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百步穿的博客
  世界上几乎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网络日志正文
杯里窥人!韩寒真是胆大,直接写上自己的名就交卷了. 2012-02-01 12:37:56

 

原来还以为他是带着他爹的稿子考场抄了一遍, 还把那个拉丁字给抄错了. 或在考场背写了一边他爹的稿子, 把拉丁字给看错也就背错了. 现在看, 这家伙真是懒. 直接写上自己的名就算了.

 

"上海.....高一,韩寒"一行字, 且不说墨水, 单是字迹,也不一样啊. 该行子的每一画的结束都有收笔的动作. 但正文的笔画几乎都是随便划出去拉到.

 

浏览(1105) (0) 评论(1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2 07:10:13
阿牛,早就说你是一桶浆糊. 是因为你是浆糊,任何和以捣浆糊的东西,到了你那里,都成了浆糊.

看来没看错你, 你毕竟是看完了哈.

你何必非要说韩寒的作品是真的呢? 你说那么"假韩寒"可是真的. 不更带劲?
回复 | 0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2-02-01 23:08:52
谢谢楼主推荐介绍,俺看完了余亮的评论。
俺觉得他滔滔不绝,好像气势汹汹,可是俺搞不清他到底对谁或者对什么动气。他讲的好像每一句都是要点,可是要点太多,俺搞不清他究竟要什么。俺要是全盘接受他的要点,俺最后落个什么都不要。
俺只是一点浆糊:韩寒是个假人,可是“韩寒作品”是真的,而真韩寒在哪里?是他老爸?俺要是他老爸,就认了啊,或者干脆声明是父子合伙合作,不就得啦?至于说为什么当时要把这些作品全部归到儿子头上?谁叫他是俺儿子啊(谁叫他是老爸啊),朝鲜整个江山都可以爷父子一统呢。
这位余亮,好像一大桶浆糊。他从天上扯到地下,比俺扯到北朝鲜还远。
不好意思啊。
回复 | 0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1 14:25:55
这个, 其实是从
http://bbs.m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02950
拷贝来的

同样. 写的好.


=============================================================

[转载] 才子,还是流氓?这是个问题(五评韩寒) [复制链接]
韩寒, 才子
五评继续谈文风问题。昨天我说韩寒虽然够不上鲁迅,但至少够得上鲁迅笔下的“流氓加才子”。可是看他昨晚写的《人造方舟子》,恶语相向的样子,恐怕“才子”两个字也要去掉了。即便这样,也仍然可以称作“有才的流氓”,还是会有无数人喜欢。韩寒要不要如此继续下去呢?即便最后变成纯粹“流氓”,那也还是会有粉丝跟随。(观察者网在新浪发起的最新微博调查显示,写字楼里的男男女女80%继续挺韩寒。)
我一直认为,韩寒应该感谢麦田,是麦田把韩寒从一团乱麻的“革命”讨论里送回世俗剧场。从“貌似正剧”到“闹剧”再到“狗血剧”,似乎最后的剧场更适合韩寒。是麦田,让韩寒回归“为吵架而吵架的阶段”(网友赋格语),别小看这个,这其实就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山寨版,论争完全变成了炫技活,就看谁反应快、嘴皮硬、下手狠。韩寒最新一文就是在“陪太子读书”的哥们当中“七步成shi”的。麦田也拯救了所有韩粉和各种粉,让他们参与“革命”讨论实在勉为其难,做回啦啦队才适得其所。吵架,更适合韩寒;围观,更适合粉丝。
  韩寒爱怎么样都没关系,表里如一才是真性情。这个典型却实在宝贵,我且继续分析下去。


