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海归,海不归 万维有奖征文  
庆祝万维读者网创建13周年(1998年4月17日~2011年4月17日)  
https://blog.creaders.net/u/4825/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若退:海归海不归,如何决策? 2011-06-04 11:44:50

 自八十年代中开始中国政府开放个人海外留学至大约九十年代中,中国人出国多而海归少。不可否认,由于中国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显著差距,多数中国人到海外后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自由和更好的物质生活。那时候出国留学的人员有相当大的优越感,因为他们的出国为同辈们所羡慕。作者当年来美国时,即是属于这种情况。所以“有机会有本事就出去,出去后能留下就留下”是当时向往出国和已在国外的中国人的主流价值。大家对于海归或出国的决策几乎不用思考,只要随潮流即可。有极少数所谓“放弃国外高薪、轿车和洋房”而回国的海归们,立即成了中国政府的爱国政治标兵。但事实如何,恐怕只有天知地知人知我知了。

  二三十年过去了,正如俗语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西方之间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差距已大为缩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但为国内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吸引了诸多的海归。中国人无论在国内国外,都有了更多的选择,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多种选择时显示出决策能力的欠缺,这是长期以来的传统和政治与社会环境所导致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给个人的选择自由度极小,包括职业和居住地的选择。而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个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基本上决定于单一的社会价值导向。许多年以来,中国人的“上进”追求,从“入党提干”,到“高考读研”,到“出国留学”,到“下海经商”等等,基本上是一种单一的社会浪潮。赶上浪尖的人往往并非有先见之明,而是处于偶然或迫不得已的因素。

  个人的决策在一般情况下是避害趋利。当选择自由度太小时,避害尚不足,何论趋利。但选择自由度太大并非一定是好事,其副作用是决策的压力。当年作者在巴南躬耕时,当地农民有一句俗语,叫“谷黄鸡眼瞎”,描述的是一个有趣的现象:鸡能毫不犹豫地啄取地上散落的谷粒,但当你把鸡扔到谷堆上,它就不知所措了。西方好象有类似的俗语,叫“两捆干草饿死了一头骆驼”。现在不少海外华人是否海归的决策心态,多少有点与此类似。早期出国的人,多年以后回国发现国内不少同辈的生活品质和事业成就超过自己时,会反思当年自己选择出国是否正确。而一些海龟在国内挣扎多年无所成就后,也开始后悔当年回国的选择。那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怎样决策海归,才可以尽量避免将来的后悔呢?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以美国为参照点,给出一些分析和建议,供读者参考。
 
  首先,你必须认识到,同一种选择,对别人而言是幸福与成功,而对你而言很可能是不幸与失败。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从而使得心理学的所谓从众行为(俗语谓“赶潮流”)变得越来越无意义。早年出国或海归的决策,很容易根据当时社会认可的好与坏而作出。而现在海归海不归的决策,更多的是基于个人的需要。如果你的选择正好赶上了某种潮流,你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是潮流正好满足了你的需要,而不是你需要赶潮流。

  其次,你对中国和美国的发展趋势应有一个大致正确的预测。假如你预测一个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经济崩溃与社会动乱,那么你的选择是不难作出的。但要正确地预测一个国家——比如中国或美国——的发展趋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众所周知的天安门事件和前苏联解体发生后,很多国内外的专家,有的预测中国会很快发生相应的政治变革,有的预测中国的经济会很快崩溃——但事实是,许多年过去了,专家们所预测的并未发生。美国的“中国通”们和中国的“西方通”们常令人感到汗颜,使人不免有“肉食者鄙”之叹。不过,假如你认为你没有这方面的分析预测能力,不妨咨询于有识之士,也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天机神算非凡人能尽识,你所作的只能是一个风险决策。
 
  其三,不同年龄的人应有不同的考虑。对年轻人而言,个人事业的发展必须是一个考虑的重点。年轻人没有自己的事业,就是对社会无用之的人,无论在哪都难以感到幸福的。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会相对地看淡生活的其他因素。尽管将来的成功未有完全胜算,但热爱自己所做的事业,已经是幸福中人。如果你在美国完成了学业却难以找到一个对口的工作,回国也许是自然的选择。类似地,如果“海龟”回国后长期成为“海带(待业)”或“海草(做小事糊口)”,恐怕还是不归为好。而中国或美国,其中之一可能更能发挥你的才能和潜能。中年人除事业外,还不免要考虑夫妻分居与子女教育等问题。欲退休而考虑落叶归根的人,则要更多地考虑个人的生活习惯与相对适合的生活环境。
 
