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堂叔 前不久一位網友發表了一篇短文,對她美國出生的女兒同情一隻被打死的老鼠而百思不解,認為美國的價值觀一定有問題。聯想到最近陳光誠來美的故事,中外媒體和網絡各種不同觀念意見相互碰撞,實際上是不同的價值觀相互衝突的表現。價值觀是世界觀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世界觀的核心部分。我無意對東西方和中美價值觀做詳盡的探討和對比,那是學者們的課題。我只是想借用陳光誠的故事來回顧一下美國價值觀的形成和它的特點,從而說明陳光誠來到美國的正義性和正當性。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這直接造就了她寬宏博大的世界新大陸心態和多民族和平共處的情勢,因此,美國的價值觀既繼承了宗教,歐洲文藝復興和古希臘城邦民主等傳統的的價值精髓,又和老牌西方世界的價值觀有所不同。那麼,美國價值觀到底有那些特點呢?這恐怕還要從美洲300年的移民歷史談起。 竊以為,美國價值觀是由以下因素組成的,並且這些因素貫穿在她的全部歷史中,也就是說,美國價值觀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五月花”號精神:反迫害精神。17世紀中葉,一批英國清教徒數百人乘五月花號登陸美國東北部,成功地逃避了他們在英國受到的宗教迫害。 “Thanksgaving”精神:同情弱者的精神。這些外來的英國新移民受到當地印地安人的厚待,使得這一批“弱勢群體”能夠在這個陌生的大陸繁衍生息。 美國“艾麗絲島”精神:歡迎外來者的精神。在美國早期的移民歷史中,紐約的艾麗絲島接納了以千萬計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的甚至窮困的勞動者,包括各國的經濟政治難民。美國今天的移民法就是基於艾麗絲島精神的產物。 美國獨立宣言精神:獨立宣言向世界宣布:人生來平等,人人享有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它不僅成為美國精神,也被認為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所謂“普世價值”之一。 美國憲法精神:自由,民主,公平,正義和法的精神。 美國星條旗精神:共和與獨立的精神。 有了這樣一些知識和觀念,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你我他,富人和窮人,精英和白痴,白人和黑人,基督徒和伊斯蘭教徒,大家都哭着喊着想要生活在這個國家,彼此的區別只是先來後到而已。然而,美國不是伊甸園,亦非什麼烏托邦,你可以數出美國的一千個一萬個的不是,如果說麵包和鮮花在哪裡都垂手可得,而相對來說較高水平的自由,公平和正義的精神卻不是用金錢可以買到的。 美國價值觀使我想起發生上世紀90年代中的一個事件。一個來自中國,叫做“金色冒險號”的偷渡船在紐約海岸遇難,船上的近300個偷渡客被美國海岸警衛隊救了上來。由於他們不符合美國移民法的“自行登陸”條款,這些偷渡客連申請政治庇護的權利都沒有。他們被關在紐約州約克郡的移民監獄,等待美國政府漫長的司法斡旋。當時,對這些偷渡客批評最激烈的不是來自美國的“主流輿論”,而是來自華人社區。而恰恰是約克郡當地的一群基督徒們自發地組織起來,他們甚至成立了金色冒險號後援團。他們之中有律師醫生和政治人物,不但幫助這些中國人伸張權利,還不斷地關心他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這件事並沒有被輿論大事宣揚,可以說知之者甚少,但卻是美國價值觀一個最強烈的注釋。 美國政府和人民何嘗不知道窮人和難民對他們的巨大負擔,但是,恰恰是美國價值觀決定一切。世界應該慶幸和感謝美國,她不但在這個多事的星球主持公道,也總是在第一時間接納了來自世界各國的難民,把這個世界的困擾降低到最小程度。傻子都知道,美國移民法特別是像政治庇護這類條款的漏洞很大,可是,美國政府卻秉承了一個不成文的法規:即使錯收一千,也不拒絕一個真正的難民。 我們也可以回想一下上世紀60年代初饑荒的中國,當饑寒交迫的人們蜂擁逃向香港時,有多少人被虐殺,被抓捕被關押。就是現在,又有多少朝鮮難民被我偉光正國家遣送回朝鮮,交給金正日的手上,等待被虐待被處決的命運。 作為新移民,今天我們已經生活在這片樂土,享受着自由的呼吸和燦爛的陽光,我們不能忘記那些依舊苦難的人們,更不能做“白眼狼”,批評指責那些後來者,即使他們是沒有大學學歷,沒有技能,不懂英文,甚至是像陳光誠這樣的身體殘疾者;而這恰恰是我們新移民最容易犯的錯誤。作為新移民,我們也要告訴我們的子女,不但要做一個美國價值觀的受益者,還要做一個保衛者,不要讓美國價值觀斷送在我們手中。 Read more: 捍衛美國價值:老鼠和陳光誠的故事 - tangremax的日誌 - 貝殼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