在这场电玩游戏之后,韩寒写了《人造方舟子》

骂架的文风特点是什么?
首先就是要尽量少回答对方的质疑,而要抢着向对方发出质疑。你抓住我小辫子我才不管,我马上去抓你的小辫子就成。方舟子在《答韩寒<正常文章一篇>》里指出韩寒多处无中生有捏造方舟子微博言论的地方,韩寒统统没有回答,甚至装作看不见方舟子已经部分回答他的质疑,只管用更大的狠劲去抓方舟子涉嫌歪曲韩寒的地方。这真有点街头打架鸡飞狗跳的味道。
这样的争论已经完全失去内容,别说革命和自由,个人轶事也不用谈了,只要谈一个问题,对,人品!人品!还是人品!
具体情况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方舟子已经回答了韩寒大部分的质疑,只有一条确实有曲解嫌疑,就是方舟子认为韩寒宣称两千万赏金都是给“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的代笔者。掐去了前面“任何人接触过或者见到过‘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中的任何成员”等等。不过真要较真也没关系,因为即便有人宣称接触到了谁是韩寒代笔团队的人,最后也必须能证明某人确实是韩寒的代笔者,那么这笔钱到底是给这个代笔者还是给揭露者呢?韩寒的悬赏是在情急之下抛出的,逻辑不严密也没关系,我们就当是个玩笑,小韩却来当真,这一惊一乍的。
但是更有趣的是韩寒对方舟子某条微博的激愤:
“有一个网友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用DICT和SPSS测试了韩寒和路金波在2008到2011年间的新浪微博文章,结论是,不能证明二人文章有显著不同。不过,这一结论除了说明软件需要改进之外,不能说明任何别的。抛砖引玉,,望有志做文本分析的同志再接再励。方舟子先生转发了这个微博,说,这个研究有意思,如果能对比一些人,就更有说服力了。方舟子先生的意思很明显:一个软件证明,我和路金波的文章差不多,所以暗示其实我的枪手是路金波。Dict是一个英文文本分析软件,方舟子身为一个科普人士,居然很认可用英文文本软件来分析中文,方舟子先生,昨天晚上的巴萨对皇马的比赛你是对着你家的微波炉看的吗?”
  然后韩寒开始发飙:“方舟子先生,说实话,我经历了不少笔战,您的手段最下流最幼稚。什么是脏,并不是我说一个‘他妈的’就叫脏。我上篇文章里,我还骂了我自己他妈的。那是因为我愤怒。但是我写文章不会用这些下流的手法。也许您的文章里没有一个‘他妈的’,但您的文字是脏的。”
韩寒为了自证“他妈的”不脏,不惜自骂“他妈的”,其诚可嘉。但方舟子的微博原话是:“这个研究有意思。如果能设一些对照,例如韩寒和其他人(比如我)的博文对比,就更有说服力了。”
我引用这些,无益于评点是非(实际上方舟子已经细致地回答了韩寒如此激愤的指责),正常人一看,这就是个“博君一笑”的东西,方舟子也是调侃的语气,根本没有认同那个统计结论。方舟子的博客里有很多这样玩笑式的调侃。我看到的有趣之处在于,面对玩笑,韩寒突然变得无趣了。关于“玩笑”,以下展开二百字——
米兰.昆德拉,也就是年度关键词“哈维尔”的同乡作家,写过一本叫作《玩笑》的小说。此作一般被知识分子看作解剖专制政体文风的经典著作。小说的主人公——有点玩世不恭的路德维克对根红苗正的女友说了句有关政治的玩笑话。女友不但没有笑,反而紧张起来,认为这是一句反动言论。无论路德维克怎么解释,她的心还是破碎了,怀着无比痛苦向党揭发了男朋友的这句话。路德维克为此入狱多年,整个人生变成了一场玩笑。
我原以为只有处在刻板时期的威权党员听不懂玩笑,没想到韩寒也听不懂。这与韩寒的智商似乎不符,只能说是装痴卖癫。可见“无趣”不仅仅是威权政党的问题。
实际上,韩寒的语言越来越与过去威权政党的语言相似起来。在这篇最新檄文中,对方舟子使用了“你何其恶毒”,“赤裸裸”,“下流”等字眼,直至开始攻击方舟子的人品,很容易让人想起1970年代的革命大批判的文风。注意,不是所有大批判,而是姚大笔杆的那种大批判。包括罗列五大罪状的方式也很形似。我不知道是不是该恭喜韩寒,也许他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文风,骂街的文,而回归自我总是值得恭喜的。
这种文体在如今的《人民日报》上已经看不见了,却在小韩这里出现。那些为韩寒叫好的小资们,看得爽了吗?发现原来自己也喜欢这种文体吗?会不会文革也不是那么令人讨厌呢?
小资也分好多种,有谦虚的,有傲娇的,有矜持的,有流氓的……在傲娇与谦虚之间挣扎的小资们或许会自省,但千万不要因此斥责自己有文革基因。真的,事实上,这不全是文革基因,还有市侩的基因。有这个基因很正常,说不定我也有,但是不要为此叫好。这是街坊里弄骂架的风格,不要忘了姚大笔杆也是上海滩里弄里混出来的。
我在三评里说过:一个人光有善心,没见识没眼光也不行,好事也会做成坏事。这个见识还必须是头脚并用得来的。一个小聪明的文艺青年被捧上鲁迅的位置,其善心变成空洞的姿态也令人毫不惊讶。韩寒有官腔也不是最近的事情,我以前说过:前年杭州赛车闹市撞杀谭卓的事件,赛车手韩寒出来说话,平时那种充沛的正义激情就不知道到哪去了。他的口气竟然第一次像他讨厌的“领导”——“逝者谭卓在最美好的时光里被交通事故夺取生命,他正准备结婚,我最了解享受爱情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可惜好风光似幻似虚,我们只能愿死者安息。”“交通事故”!“好风光似幻似虚!”真是有心有肺,还不露声色地说出“交通事故”几个字来定性,多么像一位负责安慰死难者的领导。
韩寒主张的“只讲是非,不讲立场”固然对,但这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所有宣称这句话的人其实都有立场。与其自以为是“没立场”,不如先对自己的立场有清醒的认识,别哪天已经快站到法西斯那边去了还浑然不觉。官腔还不要紧,杀腔才怕人。
“法西斯”有点危言耸听吗?可以提一下去年“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事件中韩寒的主张,韩寒主张立法严禁儿童乞讨,还说:“如果说(因为立法禁止)伤害到了自愿乞讨的儿童或者自愿带儿童乞讨的家庭,会导致饿死很多人,那就必须伤害到”,“否则我们无法进步,无法真正的保护到弱势群体。”这太感人肺腑了,爱你爱到饿死你,这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乞丐政策还真有点接近。第三帝国更痛快些——给乞丐绝育或者杀掉。韩寒对于法律和社会学知之不多,说出这样的话我们不用太计较。但是这里隐含的阶级意识值得注意。(哦,不好意思,我说阶级了,阶级是不存在的对吧?)但我们已经看到一个生活优越、早早出名的上流中产阶级是怎么思考问题的。这样的“正义”里面实在包含着太明显的“暴力”。这不是韩寒一个人的事,在无数意见领袖身上我们都看到了这种“正义”。
我不知道韩寒还要怎样好狠斗胸下去,这样耍倒是能投合傲娇小资和流氓小资心中的戾气,但恐怕谦虚小资和矜持小资就得敬而远之了。方舟子虽然一向不依不饶,但始终保持了一个中年人的稳重,没有恶言相向,也没有因为韩寒的断章取义就骂韩寒恶毒、下流、人品不正,值得尊敬。
韩寒连续几篇骂架文章暴露出自己的戾气,似乎在以身相许验证自己《谈革命》一文的观点——“革命”不可行,因为群众(现在包括韩寒)会失控。这多少有点壮烈。如此看来,不“革命”也罢,不然搞出来一个赛车主义者本位、爱狗主义者本位、严禁乞讨主义者本位的“民主”世界,那可是广大人民的悲剧。
才子?还是流氓?这是个问题。凭韩寒的聪明,狗血剧总不能一直演下去,正事也不是没有。我看,对韩寒更有挑战的还是在《南都周刊》上承诺的事情:把“革命”“民主”“自由”大讨论中他认为比较好的部分贴到自己的博客里去。那样他才会再次离开他如鱼得水的骂架世界,回归并不擅长的真理讨论,接受大家的自由针砭。我们不妨猜猜,韩寒会贴些什么“好文章”上博客呢?

