下 他坐禅的影象,甚至石壁上隐约可见达摩 衣褶上的皱纹,可见达摩坐禅的气场是多 么的强啊。

历代相传,少林寺有一块石头,名叫“达摩影石”,又称“达摩 面壁石”, 石头上有隐约的达摩影像。据说是达摩面壁九年,精诚 所至,以致他的影象亦透入石中。
禅宗传到六祖,六祖不识字,但是六祖的 功力却胜过我们这些口若悬河的人。如所 周知,修行不是比嘴力、修行不是比谁的 粉丝多(在耶稣受难时,在场为耶稣送行的,只 有 3 个人——耶稣的妈妈、耶稣的弟弟约翰,还有一位被耶稣拯 救出来的玛丽亚)。若大难现前,那些真修行 人,能救人于水火。而笔者,搞不好,只 有受苦的份儿……。
当悲哀袭来, 如何以轻微的一指之力, 推倒一座大厦?

解救悲哀的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念动真言咒语(如“孰能浊 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让自己尽早进入禅坐状态。
现在我们还没有条件坐 9 年, 至少我们要坐90分钟……, 或只坐 9分钟也行 !如果每天坐90分钟, 坚持 9 天、90天等, 那最最神奇的骨牌效应(自学) 或蝴蝶效应(自学)就会发生了!
关于修行,看达摩祖师如何说:

回过头来,再看《大佛顶首楞严经》。佛
祖为了启发阿难,在‘七处征心’后,佛 祖从门面放出光来,过后,又举起手臂握 拳,从多方面,启发阿难。佛告诉阿难, 你所说的这推想之心只是前尘*、虚妄相* 想。而这推想之心,恰是轮转生死的根本 (经文云: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 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 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 遍历恒沙国土,承 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 皆用此心。纵令(有人)谤法、永退善根,亦 因‘此心’。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是佛最爱的小弟。我因爱佛,佛 令我出家。弟子岂止只是供养如来,我对于尽河沙这样 多的世界及善知识等众, 都能尊敬供养。弟子发大勇猛 心。 
行一切难行之事,用的都是这颗心, 甚或有人谤佛、而退失了善根, 他们用的也是这颗心啊。”
( 阿难说) 若此发明(发现)不是心者,我乃无 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 (不是)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 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阿难说,如果照佛所说、这分别推究的,不是心,那我岂 不成了和土木一样、没有心的人了吗?我离了这个能觉 知的心,就什么都没有了!为什麽您说,这不是心?我 听了这话,感到惊恐。依我看、在座的大众也会疑惑。求 佛慈悲,说明这个道理,启示我们这些迷惑不悟的人吧。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 入 无生法忍*。 (如来)于师子座,摩阿难顶, 而告之言:如来常说: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
【一切十界正报——凡、圣、染、净、因、果, 与依报——大之 世界,小之微尘,一 一皆是因心成体。】

这时世尊启示阿难和在座大众, 希望他们的心,能够证入“无生法忍”〈注〉。
注 :佛经称一切事物叫“法”。
“无生”就是已证到不生不灭的空性。
译文 只见 如来从师子座上,用手摩阿难的头, 同时告诉他:如来常说‘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由心所显现的。’

“ 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 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 缕结,诘(jié 问)其根元,咸(全)有体性。 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 心,‘性’* 一切心,而自无体?”
【*此处的‘性’是动词 ,意思是‘赋予万物以特有的能力或作 用’。】

一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大而世界,小至微尘, 都是因心而现出它的体相。 阿难!世界上所有一切事物, 其中那怕是一草、一叶,一丝、一缕、一结, 我们去追查它的根源,都各自有它的体性*。 纵然是虚空,也有它的名字和形貌。 何况清净、妙净、光明的真心,性一切心,而偏偏无体呢?
*体性: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



