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黄海的博客
  信息化大革命引导大同世界
网络日志正文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二章 毛泽东的共产主义大革命运动(1) 2019-03-09 17:53:41

第一节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造

2.1、 毛泽东的改革思想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共产主义革命的背景。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1亿元,与历史上最高的水平的1936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左右,其中,重工业减少了70%,轻工业减少了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25%,棉花产量减少48%。城市失业人口达400多万,农村需要救济的灾民达4000多万,同时战争还在继续,军费开支浩大;国民政府还有数百万公职人员需要安排工作。那么共产党统治下的解放区是不是晴朗的“天”呢?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共从1948年发行人民币起,在194812月到194912月之间,人民币发行额从185亿元增加到3万亿元,增长160多倍。物价飞涨,物物交换现象严重,而且所有的生产、货币发行都只是为了满足军工需要,百姓生活资料很少。据官方公布数字,人民政府已经入不敷出,国家财政赤字高达总支出的2/3;广大劳动人民更是贫困失业,生活水平下降到可怕的地步。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试图在一个落后生产力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建立一个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没有任何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套用,在很多具体的事情上都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正因为如此,受到列宁主义影响的毛泽东在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上都与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上出现了不小的差距。

 

2.1 – 1   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

 

毛泽东认为人类历史必须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最终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但是,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论明显地是受到了列宁主义的影响。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创造性”地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改称“社会主义社会”,而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改称“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在思想上则是完全接受了列宁主义的看法。进而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国情又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7页)。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眼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这两个词是通用的,因为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就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样的早期著作中,马克思把社会主义作为理想的社会制度,而将共产主义看作一种运动,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必经环节。所以,在他们看来,人们不应满足于进行共产主义运动,而应该通过共产主义运动来克服它的局限性,超越共产主义这个环节而实现社会主义。然而到了1847年,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名称的使用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不仅不再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人类发展的目标和人类社会的形式,而且摈弃了社会主义这个名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处处把自己称为共产主义者而非社会主义者,把未来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而非社会主义社会。在《哥达纲领批判》的这篇著作中,马克思明确地将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但并没有在两个阶段的名称上作出任何分别(即没有所谓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分)。为什么马克思不再使用社会主义一词呢?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写的“1888年英文版序言”和“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作了说明。他指出:“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特别是英国的欧文派和法国的傅立叶派,这两个流派当时都已经缩小成逐渐走向灭亡的纯粹的宗派。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他们想用各种万应灵丹和各种补缀办法来消除社会弊病而毫不伤及资本和利润。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运动以外,宁愿向‘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却恰恰相反。”

 

2.1 – 2、   共产主义阶段的划分标准不同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前,中国人民要经历民主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其中,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会出现“社会主义萌芽”(或“共产主义萌芽”),但在一定的时期内政党和国家还是有存在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者的共产主义革命论。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研究的结论就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必将灭亡、共产主义革命必将胜利,人类历史必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最高阶段。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过渡阶段、初级阶段、高级阶段),并且在 “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而一旦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后,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在这个共产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生产力迅速发展,阶级差别逐渐缩小,国家、政党都会逐步“自行消亡”。

2.1 – 3、   共产主义暴力革命的时期认可不同

 

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产阶级也能进行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而且也只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因为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取得胜利的理论。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思想,并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继续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使命。毛泽东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时说过,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之所以是革命的对象,是因为它“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4页),“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38页)。毛泽东还认为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坚持专制独裁统治,不会允许中国出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先天的软弱性,这也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完成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再加上帝国主义侵华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也不会允许中国出现一个强盛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8页)不仅如此,毛泽东还认为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产阶级就应该率先联合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使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很多党员都有极度悲观思想,甚至连林彪都在强敌进攻面前,怀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前途,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这个时候,毛泽东给林彪的写了一封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在这封信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正是怀着这种必胜的信念,毛泽东才能在处于危难之中的艰难环境下,最终领导了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政府,取得了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只能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发生,并且是同时在几个国家内发生。早在资本主义还处于自由竞争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当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等基本情况后,明确地指出: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必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现资本主义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发展。并设想无产阶级革命将在资本主义世界一切文明国家至少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说的更加明确,共产主义革命“能不能在某个国家单独发生呢?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建立的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个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2.1 – 4、   共产主义革命的时期认可不同

 

毛泽东还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里同样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则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以前,不存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但一旦夺取了政权,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事实证明,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水平的条件下,经济愈落后,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愈容易,而不是愈困难。人愈穷,才愈要革命。”(《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方面是历史进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能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指出:“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的一个阶级这一点来说,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因为他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的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系。”中国的资产阶级做为一个新兴的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是因为他们都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并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工具,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此外他们在经济力量和受教育程度上比其它阶级更优势,政治上的思想上最为成熟,能够提出革命的纲领。尽管资产阶级是一个剥削阶级,主观上也无意去解放劳苦大众,但它反对封建专制,力主经济变革和政治上的自由与法制,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下层群众的愿望。在反封反帝的革命斗争中,广大人民群众虽然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他们最早都是在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口号下进行斗争的。在资本主义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下层群众根本就没有反对资本主义的意识,他们切身感受到的首先是解除封建的压迫而不是立即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者还认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呢?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马恩全集》第四卷第366页)这就足以说明马克思主张不宜过早的进行共产主义革命。

2.1 – 5、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特征认可不同

 

毛泽东虽然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但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发达,商品经济还是有一定存在的必要性的。在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时是准备消灭商品经济并直接实现计划经济的,但后来发现平均主义调动不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所以不得不退让一步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但他仍坚信这一存在仅仅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力不发达时期的特殊情况。他指出:“社会主义一定要向共产主义过渡。过渡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些东西必然要灭亡的。”(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第258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印,1997年)“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等,现在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但是,发展下去,总有一天要被生产力的发展所突破,总有一天它们要完结自己的命运。能说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经济范畴都是永久存在的吗?能说按劳分配这些范畴是永远不变的,而不是像其他范畴一样都是历史范畴吗?”(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第21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印,1997年)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联合劳动体早已形成,计划经济已经取代商品经济成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社会里是没有商品经济的,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在现今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而 “共产主义要消灭买卖、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本身”。虽然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而且“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甚至“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很高的水平,物质还没有极大的丰富”,但是,这个社会的特征已经是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


浏览(152) (2)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bangming221
注册日期: 2019-03-06
访问总量: 3,07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二章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二章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二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一章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一章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一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一
分类目录
【大同世界】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二章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二章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二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一章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一章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一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一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一
· 信息化大革命与共产主义 第一
存档目录
2019-03-09 - 2019-03-0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