作者博客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html/49898/2012/01/20/64707.shtml
回复 | 0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1 14:18:56
飒了一眼,写得还是个好. 今天来不及看了

=================================================


谈谈韩寒的文风(四评)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余亮 2012-01-19 18:41 评论[0条]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韩寒的阅读很有意思——“十七岁的我很幼稚,当时我崇拜钱钟书,梁实秋和陈寅恪。”高中的时候,“彻夜阅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太有代表性了,这些都是1980年代知识分子的标准读物,占据着1980年代青年的书橱。
昨日我在三评结尾点明,麦田与韩寒没有实质分歧,欢喜冤家毕竟还是相爱的。果然当晚麦田就发布公开道歉信,立即删除对韩寒的质疑。倒是韩寒威胁要用法律手段让麦田破财,全无以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度。令人遥想公瑾当年,35岁星落,至今令人唏嘘。

大过年的,人们都要看喜剧,方舟子先生的加入让事情变得更加好玩,虽然韩少写的文章越来越像悲剧。韩寒这篇名叫《正常文章一篇》的文章,在我看来是韩寒至今为止最不正常的文章,倒是暴露出许多典型问题,我且拿来做个范例。

三评说过,文章是不是韩寒本人写的对我并不重要。至今各种技术流人士还在用软件检索韩文有没有代笔之处、对比韩寒与路金波文风的相似程度。搞这些研究很好玩,但正事丢一旁,研究完了,麦田还是麦田,韩寒还是韩寒。

说到文风,我倒是想为那个叫做韩寒的青年一辩。方舟子说韩寒在视频上的表现“像换了个人”,这是印象判断,无可厚非。但是麦田因为韩寒在电视上表现得像个木头人,就推导出他写不出那些文章,这是不能成立的。有科普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的不同感官的能力不是整齐的,比如有的孩子绘画感觉好,写作就不行,视觉灵敏度高,听力灵敏度就差些。在写作界,据我所知,不少名人下笔如有神,但面对众人演讲的时候就要笨拙许多。所以呢,你不能把韩寒写作的风格和摄像头前的风格混为一谈。

方舟子倒是真没有说韩寒代笔,只是提了几个感兴趣的小问题,就急的小韩大喊胸闷,口出秽语,不必要。这么快就hold不住,怕是连对手都要失望。

那么麦田们挖掘韩寒有无代笔有意义吗?韩粉当然会觉得无聊,而我觉得最后恐怕也很难挖出什么幕后团队来。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计划不如变化,这桩大戏的意义就像那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土财主养了两个好吃懒做的不肖子孙,深以为愁,临死前告诉他俩,自家田底下迈了一罐金子。老财主一咽气,两儿子就兴冲冲跑去挖宝。他们从没有如此挥汗如雨,但是掘地三尺筋疲力尽也没挖到金子,只挖到一份父亲遗书——老财主告诉他们,田被他们翻了一遍,可以种庄稼了。这个故事的寓意当然就是种瓜得豆,能否挖到金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新的庄稼生长出来了。当然,杂草也出来了。