  其四,当没有最佳决策或最佳决策太费时伤神时,应当学会风险决策,这与玩股票类似。既然是风险决策,就有相应的代价,对此你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且你必须有承受最坏结果的心理与能力。许多海龟的失落,多是由于对自己真正的需要认识不清和对应付的代价估计不足。人的本性当然是避害趋利。但做得过分,想中美两面的好处都沾、坏处都免,“鱼与熊掌兼得”,通常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五,假如中美两国的物质生活差别日益缩小,两国在未来一二十年里都不会有大的衰退和动荡,那么是否海归的决策就更加个性化。这时候,正确的决策将更多地取决于你对中美文化异同的正确认识和你对自己文化个性的正确判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忽略的因素。
 
  近年来,涉及中西文化差异的文章与研究几乎泛滥,而真正能触及实质的,几不可见。许多人几年以前谈到的文化差别,如今可能不复存在。作者十多年前提出了一个关于中美文化结构性差别的理论,或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中美文化之间的一些稳定的本质差别。今略举一项,其概要当另文专述。比如,中美文化的本质差别之一,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别。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别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黑白居两端而渐趋于中间的灰色。显而易见,中国人偏向于集体主义,而美国人偏向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亲情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与邻里关系等,远比美国人密切得多。集体主义的好处是人际交流密切,人与人之间不易感到孤独。但过于密切的人际关系也可带来心理压力,如使个人隐私减少、人的个性与创造力容易受到压抑等。假如你喜欢热闹而且善于与人打交道,你可能更适合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反之,当你感到人际关系压力太大时,你可能宁愿选择孤独。这时候你可能更应该选择美国的生活。但是为不少中国人所忽略了的是,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是由法制与法律来支持的,其相应的代价是大量琐碎无比的文牍工作(paperwork)。

  概而言之,就中美文化的差别和个人性格而言,大致可分为四类人。这种分类与国籍无关。第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人,只能在中国才能有较好的生活;第二类是典型的美国人,只能在美国才能有较好的生活;第三类是自己有性格障碍而不自觉的人,他们无论生活在中国还是美国都会抱怨;第四类是超越文化差异的人,他们任选中美两种文化之一都可以潇洒地生活。当你在做关于海归海不归的决策时,首先对自己的文化性格要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判断,其次当学做第四类人,勿为第三类人——这主要不是靠你的智商,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的德性。

浏览(11070) (1) 评论(2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若退 留言时间:2011-06-07 21:05:43
再答蛇君:

“一个人的智慧和志向决定了这个人对幸福和成功的理解.这是一个公理. ”
---------------------------------------------------
一个人对幸福和成功的理解决定了这个人的智慧和志向。这是一个婆理,也通。

“而非给别人指点江山.国外有近一亿华侨, 万一给别人指点错了, 您能承担得了这个责任吗? ”
---------------------------------------------------
多谢你的担心,但显然有点多余。我要有那么高的人气,大概会马上去做广告代理和竞选议员了。
我曾听一医生关于健康的讲座。台上医生说健康要点之一是锻炼身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做跑步,或做瑜伽。这时有位听众起立质问道:“万一我们跑步犯了心脏病或练瑜伽折了骨头,您能承担得了这个责任吗? ”当时,全场鄂然。——显然,这是我编的(笑)。

“我敢保证, 作者这类, 一句话, 只会坐享其成的人, 如果在二三十年前根本不可能预测到今日中国. 这种人看似聪明, 实际上捎加观察和分析就不难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至少不懂得"狡兔三窟", "风水轮流转" 的最简单道理.”

"所以, 还是谈谈自个儿的, 或者近点的, 伸手够得着的."
---------------------------------------------------
这个建议很好。很愿意听到蛇君的高见:关于“居安思危的意识”,目前的美国和中国,哪里是危,哪里是安?风水现在何处,二十年后又在何处?“三窟”何指?中美两边买房?长持绿卡而不变公民?退愿以拙文的“俗议”衬托先生的雅论,也算是对此“斯图皮得问题”的微薄贡献。
回复 | 0
作者:lesson 留言时间:2011-06-07 09:47:42
“万维的编辑好像没怎么尽职尽责,这类文章怎么能放进征文比赛呢,应该放进小说类或其它非纪实类。奇怪的是,万维这么多高水平的写手居然也没人对此提出异议!”

