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堂叔
第八回 汉字演变冥冥中 书体转换定乾坤
通常认为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其发端滥觞于东汉。在此以前,
书写主要是作为文字纪录的实用性功能而存在的。其理由是一,出现了书法理论著作,如崔瑗的《草书势》和蔡邕的《篆势》。文字被提升到具有审美价值的精神领域,其文化意义非同一般;二是纸张的发明,使得书法的表现方式发生了质的进步;三是东汉碑刻的流行以及专业书法家的出现。
东汉最流行书体是隶书,被称为汉隶,也叫做”八分书“,它有别与秦代的”古隶“。原来秦代并非只用篆书,篆主要是用于官方文书,民间则更流行简单易行的隶体书。
至少在汉末,书写已经出现楷化。
隶书的主要特点是结字较宽扁,讲究平滑对称,笔法较少棱角,笔画具有”蚕头燕尾“或称之为”波磔(zhe)“的特点。因此,隶书的书写速度依然较慢,它的趋向于楷书(也称真书,正书)的转变,几乎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隶向楷的转变,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其表现是,当时比较正式的书写都具有亦隶亦楷的特点。直至唐,楷的法度才算完全定型。
第九回 兰亭之辨始于唐 文化巨子掀巨浪
史上对于兰亭真伪较具规模的质疑是在清末。以清朝大臣,慈禧的秘书李文田为首的一批书法家发起了对兰亭伪作的指正,。他们的结论是,兰亭不但书法存疑,连文章的作者都不是王羲之。但最终还是因为缺乏权威的证据而不了了之。
1965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重新发起了对兰亭的大辩论。以郭为代表的质疑派的主要观点是:
1,从南京出土的两块东晋墓志铭上,发现上面的字具有明显隶书特征,即所谓的”隶书笔意“,与《兰亭序》标准行书相去甚远。这两块墓志铭的主人,一是王兴之另一个是谢鲲,是羲的堂兄弟或朋友,当然是羲的同时代人。故不可能是羲的手笔,并由此引发对右军其他书帖真实性的怀疑。
2,南朝梁代以前的文选,如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未收入兰亭。还有梁武帝和陶弘景是书论中没有提到兰亭序。宋代的《淳化阁帖》也没有收入。
3,,只有《世说新语》的注文中提到《临河序》。《临河序》与《兰亭序》文字差异太大,后者的篇幅比前者多了一倍,且多出的168个字其情绪与整篇文章的风格相突兀,故兰亭应为后人在临河序的基础上改撰而成。
4,纵观王羲之的其他书帖,皆为亦行亦草,且结字与兰亭的行书风格特点大异其趣。事实上,《兰亭序》标准的行书风格只会在隋唐以后才出现,故兰亭序应是羲的后人,隋代的智永的作品。对比智永的笔迹,可以发现他的用笔和结字与兰亭非常相似。
5,虽然郭不否认兰亭的书法水平,但质疑派中有人就批评,与右军的其他书帖相比,兰亭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6,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独家炒作以后,兰亭序和右军的书圣地位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马太效应“,对后世产生了一种人云亦云,锦上添花的习惯性现象,云云。
一时间拥兰派群起,其中就有当代大书法家启功等人。
第十回 反郭派奋起反击 事件惊动中南海
郭老洋洋两万字的文章发表以后,南京博物馆的书法家高二适先生就写了一篇反驳文章。鉴于郭沫若的崇高地位,没有那个杂志社敢于发表。于是高不得不救助于他的老师章士钊先生,章是位通天的人物,就把高的文章一下捅给他的朋友毛那里,毛读后当天就把他的意见及高的文章转给了郭老,毛的态度是支持这样的学术讨论的,因此高的文章得以发表,遂在全国范围引发了一场辩论。
以高二适为代表的反郭派的论点是:
1,梁以前的文献没有提到兰亭,并不等于兰亭不存在。事实上,《世说》是提到过兰亭的。
2,质疑派无视东晋时代汉字的五种书体篆隶行草楷均已趋成熟的事实。右军的其他书帖风格与兰亭的行楷相去不远。
3,墓志铭等场合所用书体与民间书信文扎不同,前者比较正式,多用具有楷意的隶书写成。
,4,汉字书体的演变不是一蹴而蹴,一个晚上就完成的,而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实际上,同样在南京,后来出土的墓志铭就出现过相当地道的楷书。
5,唐以来千百年的历代文坛不可能对右军的书法艺术没有起码的鉴赏力。
6,如果是智永写的,他不可能只写一本,而会像他的千字文一样,炮制很多份以分送他人。云云。
7,《兰亭序》通篇文字意境非常统一,如果少了下半部的文字,就像一个人少了下半身。
当时,高派阵营的人数远少于郭派,但他的阵营中有两位大权威,即章士钊和商承柞。
此次大辩论由于文革而中止。文革结束后又重启。但毕竟争论的双方都缺乏有力的证据---兰亭序的真迹而暂时休止。
上世纪的兰亭大辩论,其意义早就脱离兰亭真伪本身之课题,而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一次发展和丰富以及有益的检阅和检验。
堂叔点评:我前面的文章曾经谈到,在我幼时的习字过程中,家长曾经有意让我避免兰亭帖,并认为该贴不地道,水平马马虎虎,这种民间的倾向又说明了什么呢?
我进一步地认为,在兰亭真迹没有出现之前,任何对兰亭的质疑都是一种有意义的事情。
我的地沟油诗是:
言必称钟张
书不无二王
魏晋南北朝
清明元宋唐
篆静若处子
隶巧来扮装
行童子学步
草恣意张狂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和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孰高孰低,见仁见智。
上世纪50年代南京出土的东晋《王兴之墓志》,被认为是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