方舟子就敏锐地看到了杂草——韩寒的文风。

首先,方舟子凭着严密的逻辑思维发现韩寒的悬赏到底什是么意思——“仔细看韩寒的声明,原来2000万是要奖给代笔的人,而不是证明有代笔的人(“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或者曾经为我代笔,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均奖励人民币两千万元”),各位还忙乎什么,即使证明了有代笔也是在为人作嫁衣裳,都散了吧。”

无独有偶,上阵父子兵,韩寒父亲说:“我可以说,韩寒的行文风格目前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如果有,我愿认他作儿子!”这话说得实在高,你若是文风像韩寒,你还得喊他爹,这叫什么事啊?简直就是被人称了老子。这真和余秋雨当年《文化苦旅》里说的一样:上海式的小聪明无处不在,此起彼伏。绝不能说韩寒文章由父亲代笔,但这种占便宜的小技巧倒是高度相似、高度上海化。可能是自己都意识不到,已经化在血液里,神出鬼没。



接着,方舟子又揭穿韩寒的骂人手段——韩寒说:“如果你结婚生子了,按照逻辑,你不能理解我第二天有工作夜里一点还在写文章,证明你无法这样做,证明你精力不行,证明你无法满足你老婆,证明你老婆在过去的两年里必然偷人。你长期做IT工作,证明你一直坐在电脑前,证明你受到很多辐射,证明你精子活力比较差,综合了你老婆必然偷人和你精子活力必然差,证明你孩子必然不是你的。这就是你的逻辑吗。不,我不会这么说的,也不会这样质疑你的,虽然这有一定的可能性。”这话有点不上台面,方舟子则说:“骂完了还要说‘我不会这样质疑你’,玩这种街头小混混的把戏。”

也是,明明骂出来了却还说我不会这么骂。想象一下,想想假如《红岩》里的甫志高义正言辞地对军统特务说:“我是光明正大的共产党员,我绝不会告诉你们江姐是地下共产党员,我要是告诉你们了,那我就是叛徒。我不会这样做的!”那军统真要哈哈大笑了。放在和平年代,韩寒这种技巧用得好一点,哪怕是黄腔,也可以是很好的调情佳品(再次@张颐武和胡锡进老师,请学习),但用得不好,就有点原形毕露的意思。小韩当然不是叛徒,说街头小混混也言重了,但格局确实小。

韩寒说:“至于麦田先生,你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过了所谓的质疑,我相信不光没有人可以拿走2000万加2000万,恐怕你会破财。到时候你所被罚的钱我会购买各类数码产品,给我的读者发放福利。”先不说为了一篇质疑就要让别人破财,还要悄悄给自己那群生猛粉丝一个物质承诺——能罚麦田的钱就给你们买数码产品。韩寒对自己的粉丝还是满了解的,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不是书,不是好书,是各类数码产品,简直跟赏金猎人一样。这招有点眼熟,让我回想起旧上海滩的各类帮主。粉丝们,喜欢怀旧吗?(我帮韩寒想好回应吧,可以宣称各类数码产品其实是指各类电子阅读器,如kindle。)

其实在这篇文章里,韩寒还是有所袒露心迹的,比如解释为何自己的新概念作品里会出现拉丁文。他坦言自己年少时“爱装B”,从各种似懂非懂的书上摘录一些新奇的东西拿出去用。可惜到底是上海人,后退了一步,就非要马上补回来——“所以当我看见一些六十岁的专家用各种我十六岁的时候就读过的书(尽管现在几乎全忘记了)来砸我的时候,我常常暗笑这太幼稚了。”前面刚刚承认“其实这些书我读的也是一知半解”,转脸又要拿一知半解的东西来砸别人。贺麟老先生一辈子研读黑格尔,怕是要被韩寒笑话死吧。况且,从韩寒十六岁到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好书出来了,韩寒仍然停留在16岁的花季吗?