这些写手们水平高,高就高在鱼目混珠, 编谣、信谣和传谣。
回复 | 0
作者:若退 留言时间:2011-06-06 20:00:21
答德州渔夫_2010:
本人不才,一向善辩,无论笔仗、口仗,正式非正式,几未有输。及至学道,方知有“不言之教”,“大辩若呐”。况“胜人之口,未必胜人之心。”人间之是非,不及天地之大美;世俗之长短,何如宇宙之永恒。

虽然如此,退若遇挑衅,或装聋做哑,或难免技痒,但已是剑走偏锋,点到为止而已。推荐拙文:

《天下是非小议》:
http://blog.creaders.net/ruotui/user_blog_diary.php?did=7053
回复 | 0
作者:若退 留言时间:2011-06-06 19:36:19
刚看到拙文上了导读。谢谢楼上各位,包括蛇君!理性的争论,有助于开拓思路,澄清论点。所怕者,借公论而泻私情,则于人于己无益也。

我的分析是根据我的观察(本人有一些海龟朋友),经验(外派国内工作半年和试图海归的尝试)和我的心理学知识。我并未给出大家或某个人该还是不该海归的定论,而是从决策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决策原则。我觉得应该再加一条:就是建议在你作出要海归这样的重大决定之前,先回国实地考察一下,时间不能太短,至少两个月,重点是你选择的城市和单位。
回复 | 0
作者:相思树 留言时间:2011-06-06 19:03:46
这是一篇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的好文!

断断续续看了一些“海归,海不归”的征文,就本人粗浅的理解,这类征文应该是真人真事,可以用化名,但绝不可以虚构,否则就成了小说了。前几日的“儿子,对不起,妈妈没有帮你留住爸爸”,看得感动感伤不已,最后竟然不是真实的故事,是虚构!,这简直是开玩笑!今天又看了一篇“一个游离于归与不归之间的厉害女人丹”,读了后面的跟贴,才知道又是一篇虚构,就一个感觉:又上当受骗了。
万维的编辑好像没怎么尽职尽责,这类文章怎么能放进征文比赛呢,应该放进小说类或其它非纪实类。奇怪的是,万维这么多高水平的写手居然也没人对此提出异议!
回复 | 0
作者:lesson 留言时间:2011-06-06 14:37:04
“今略举一项,其概要当另文专述。比如,中美文化的本质差别之一,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别。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别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黑白居两端而渐趋于中间的灰色。显而易见,中国人偏向于集体主义,而美国人偏向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人,亲情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与邻里关系等,远比美国人密切得多。集体主义的好处是人际交流密切,人与人之间不易感到孤独。但过于密切的人际关系也可带来心理压力,如使个人隐私减少、人的个性与创造力容易受到压抑等。假如你喜欢热闹而且善于与人打交道,你可能更适合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反之,当你感到人际关系压力太大时,你可能宁愿选择孤独。这时候你可能更应该选择美国的生活。但是为不少中国人所忽略了的是,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是由法制与法律来支持的,其相应的代价是大量琐碎无比的文牍工作(paperwork)。”

精彩! 是本人至今看到的最好的论述。 什么时候海外自以为是的民运们也有这种头脑了, 我行, 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国人就较少窝里斗了。
窝里斗, 烦!
回复 | 0
作者:lesson 留言时间:2011-06-06 14:31:17
"首先,你必须认识到,同一种选择,对别人而言是幸福与成功,而对你而言很可能是不幸与失败。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从而使得心理学的所谓从众行为(俗语谓“赶潮流”)变得越来越无意义。"

这应该是本次征文讨论的结论!!!
回复 | 0
作者:德州渔夫_2010 留言时间:2011-06-06 11:41:24
嘿嘿, 成了斗嘴的论坛啦。各位, 还是悠着点吧。 归和不归,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 同一个方程式, 不同的外部条件, 可能带来多个不同的解。何必为此大动肝火呢?
回复 | 0
作者:五步蛇 留言时间:2011-06-06 06:21:12
答楼上:
1.我想我对“一个人的智慧和志向”大致是清楚的,但您的我不清楚,或许我是望尘莫及。但不知蛇君是否“闹清楚”了“什么是幸福和成功”?如果不懂,你读不懂拙文,我也毫不奇怪了。看来万维的编辑们搞这次活动,是“斯图皮得”了,所有的应征的作者如我等都很“斯图皮得”了。
2.连“交集”也出来了,还真是完起专业术语来了?拙文内容,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合论专家见“交集”、“子集”?
3.又要找“交集”?你看不见?那就让读者去找吧,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

