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是有人用“核心利益”来形容中国应该对南海权益的关切,最位高权重者大概是前海军司令吴胜利,其次有外长王毅和中国驻美大使在去年七月国际海洋法庭就南海问题做出全盘否定中国立场的决定之时,破例地也使用了“核心利益”来说明南海岛礁对中国的重要意义。与吴司令的直接表述不同,外长和驻美大使并没有把“南海”与“核心利益”放在同一个句子之中,而是巧妙地先说中国维护南海领域的决心,然后再说中国不会在核心利益上退让。问题是,南海争议或危机一再重现,而中国外长和驻美大使也只是这么强硬地表述了仅仅一次。 格致夫先生认为中国把南海当为了“核心利益”,俺的观点相反,中国政府从来也没有把南海看为“核心利益”。 在俺的印象中,中国政府提出“核心利益”的概念至少大约有十年的时间,格先生在读了大陆网络几位“学者”的描述之后,认为中国政府是在2011年第一次通过国务院新闻办的白皮书提出了国家核心利益的概念,并非常自豪地感到自己占住了道德制高点,由此把俺“臭骂”一顿。这样一来俺不能再凭记忆,必须上网搜索搞清事实也想看看格先生是否真能长期占住他的道德制高点。以下是俺搜索的结果,证明中国政府使用”核心利益”至少有十年的历史: 怀成波在其“怎样理解国家核心利益”一文中(红旗文摘2011年1月)指出,中国政府使用“核心利益”这一表达已有数年时间,负责外交的国务委员戴秉国在2009年七月曾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国家核心利益”的内涵。新加坡《联合早报》在2010年八月24日的一篇评论中指出: “核心利益“一词已成了中国外交最显眼的表达,但中国“核心利益”更应强调共同利益 (标题)。 韩旭东在2010年第30期的《瞭望》上撰文指出: 近来,“国家核心利益”这个词儿变得非常火爆,被频频使用。似乎发生的一切,不用“国家核心利益”就显得不爱国或重要。梁秋实的文章”美国视野中的中国核心利益”更是把中国政府对”核心利益“的提法推至到了2003年:“2003年2月25日,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在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会见时谈到,“台湾问题关系到中国核心利益,妥善处理这一问题是确保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 所以格致夫先生的道德制高点其实就是以讹传讹的典型事例,不假思考轻易地相信了国内三流大学教师写的几篇所谓论文。
当然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是:中国政府是否把南海问题看为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俺的观点是在外交领域只有台湾和西藏是被中国政府当为了核心利益。中共内部包括军队对此确有分歧,这就出现了不少打“擦边球”的现象,比如外长王毅和驻美大使破例地有那么一次地把“核心利益”来与南海挂钩。如果说南海问题确实属于中国国家核心利益,那么如何解释以下现象: 第一, 习总在去年访问英国之前回答记者的南海问题时,并没有使用“核心利益”以免作茧自缚 (当然习以其他的方式使用过“核心利益”的表达); 第二, 当《环球时报》和几位低级将领鼓噪中国应使用二炮侍候进入南海岛礁12海里范围的美国军舰时,军委第一副主席范长龙在多国军事代表参加的香山国际会议上代表军方表态:就是美舰进入12海里范围中方也不会开火; 第三, 美方多次挑战中国在南海新占岛礁的主权,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从未说过美方是“挑衅了中国的核心利益”; 第四, 戴秉国在去年七月在美国智库的发言极力反驳了国际海洋法庭的判决,但同时也并没有警告西方说,南海问题涉及到中国的核心利益; 第五, 如果美国是屡次挑战了中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为何习总还要说“中美有一千条理由搞好两国之间的关系没有一条理由搞坏这种关系。”人家一再挑衅你的核心利益,你还要绝力维护好双方关系,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实,近两年中共高层召开过两次囊括党政军大员的外事会议,主题就是一定维护好中国周边稳定的大局,奉劝内部鹰派不要在南海问题上走的太远。对某些人士而言,用“核心利益"来描述南海争执其实质就是瓦解邓所制定的外交国策,巧妙地使美国成为中国安全方面的 “死敌”,红色中国意识形态的头号敌人。这样一来中共开明派所追求的民主法制就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民间的民主人士也就顺理成章成了“第五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