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万维导读栏目下,看到一篇醒目的文章,"下一代若想有出息,就别听我们这一代人的话",加上前不久,到处流传的“我们这代人都要怀念琼瑶"。总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我又不认识琼瑶,您为什么要拽上我?想起了一则旧文,重发于此。
《菊二跳河了》 空巢后,时间多了,生活变得自由,却也常常陷入遐想,甚至瞎想:一个人如果要远走高飞、闯荡世界,最重要的知识或技能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
想起五十多年前一个叫菊二的乡下女人。她年约二十,嫁自外地,个子偏矮但结实。她长得有点特别,两眼间距略宽,右手多出一个手指,说话慢,还带点结巴,反应也显得迟钝。
菊二的丈夫脑子灵光,但身体不便:一条腿不能伸直,走路一瘸一拐;后来因为事故,失去了一只手。这样一个缺手残腿的男人,娶妻十分困难,好不容易才从外地娶到菊二。
新婚蜜月一过,两人便开始频频吵架。菊二有个特点:一旦吵架,她便大哭大叫,引来村人围观。围观的人越多,她越闹腾,甚至撒泼打滚要跳河。她与丈夫吵,与公婆吵,有时也与邻里争执;只要有矛盾,她便闹得人尽皆知。一旦没了直接导火索,她还会找些由头自个儿去河边哭闹。最热闹的时候,她还会拖着丈夫或公婆一同去河边“上演”跳河戏码。农忙时村里人无暇顾及她,农闲时却常被她折腾得鸡飞狗跳。劝架的、救人的、围观的,总是乱成一团。 有一段时间,菊二突然消停了,不再闹腾。原来她怀孕了,后来生了个可爱的女儿。然而好景不长,孩子满月后,菊二第一次去河边洗衣服时,失足落水,溺亡了。 村里流传一种说法:河里水鬼觉得菊二不再来闹腾,也不拖人“陪跳”,于是索性将她接走。那段时间,村人谈起菊二,总带着几分阴影,生怕自己惹了什么事端,被她化成厉鬼拽去跳河。这些是我小时候的记忆,原本逐渐模糊,但后来的一件事又让我对此印象深刻。 参加工作不久,我因公路过某市著名的沿江大道,正巧看到两人扭打纠缠。一个是壮实的中年男人,另一个是披头散发、浑身湿透的女人。女人哭喊着,男人骂骂咧咧,一边推拖一边抱着她从江边拽回居民区。 办完事回来再经过那里,围观的人已经散去,男人却坐在路边无奈地哭泣。有人告诉我,原来女人是男人的母亲。母子二人常有家庭矛盾,这位母亲习惯用“跳河”来解决问题,邻居们早已见怪不怪。想到这个男人的生活,不禁心生唏嘘,一向被赞美为伟大慈祥的母亲,竟然也来跳河这一套。 后来生活在美国,不同的环境,类似“拽人跳河”的场景却依然偶见。一次参加教育咨询会,教父母如何申请大学、备考标准化考试,现场热闹非凡。但我注意到,有些家长仿佛陷入战斗状态,群情激奋,表情严峻,好似“若不跳河誓不罢休”。让人不寒而栗,只好悄悄离开。 远离这些疯狂的人群,生活简单多了,孩子们也更幸福。一天天过日子,只要避开风险、绕过泥潭,生活就会轻松许多。然而,时代在变化,选举舞弊、疫情肆虐,让人们增添了无数“跳河”的理由;科技进步,信息传播加快,也让“跳河”方式花样翻新。即使躲到天涯海角,也可以被拽着去跳河。 出路在哪里?耶稣教导人们向神祈祷:“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简单的话语,蕴含了深邃的智慧。这是实实在在的恩典,也是永恒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