布封说:风格即人。也对。

顺手再谈谈文风的问题,希望有新的庄稼长出来。

80年代末,一群学院派文艺青年勇敢地推出了一个观点:“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什么意思呢?以前反右、文革之类把作家管得太严,只许宏大叙事,不许小资情调,到了文革更是只许你写“高、大、全”,别的写作技巧都不让用。这当然压抑了民众的情感。80年代思想解放之后,可以写的题材多了,一时百花齐放,写作技巧也受到重视。可是一帮学院派嫌不够,想着文学的学科本质在哪里呢?宏大叙事也好、细节叙事也好,历史学也都可以讲啊,有什么文学的独家卖点呢?还有一群人,被文革搞破胆,希望从此文学里一点不要涉及政治、历史,如果涉及,也只是作为虚构素材而已。两波人一拍即合,赞叹文学的本质应该在于形式,也就是写作技巧、虚构、笔法、修辞、文字之类。这样作家就可以摆脱一切内容束缚,把注意力转移到写作技巧上来。作家就是个工匠活,只要技巧熟,谁都别装逼。这就是所谓“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的由来。放在当时,这个观点的正面作用不小。以高行健《现代小说写作技巧》为滥觞,各种现代主义写作技巧的引进确实大大启发了我们写作的能力,我们至今仍然还在这个影响之下。但是这个说法自身也已然包含了消极的萌芽。一批批作家说是不考虑写什么,但写来写去都开始往小的写、琐碎的写。失去对沉重政治问题的思考(这和个人的沉重是两把事),就只能在所谓人性、时光上面进行平面的拓宽(这个可以参见《上海书评》黄平老师的好文《安妮宝贝,小资文学何时谢幕》),如此一来,人性本身也变得轻盈。

“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这不是个人的悲剧,因为世界已经失去重量,一切见血的事物都被回避。政治世界也开始玩“怎么搞”比“搞什么”更重要的把戏,民主也变成各种各样的投票、选秀戏剧,民主的实质却悄悄溜走了。

但“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就错了吗?

不,我认为,对于新左翼新青年来说,“怎么写”就是一个比“写什么”更重要的问题。或者辩证一点,二者是一件事的两面。有无数无法表达的苦难和实践就是因为找不到形式而无法表达出来,或者只能怪异地表达出来。因为缺乏形式,深刻的实践有无法进一步展开。好比被压制的女性主义只能以阁楼上的疯女人的形式表达出来,好比今日微博上“惩治汉奸”一类的言论就是很难让人待见的老派语言。写作者的思维老了,概念跟不上现实,修辞跟不上政治,所以错过现实错过政治。就算韩寒,其笔法也有新的一套(虽然放在今天也越来越显得陈旧)。超越之,不是要倒退回老笔法,而是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前进。抱歉,丢术语了,“扬弃”的意思,直白点,就是你那一套我也会,但我注入了新的毒药。再直白点,有点像windows升级、iphone升级,窗户还在,苹果也还在,但不是原来的那个。形式即内容,无法获得新形式的写作和政治都在无望地挣扎。

读与写是分不开的,阅读的田野里也需要种上新的庄稼。与上一个命题相关,在阅读方面,我觉得“读什么”比“怎么读”更重要。

韩寒的阅读很有意思——“十七岁的我很幼稚,当时我崇拜钱钟书,梁实秋和陈寅恪。”高中的时候,“彻夜阅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太有代表性了,这些都是1980年代标准的知识分子读物,占据着1980年代青年的书橱,比如老韩的书橱,比如我父亲的书橱。本人不够资格做阅读评判,以下的意见肯定不无缺漏:除了陈寅恪与二十四史,这些书的风格特点是内面化、书斋化与文艺化。钱钟书的《管锥篇》这种“学问”型著作自不待言,梁实秋的雅舍风格大家也都知道。《论法的精神》把知识分子视野重新引向无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政治世界,用抽象思辨代替社会历史分析(比如马克思,比如波兰尼)。尼采在当时则被当做文艺理论引入,其政治价值要在新世纪才被重新发现。至于陈寅恪,一直被公知们指为“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典范,这话没错,但是会让人以为他也是个轻口味的人文主义学者。实际上,他的史学著作里充满带血的思考,《南北朝讲演录》的视角几乎就是一个帝王的视角。但这些只会被小资有意无意地忽略。

1980年代的知识分子,有人至今沉浸在这些作品的思路里,有人则为新的光所吸引,当然,也就要因此被昔日的同伴看做叛徒。且不论这些知识分子的是是非非,在韩寒童鞋那样的阅读谱系里确实缺少了社会历史分析类的作品,这样的阅读会让人有正义感,但也很容易导向文艺公知范,并失去历史向度。前些日子一聪明小资对我说他学德语,因为喜欢德国思想家。我问是谁,他说康德与黑格尔。我问他康德与黑格尔谁在前谁在后,他想了半天,说黑格尔在前,康德在后……我认为,从当代的语境看,他其实没有错,因为整个80年代以来知识界捧康德,把他的审美哲学捧得很高,然后是翻译康德的朱光潜地位升高,然后是欣赏朱光潜的柴静们受人爱戴,然后是一些小资们没看过康德没看过黑格尔只看过柴静就喜欢上了康德,而以为黑格尔比康德老土,哪管黑格尔一上来就对康德思想进行了总结与“扬弃”。

三评发布之后,有网友说:搞不清是是非非,但是多读书读好书是要紧事。问题是,好书的标准怎么算?如果你一直只把韩寒读的这类书当做好书,那么读再多也是死循环。本着兼容并包的原则,那些针锋相对的书都要读,而且要放回历史中去读。比如陶渊明那个桃花源,你以现代小资精神去读,理解成超然世外的忘忧之地也可以(就好比去云南旅游一样)。但陈寅恪的历史分析却告诉我们,那正是陶渊明面对北方战乱不断、儒家治平毁灭局面写下的乱世篇章。北方黎民若知道自己避难的堡坞被后世人想象成美轮美奂的乌托邦,真怕是哭笑不得。

