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炎熱的午後, 我帶着兩歲的兒子買菜回家.好不容易拽着兒子和大包小包的到了家門口卻怎麼都找不到鑰匙.
而兒子還在一邊用手指着門,用他不甚利索的言語大叫,"媽媽,Key, inside.” 他不停地叫, 最後我失去了耐心.讓他閉嘴.最後等到我先生回來給我們打開門以後,我愣住了, 我的鑰匙就躺在門前的地板上,是我在出門前掉了的.這時我兒子氣鼓鼓的看着我,他的那種受傷的眼神對我尤如當頭棒喝,我至今難以忘記.
他知道鑰匙在地上是因為站在門口時,從他的高度和他站的角度,他從門縫裡看見了鑰匙.而我站在我的高度和角度卻是無法看見的.我沒有注意到他對周遭事物的觀察能力,相反卻想當然的認為是年幼的兒子在做無謂的吵鬧.
孩子在其整個的成長過程中,隨着他的高度和角度的變化,對周圍世界的探索,認知直到接受的過程也在不停的改變.而我們作為成人卻用我們的固定化了的思維得出的想當然的結論,並將其強加在孩子身上,在不知不覺中扼殺孩子對事物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這也體現在對數學的教與學當中.數學是需要想像力及創造力的一門學科.可是機械性的學習卻很容易讓學生形成定向思維.中國的教育模式出來的學生普遍計算能力超強,創造力卻差強人意.
我在本地大學數學系讀書的時候,班上超過一半是亞洲來的學生,可是all the 10% topdogs 卻沒有一個是亞洲學生,都是本地學生.我相信讀過計算機的學生也是深有體會的.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下面是我給我一個二年級的學生的題目.在我把她給的答案post出來之前,請讀者不妨也想一下, 或者從一個二年級學生的角度想一下可能的答案.
3.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12 and 6?
Your answer is 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