“若汝执吝(坚执),分别觉观,所了知
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 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假若你一定要坚执不舍地认为,能分别、觉观、能了知一切的, 就是你的心的话,那麽,你这个心, 就应当离开一切色、香、味、触,六尘之外, 而单独有一个体性啰。
【解说】
佛的意思是说,万物都有自己的体性,真 心也有自己的体性。在下面的论述中,佛 说,阿难你所说的那个用于分别推理的 心,却没有自己的体性啊!就是说,阿难 所说的那个玩意,不能独立存在,佛说你 这个玩意是没有自己的体性的,但是真心 却是有体性的,真心是以其‘真如实 相’的体性而独立存在的。
正文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 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 法尘分别影事* ”
(法尘是第六意识或第七意识所对的心影。详 见下一篇体佛法师的详解视频)。
译文
就像你现在听我说法,是因为你的耳朵听见我的声音, 然后再由心分辨、了知这声音的意思。 纵然消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深境界, 但是潜意识中,隐隐约约地,还会有法尘(心影)的存在。
亲爱的朋友,下面的经文,有些难度,为 了比较透彻地理解,我们将引进一则神 话,来做辅助说明。离一切诸相,即名诸 佛,故此,我们只能将文中的比喻,当 做‘指月之手’。用活泼的艺术形式帮助 解说经文,只是权宜之计而已啊。

……嘘,莫做声。此时,天际飘来一缕心 音-- “ 万法唯识。实相无相。三界虚幻。吾将 逝矣……。”

这柔和的心音,似曾相识……我与这心音 神交已有多年。我记起,那心音正是古仙 厄科Echo的心音。有关厄科(回声女仙)与美 少年的传说,天下几乎人人皆知,由于这 故事含蓄着深刻的哲理而为世人喜爱。现 在让我以最简约的方式,来复述一下这传 说吧。
话说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希腊群岛 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天后希拉有 个侍女,叫厄科Echo。有一次,厄科不慎 惹怒天后,被天后夺去嗓音,并且还被贬 下凡,作了一名林间仙女。厄科被逐下凡 后,恋上一个叫纳克索斯 Narcissus的青年, 但是这纳克索斯生性傲慢, 并且此时的厄科, 已经被罚不能说话了,所以,厄科始 终得不到纳克索斯的爱,她只能独自躲在 山洞或是在山野徘徊……,久而久之,形 神俱枯,厄科的灵魂,化作一缕回荡天际 的声音。

1903年,英国有个叫沃特豪斯的画家,画 了一幅油画。画名叫《厄科与那喀索斯》 (或称《回声与水仙》。

文中,我们就借用这两位神话人物来做比 喻。我们把“分别心”比作痴情的厄科, 把“六尘”比做那位无情的少年。之所以 有这些比喻,是因为我们悟性不高,我们 读经时,常常会陷到一些抽象的概念上, 读了一堆概念,有时好像在读绕口令似 的。如果能采用艺术形式来帮助理解经 文,可能会好些吧。自然,最好的方式是 修行和禅坐了。
正文 佛说
“我非敕(chì)汝,执为非心。 但汝于心,微细揣摩。 若(如果)离(开)前尘

(而)有分别性 
即真汝心。 【佛说,如果你认为,分别心 (这里以痴心的厄科来比喻分别心),
离开六尘(这里以无情的纳克索斯比喻六尘), 就是你的真心的话……】
若(这个)分别性 ,离尘无体, 【就是说,‘分别心’与‘前尘’是 绑在一起,不可分的(好像某些恋人那 样)。】
斯则(这种情况叫)‘前尘分别影事’。
译文:
佛说, 我不是非让你承认:分别推理的不是心, 只不过是要提醒你,你需要仔细揣摩。 你说的分别心,如果离开了六尘 , 就不会有独立的体性了, 所以分别心并不是你的实相真如之心啊。
(开玩笑地说,这种情况,有点像故事中说的, 厄科离开了纳克索斯就不能独自存在了。) 诸君,这里有个圆梨(原理),那就是: “真心有体,分别心无体。”

就是说,如果分别心,离开了六尘,它就不会 单独存在,并且,分别、推理这玩意,推的只 是六尘的影像而已。
【絮叨】
难点复述— 阿难所说的分别推理是无体的,就像热恋中的回 声,离开了恋人,就不能单独存在了。
感恩。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