既然这里是谈“海归,海不归”,而蛇君又很不屑我等如此的“斯图皮得”,又何必在此浪费笔墨?
=================================
1. 跑题. 一个人的智慧和志向决定了这个人对幸福和成功的理解.
这是一个公理.
2. 对于不同的人, 对同一个标题的理解可以完全不同. 同时, 更可以写出不同的内容, 体现出不同的智慧和志向.
3. 对于这个题目, 我的理解和希望看到的是, 各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对中美两国的了解, 谈自己的决定最真实.
而非给别人指点江山.
国外有近一亿华侨, 万一给别人指点错了, 您能承担得了这个责任吗?
所以, 还是谈谈自个儿的, 或者近点的, 伸手够得着的.
回复 | 0
作者:若退 留言时间:2011-06-05 22:06:19
答楼上:
1.我想我对“一个人的智慧和志向”大致是清楚的,但您的我不清楚,或许我是望尘莫及。但不知蛇君是否“闹清楚”了“什么是幸福和成功”?如果不懂,你读不懂拙文,我也毫不奇怪了。看来万维的编辑们搞这次活动,是“斯图皮得”了,所有的应征的作者如我等都很“斯图皮得”了。
2.连“交集”也出来了,还真是完起专业术语来了?拙文内容,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合论专家见“交集”、“子集”?
3.又要找“交集”?你看不见?那就让读者去找吧,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

既然这里是谈“海归,海不归”,而蛇君又很不屑我等如此的“斯图皮得”,又何必在此浪费笔墨?
回复 | 0
作者:五步蛇 留言时间:2011-06-05 21:17:41
1.如果有人茫然,前来就关于“是否该海归”求教于先生,君的答复似乎应该是:
去提高你的“智慧和志向”吧,"一切决定于一个人的智慧和志向",否则我说了“肯定是白搭”。
但什么叫“智慧”和“志向”?“没下文了? 那不废话吗”?
2.“就这四类人而言, 我看不出你的文章对其中任何一类有什么关系”,这个恐怕我无能为力。提示:“这四类人”是我文章的“子集”。
3.我的口气不算小,但岂能大过先生?先生仅读此拙文,就知“作者自私, 狭隘, 短视的本性”。君若不是深知退平日之为人而披了蛇皮前来点化,必是“见微知著”之高人。退干居下风.
=====================================
1. "是否该海归"? 这本来就是一个斯图皮得问题. 非要去回答, 就更斯图皮得了. 当然, 如果您连什么叫一个人的智慧和志向都没闹清楚, 那么, 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就丁点儿不奇怪了.
2. 连"交集"都没有, 何来子集? 什么叫"子集" ? 当然, 就文字与文章本身而言, 文中的字都属于文章的 "子集", 太没错了.可内容呢?
3. 本人留言文字不多, 但内容因果明确. 作者至今对本人的 "回答" 除了吟字, 真没看出 "吟" 出了什么与本人留言有交集的内容来.
回复 | 0
作者:若退 留言时间:2011-06-05 19:46:18
蛇君既然知道“子集”,似乎有点数学功底,多少是“有厘头”之人。那我再费点笔墨。

1.如果有人茫然,前来就关于“是否该海归”求教于先生,君的答复似乎应该是:
去提高你的“智慧和志向”吧,"一切决定于一个人的智慧和志向",否则我说了“肯定是白搭”。
但什么叫“智慧”和“志向”?“没下文了? 那不废话吗”?
2.“就这四类人而言, 我看不出你的文章对其中任何一类有什么关系”,这个恐怕我无能为力。提示:“这四类人”是我文章的“子集”。
3.我的口气不算小,但岂能大过先生?先生仅读此拙文,就知“作者自私, 狭隘, 短视的本性”。君若不是深知退平日之为人而披了蛇皮前来点化,必是“见微知著”之高人。退干居下风.
回复 | 0
作者:五步蛇 留言时间:2011-06-05 17:41:42
答若退:

不仅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对“成功”的理解也不相同。听君之言,口气甚大,立论甚高,也许已有“正确抓住时代变化的脉格”的“非凡的远见”,何不细言,让我等凡夫俗子立受教益?蛇君文如其名,咄咄逼人,愿其毒有疗人之药效。
====================
1. "不仅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对“成功”的理解也不相同。"?
然后呢? 没下文了? 那不废话吗. 正因为如此, 才说明您的文章无厘头. 道理很简单, 不论时代的脉格也好, 中美的风险也好, 发展趋势也罢, (你的口气也低不了多少)一切决定于一个人的智慧和志向. 如果一个人根本不具备(或缺乏)这两个因素, 你说那些对他而言肯定是白搭.反之,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两个因素, 你对他说那些, 更是多余的.怎么着, 还有什么惶惑吗?
一句话, 今天那些后悔20年前没回中国的人, 我敢肯定他们当年即使有机会读您这篇大作, 他们也肯定照样打不了方向.
2. 你最后列出了4类人, 就这四类人而言, 我看不出你的文章对其中任何一类有什么关系.
3. 你上面5条抉择, 归根结底都属于地四条的子集.
回复 | 0
作者:若退 留言时间:2011-06-05 13:16:12
答五步蛇:
不仅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对“成功”的理解也不相同。听君之言,口气甚大,立论甚高,也许已有“正确抓住时代变化的脉格”的“非凡的远见”,何不细言,让我等凡夫俗子立受教益?蛇君文如其名,咄咄逼人,愿其毒有疗人之药效。
回复 | 0
作者:若退 留言时间:2011-06-05 12:57:04
答野云:
开餐馆的人自然有成功赚钱的,有赔本关门的。但让人“白吃”的,恐怕没有。君肝火甚旺,还是多多听听君多年前贴的“夏日孤芳”吧。那曲子和人都很美。
回复 | 0
作者:五步蛇 留言时间:2011-06-05 05:16:15
首先,你必须认识到,同一种选择,对别人而言是幸福与成功,而对你而言很可能是不幸与失败
假如你预测一个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经济崩溃与社会动乱,那么你的选择是不难作出的。
===============================
1. 作者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即, 不同的人, 对 "幸福"而字的理解不一定是相同的. 这是作者自私, 狭隘, 短视的本性所决定的.无数事实说明, 绝大部多数成功的人物, 在于他们非凡的远见. 正确抓住时代"变化"的脉格的能力.
相行之下, 作者所列出的那几条, 一个字"俗".
2. 我敢保证, 作者这类, 一句话, 只会坐享其成的人, 如果在二三十年前根本不可能预测到今日中国. 这种人看似聪明, 实际上捎加观察和分析就不难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至少不懂得"狡兔三窟", "风水轮流转" 的最简单道理.
回复 | 0
作者:若退 留言时间:2011-06-04 16:52:38
To 深深浅浅:我不能删除这里的贴。请万维编辑删除!
回复 | 0
作者:野云 留言时间:2011-06-04 16:00:57
虽然不错,实在是白痴!
“别人办餐馆赚钱,你办尽赔!”
回复 | 0
作者:深深浅浅 留言时间:2011-06-04 15:02:57
抱歉,我的上段评论是给山月歌的,不知怎么发到这里了。请您删除。谢谢。
但是,我也喜欢您的这篇,分析有条理,很有说服力。
回复 | 0
作者:surf_er 留言时间:2011-06-04 13:19:36
a great article with clear logic
回复 | 0
作者:深深浅浅 留言时间:2011-06-04 11:56:25
朴实,真切,感人,读毕不觉泪眼朦胧.很赞同归或不归是个人的选择,与爱不爱国无关.好文!
回复 | 0
我的名片
万维13周年征文
注册日期: 2011-02-14
访问总量: 2,076,30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有奖征文:海归,海不归
最新发布
· “海归,海不归”有奖征文揭晓
· 细柳营:海归与不归的意向和选择
· 牛北村:张老实海归记
· AManlyMan:海归,海不归
· 文章笑权:不想归化社会,应当尽
· 佚名:海归海不归,再海归再海不归
· 廖宛虹:人间母女情,归心值几何
分类目录
【有奖征文】
· “海归,海不归”有奖征文揭晓
· 细柳营:海归与不归的意向和选择
· 牛北村:张老实海归记
· AManlyMan:海归,海不归
· 文章笑权:不想归化社会,应当尽
· 佚名:海归海不归,再海归再海不归
· 廖宛虹:人间母女情,归心值几何
· Kitty Yim:明天就要嫁给你了
· 索额图:海归与爱国之关系辨析
· 雪融:海龟出轨找二奶并不是男人
存档目录
2011-06-01 - 2011-06-30
2011-05-10 - 2011-05-31
2011-04-02 - 2011-04-28
2011-03-01 - 2011-03-31
2011-02-16 - 2011-02-2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