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阵子看到有关大连海面油污的报道,先是“基本扑灭”,后又称不会影响水质。在舆论导向的操控下,这件事很快就走入了十分动听的好消息阶段。我们中国的新闻在这方面永远都善于忽悠大众的视觉神经。而美国墨西哥湾海面的油污,反对党可以让总统奥巴马坐立不安、焦头烂额,而我们国家的奥巴马们却丝毫不用担心被人质疑其处理危机的手段乃至执政能力。 处理这件事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将每一个处理危机的步骤公开化,使公众的判断不受官媒“舆论导向”的任何误导。地方政府部门有什么失误,高层在重视和反应上有什么迟误、以及灾情对未来周边环境的生态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一系列问题都必须亮相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中。这样既避免了地方关门私了的任何纠结和交易,也可减少相关措施在落实过程中的延误或变形。 然而,今天我们面对的新闻,却依然是变着法子的歌功颂德。受众如果不会听弦外之音,就根本听不出新闻里暗示的是什么真意。新闻的异化,不仅有有关权力部门“规定”的缪误,而且有新闻媒介自己自觉自律的责任。所以咱们中国的事情常常正是因着新闻不像新闻,小道消息才往往有大行其道的空间。我可以肯定地断言,如果《人民日报》不是强制性地要求各地方党政部门订阅的话,它很快就会关门大吉。因为这完全是一份浪费纸张、消耗资源的报纸。连毛泽东平常都不会傻得去瞄一眼的劳什子报纸,怎么还能忽悠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以理解,有的部门是不得不订,而有部门虽知道这份报纸的不堪,但只是为了给上级一点面子才勉强订阅。我早在二十年前就再也没有瞟过一眼这份糊弄草民的报纸了。我想,如果我是这份报纸的编辑和记者之类,我一定会像传销员一样平时在朋友、熟人面前无地自容,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新闻舆论是除了行政、立法、执法三大权利之外的“第四种权利”。但我们从“解放后”不久,这种属于知情权范畴的公民权利就渐渐被剥夺殆尽。新闻自由,对我们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来说,至今依然是一种令人灰心的梦想。我想,当中国人开始有了一份真正免受政府控制,其独立性完全受到法律保障的新闻媒体出现之时,也就意味着中国的体制转型开始真正进入倒计时之日。 然而,在自己这个愿望仍然只是属于遥遥愿望的时候,我实在没有兴趣关注那不是新闻的新闻报道。因为一个人,被误导久了,就会失去独立思考和清晰判断的能力,同样,一块天空,被污染久了,云彩就会慢慢失去它原本一碧如洗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