扯远了,就此打住。总结一下韩寒最新这篇文章:武功半废,风度尽失。被那么多人夸作鲁迅,倒更像鲁迅当年斥责的“流氓加才子”。我要模仿韩寒一句,我想说:方舟子才像鲁迅,因为他左右都不感冒,一个都不宽恕。不,我不会这么说的,虽然这有一定的可能性。over

谁是韩寒不重要,谁是傻瓜更不重要(三评)
余亮:那些“革命”的年轻人(二评韩寒)
余亮:到底是上海人(一评韩寒)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html/49642/2012/01/19/64649.shtml
责任编辑:于果
回复 | 0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1 14:16:54
余亮: "不读书、没见识,只靠脑筋急转弯和一点善良来折腾的意见领袖一定会pass掉,陪着他的将只会是愿意另加2000万筹码的范冰冰们。至于那些博文是不是韩寒写的,一点不重要,至于谁是“傻逼”更无需多言。我只怕,无尽蔓延的小资生活终于会让知识青年错过最重要的事情。"
回复 | 0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1 14:08:24
先转,再评论. 因为这个余亮写得实在是好!


=============================================

谁是韩寒不重要,谁是傻瓜更不重要(三评)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余亮 2012-01-18 13:09 评论[0条]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一边是全民做福尔摩斯,韩寒冰冰轮流加赌码,一边是环球继续硬送冷秋波。这再次证明,一出好戏,往往第一幕是正剧,第二幕是闹剧,第三幕是狗血剧。所以我也该写三评了。
《南都周刊》刚刚告诉我们韩寒喜欢高华作品《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就有网络老牌写手分析韩寒是怎样升起的,言之凿凿,追根溯源,像侦探柯南一样。围观者众,惹得韩寒坐不住,第一时间奋起回击,态度之凛然比起以往略嫌夸张。还有执着如张颐武教授的,今日在《环球时报》继续发文赞叹韩寒“超越左右”。这再次证明,一出好戏往往第一幕是正剧,第二幕是闹剧,第三幕是狗血剧。所以我也该写三评了。

韩寒没有变

写完二评之后看到韩寒《我的2011》,觉得他真是不想再继续忽悠下去,像骂骂政府就能获得赞美这类便宜好事不愿再做。我还真有些感动。不过看到《南都》的韩寒专访,用语如此挑逗轻狂,我再次改变了看法。

我在一评《到底是上海人》里主要谈韩寒的“务实”,现在先总结一下什么叫“务实”:大宝要娶亲,先考验三个女友,一人发一万块钱看她们怎样处理。三个女人一个去美容,一个去投资,一个买礼物,各种感人。最后大宝选择了……波大的那位。韩寒就是那个大宝吗?错,韩寒其实是波大的那位。大宝并不务实,他的选择超越了功利,超越了礼乐,直接回归原始激情。务实的是那些把波搞得很大的候选人。以前韩寒的右胸比较大,让右边的观众心醉神迷。这次左胸春光乍泄,惹得左边一些观众赶紧献花。

《环球时报》连篇累牍发表时评称赞韩寒成熟,称赞他“超越左右”。我在一评里说过:你们太急吼吼了。韩寒要比你们想得更“成熟”,更“风月”,你们这么着急示好,是要被他嘲笑的。果然,韩寒双峰交替,左右开弓。这边《环球》还在惊鸿一瞥,那边韩寒接受《南都》采访,嘲笑《环球》自作多情,顺带再来一句“左派的论坛是没法看的,全是傻逼在那儿。” 虽然南都等媒体刚刚极力抗议孔庆东骂人,但是刊登韩寒骂逼似乎毫无问题。(也许可以套用韩寒的话: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媒体逻辑。)如果有自称左派的人要回骂韩寒,那肯定得不偿失。因为韩寒大约会说:我有骂你吗?你要对号入座吗?你说你是左派你就是左派啦?放在美国我才是左派呢等等等等。

不过这一个月以来,都是右边内部吵得不可开交。正宗左边的基本没人搭理。《南都周刊》曰:“有人说知识界的水被你搅浑了。”可是我没有看见知识界有一个左翼教授出来搭理,只有百家讲坛教授才会出来站台。右边青老年谈“革命”谈得太错乱,叫别人都没法子对话,这个我在二评里已经梳理过。所以你们自家游戏自家玩去。

