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果然集中了各大家的书法真迹,我们不光找到了颜真卿、柳公权,还找到了周易碑和魁星点斗图碑,居然还有一座字典碑。许多的碑文精美得让人爱不释手,这个时候才发觉自己手里的傻瓜数码相机能力真是太有限了,没法还原游龙走凤的神韵。
网友们的游记里常常推荐要请导游,在碑林,老婆大人也建议请个导游。而我认为在这样的书法森林之中,导游本身的素质将会决定你此行的收获,所以在门口请导游的办公室里我选择了15元的讲解机,我想这样就不会遗漏什么了吧?况且办公室里的人们看我们只有两个人,也建议说讲解机就够了。不料,老婆大为不满,虽然采纳了我的建议租了讲解机,但是因为天冷干燥有静电,老婆一路常“受打击”。我对碑林真是流连忘返,要不是气温明显地一度一度地跟随老婆的情绪一路下滑,我肯定还会逗留个一两小时的。
碑林的碑拓我就不感兴趣了,家里面存了不少父亲留给我的摩贴,所以不想再给书蛀虫们尝鲜了。我们倒是对靠近门口处的纪念品商店里的一副石片盔甲极感兴趣。盔甲的鳞片均由青色润滑的大理石片打孔串成,形如金缕玉衣。400元的标价好像还能承受,何况说不定还可以讨价还价一番,怎奈,盔甲太重了,估计还没有到家就想抛弃,只好作罢。
从碑林出来的那条街叫书院门,来的时候还比较早,路上的小摊还没开张,等我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琳琅满目摆满了脸谱、剪纸、布老虎、瓷器、瓦当和兵马俑等等,实在让我迈不动步,但是如前所述老婆的原因,忍痛……
回酒店添完衣物后,肚子开始抗议,于是钻入粉巷,寻找传说中的凉皮和肉夹馍。我们找到一家,2块5要了一碗,加上1元一只小馍。我心目中的凉皮是热气腾腾的一大海碗,结果端出来就普普通通的一碗,而且还真是凉的,除了醋和油泼辣子以外,什么都没有了。也罢,看了看旁边的当地人也是一样吃的淅沥呼噜地,我也就不抱怨了,谁叫我们要体验民风呢?凉皮没啥味道,别看是红彤彤的辣油一点不辣,估计是遵循陕西的酸香口味。那个小馍,倒是更出乎我们的意料,我原以为这馍不就一块烧饼嘛,小馍就是小烧饼,结果是小号的肉夹馍!馍烤得又酥又香,这个肉呢,咸淡适宜,入口即化,果然是当地一绝!
吃完凉皮,向门口的小妹夸了一下小馍的美味,不料小妹撇了撇嘴,大有为招牌凉皮抱不平的架势。不管她了,我们对肉夹馍兴致盎然,东窜西跑,终于找到著名的樊记肉夹馍。门脸看起来并不起眼嘛,啊呀,不过所谓水不在深,有长虫就行,赶紧!进门一看,门庭冷清,客人很少,估计不是饭点。靠近收银机的柜台里摆着一蹲抱腕大的案桩,旁边是大半脸盆的酥肉,一筐刚刚烤好的馍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们要了个优质的馍,收银员和制馍员都是一脸严肃,埋头苦干,从来没有正眼瞧过我们,这百年老店的气势,“牛”就是一个字了!只见那位大姐从盆里拨了一些酥肉到案板,本来就已经酥得一碰就往下掉的肉还是用板刀细细切了,裹在馍里,装入纸袋递将过来。我们如同接圣旨般地捧在了手里,一时间吃得是风卷残云,满嘴流油。回头看看好像是同一盆肉做的馍,也不知道这优质的和普通的有什么区别。
朝圣过肉夹馍后,我们俩精神焕发,向前不远就来到了鼓楼。鼓楼钟楼,遥相呼应,晨钟暮鼓虽然没有见识过,但是古朴的城楼让人肃然起敬。
穿过门洞就是回民街了,集市上各种土产应有尽有,目不暇接。
这街两边的饭馆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店小二的吆喝声怎么这么耳熟阿?对了,新龙门客栈!敢情西北的豪情就在这高昂的吆喝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刚才的肉夹馍还在丹田之处不时泛起一星油花,走,继续走,我们有很重要的地方要造访。
穿过狭窄的化觉巷,来到大清真寺门前,门票12元/人。大清真寺始建于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足有一千两百年的历史啦。我思量着吾等中原凡夫庶子胆子小,怀着对默罕默得的敬畏到了神殿外,自然要整肃心情,何况是关中盛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买票的时候特意摒住呼吸询问了一下卖票的大妈,有什么要注意的,大妈思量了足足有5秒钟,告诉我说不要抽烟。原来民族宗教问题这么简单就解决了!
大清真寺里静悄悄的,夕阳洒在照壁上,墙头枯草随风轻摇,要不是看到墙上,门楣上的伊斯兰文字,我根本就看不出来跟中原佛学寺院有什么区别,足可看出大中华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
大清真寺出来,我们对食物又产生了兴趣,在路口买了包糖炒栗子,一路悠闲而来。老婆由于中午肉夹馍的后遗症,不愿意再吃西北风味了,所以就在北大街路口商场的楼上的所谓韩国餐厅吃点清淡的。我这个业余美食家给的评价是太难吃了,而且又贵,算了,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