至于《环球时报》,在韩寒眼中算左,在别人眼里可不一定。如果《环球》也接受了韩寒那一套对以往革命和领导人的看法,那么环球也就成大右派了。

像韩寒一样搞不清楚何为左派右派的人多了去。也难怪,中国错综复杂,左右的标准很多,比如韩寒大概觉得支持政府的就是左派,支持重庆的就是左派。可是你看有些右边大佬现在也一个个声明要超越左右,开始重新审视(支持)重庆了,全然忘记之前的口诛笔伐。如此眼花缭乱,群众就更搞不清楚了。如果韩寒为了这个问题打电话去问马一木,那他也还是搞不清楚。(《南都》:马一木,韩寒的《独唱团》的同事告诉记者:“韩寒确实不看书,他家里的书柜都是用来放赛车头盔的”。但韩寒会半夜给他打电话,抛来一个诸如“你知道事后审查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或“印度民主是什么模式”之类的问题。”)韩寒临时抱佛脚,而几位“陪太子读书”的时尚界人士的知识结构也全都超不出《独唱团》这本小资读物。

所以右边的同志们根本不用担心,韩寒在知识上从来就没有变,仍然是右派的知识谱系。你看他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对领袖的认识哪里变了?革命是暴力,群众是暴民,领袖是独裁……如南都专访交代的,这些认识来源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和《民主的细节》一类流行作品,都是右边崇拜之物。韩寒说:“我们就是要先假设人民是傻的,在任何的社会变革中,首先就是不能发动人民,发动人民就会失控,就会产生领袖欲望。”这还是《乌合之众》、《群氓的时代》一类知识分子恐惧写作的逻辑。要是以左边的观点,就应该先假设知识分子是傻的,象牙塔里梦多了,不与民众结合,自然会痴颠。韩寒对知识分子与国家、阶级之关系的认识还是一样单调——骂和不骂、总是骂和有时骂、想骂和不屑于骂等等等等,总之以“骂”为中心。完全不知道知识分子与民众的结合意味着什么。葛兰西,那位死于墨索里尼监狱中的意大利共产党员用血写就的“有机知识分子”观念估计韩寒听也没听过。当然,韩寒已经超越左右了嘛,他会认为,应该假定人民和知识分子都是傻的,“百姓的马屁”和“公知的臭脚”他都不要,就他最聪明。

拥有这种认识的人,老了一定变保守。灵魂不变,心态变了,至少敢于面对自己的真相,知道搞动乱是自己这种人搞不起的,规规矩矩磨下去才是王道。但这也不新鲜,无非就是柴静说的“不要快,要稳。”可是广大小资青年和中年们接受不了,苦苦躲避自己的真相,不敢照镜子,非要把自己想成头插茉莉花、身披天鹅绒的“革命”派。这再次验证中国人一向身心脱节的特色。

见识,见识,还是见识

不读书不好,缺少见识则更麻烦。韩寒说:“一个人可以不读学术专著,但一定要读各种各样的资讯。同时你一定要‘走万里路’,这也是特别重要的。”这话很对,不过我很怀疑,开着跑车行万里路能看见什么?你要是开着飞机,就算绕地球十圈也只见识了一些花花云朵。我们看下面这句:

“总体来说右派的人还是更好一些,左派没做过什么好事,也从来不进行任何的善举,纯粹是替主子拍马屁的那种。但右派又有很多的缺点,你看左派永远很团结,傻归傻,团结啊;但右派,永远是自己先窝里斗的那种,所以人家会说,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听出“风月”气来了吗?但这话证明,韩寒不仅读书少,而且在某些方面极其缺少见识。先不说韩寒抱怨右派不团结这个没道理。你看,在官家公知赵丽华涉嫌贪污腐化问题上右派多么团结,不但不像对郭美美那样穷追猛打,还帮着赵丽华讲话。真要说窝里斗,大概也就是这次斗了小韩同学吧?不能因此就觉得右派不团结,要有信心。

至于左派做没做好事,这种话近乎脑白,不需争论。我们只要谈谈对此的见识就好,这里先抛砖引玉:

几年前我有机会在安徽某贫困县从事支教和调查。年底的时候,来了一只大学生队伍,有男有女,原籍农村的多,清一色穿着朴素。当一些慈善人士因为害怕跳蚤而睡在村口轿车里时候,他们毫无障碍地住进简陋的学校宿舍。他们之前来踩过点,此番就是要组织和改善农民的文化生活和市场交易能力。他们播放的歌曲叫作《打工的兄弟是一家》,他们要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增强他们购买化肥、种子时的谈判能力。他们晚上开讨论会,手上拿着美国左派莫里斯的《毛泽东的中国》(插播吐槽——右边的同志说:美国左派哪里真正了解毛啊!左边的同志回答:是啊,就像中国右派哪里真正了解美国啊),谈到资本家则不屑一顾。早上六点钟起床,排着队伍,踏着整齐的步点,围着村庄一边跑步,一边唱歌,以此告诉那些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我们来了!”

我这种有小资情调的人早上起不来床,还有点害怕他们这种“集体主义”的脚步声,不过我还是真心佩服他们。这不是他们的第一站,他们属于一个叫作某某乡村建设中心的组织(就不提名字了,明眼人都知道)。有的人放弃学位在那里工作多年,那个组织有过很多此类实践和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成绩。

这之前还来过一只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队伍,大部分都是满脑袋的“公民社会”观念。这样的人可爱有趣,晚上还会和我们这些寂寞教师玩玩杀人游戏。不过进到村里就显得嫩,有的人看到农民的一些现象就大惊小怪(想像一下闾丘露薇和孟广美面对乡村茅坑会是什么表情),自己人开会时还常常互相耍小脾气,与乡村精英也完全搭不上话,和乡建中心的队伍是两种风格。

我无意厚此薄彼,说实话我更接近北京那只队伍,我们的教师也更接近他们。多愁善感,大惊小怪,易受伤害。城市来的志愿教师往往一厢情愿,用脑子里一套启蒙意识、公民观念去套现实,结果头破血流,临走时说不定还要怪农民没素质。相比之下,前者更扎实,更无畏,更懂得乡村的逻辑。青年们从右边出发很正常,经过长期锻炼变左一点也正常,当然也会更寂寞。(那些无畏寒冬的青年如今在哪呢?提到他们,一时勾起我很多回忆,这里必须先打住。)



这种事情很多,比如还有华中科大一些左翼师生在湖北某地农村建设老年人文化中心。可是右边的知识分子和媒体往往装作看不见,所以韩寒看不见我也不奇怪。

2008年汶川地震,我和很多人一样欣赏韩寒们开着赛车赶往灾区救援。像我这种没有私家车的,在灾区没能遇上韩寒,倒是遇上了同样没有私家车的“乌有之乡”志愿者——一群朴实的青年,很努力也很有想法地组织救济、援助。

我对乌有之乡志愿者的部分做法和观点完全不同意,比如面对相聚在帐篷里的各种志愿者缺少灵活性,有时候空洞地强调集体而无视每个人的具体感觉。我们之间有过争执,不过他们的行动是抹不掉的,不会因为韩寒看不见就不存在。

曾经同在一个灾区,但从不属于同一个世界。这个“普世”鸿沟就摆在面前,而我以为凭韩寒的见识根本跨不过去,只不过是退回来了而已,就有人以为这是超越左右。

当然,当然,韩寒没说他眼中的“傻逼”左派网站就是乌有之乡。像这样大言不惭不知所云的,那就继续大言不惭好了。我仅立此存照,并且寄望那些超越韩寒的年轻人能不断跨越这道鸿沟。

用脚跨越鸿沟

这道鸿沟是什么?左右之分太模糊。或许还要加上清流与脚踏实地的区分。一个人光有善心,没见识没眼光也不行,好事也会做成坏事。比如我吧,当年也就一右边小资,但是比一般小资更热爱行动,什么对抗校长啦、批评制度啦,启蒙民主啦等等,姿态也都挺高。不过下乡那段日子却发现那一套抽象的东西不管用,你不了解农民,你不能像贝.布托在巴基斯坦那样纯情(所以贝.布托挂了,巴基斯坦乱了)。不过我也不至于像韩寒一样悲叹农民素质低。事实上他们个个是人精,走南闯北,人情世故练达,看问题比大学生更老辣,绝对不是韩寒有能力“屠杀”的那种群众。我必须切入他们的逻辑,先理解。

有很多认识的缺憾,在当时你意识不到。离开那里几年以后,跟着专门研究三农问题的师生下乡调查,才发现之前由于我缺乏左派关于土地问题的视野,那些支教的日子其实错过了很多可以观察的东西。比如我竟然没有认真调查过关于土地的问题。

说到土地,以前我也想着土地都应该私有,一人一块地,想怎么盖房子就怎么盖房子。现在明白那可能是因为诗歌、电影看多了,天天想着有一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而具体的土地问题如此复杂,绝不是简单的私有化可以解决。城乡结合部的暴力拆迁确实是大问题,但用私有化来解决却可能在纵深农村带来灾难。

你只能看见你的能力和敏感所及的东西。不提升这个能力,就看不见新东西。就像柴静同学每次辛辛苦苦深入调查任何事情,最后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知音体,得出的都是预设的结论;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天天看高等华人读物(不是高华读物,注意),从《大江大海》直到《民主的细节》,一张口个个都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一样。韩寒觉得不要看书,只要每天看大量杂志和资讯,可是那些杂志大概也都在说着私有化、哈维尔和时尚的细节吧。一个媒体操控视野的时代,光凭看媒体资讯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吗?

开车人有开车人的见识,足行者有足行者的见识,两种见识都可以有,但后者更容易也更难。容易在于,你不需要有车,困难在于,太多的人失去了脚,只拥有一个小资的脑子。在汶川地震灾区,我看见整团整团乱枪打鸟的心理干预志愿者,会把那些民工式、散兵游勇式志愿者看作没素质(我看到的是一种生理性的排斥,虽然理智告诉小资要学会团结,但是小资式的身体感觉让他们很难做到),虽然对方做的事情可能比他们更多。在微博上,热心随手拍解救儿童的小资们无意识地在排斥那些成年乞讨者,隔着相机,他们从来没有走近过他们(但是他们会紧紧拥抱宠物狗)。双足退化的宅男宅女们通过影视看西方就只会看见“民主”……然后他们看见了中国的许多问题,然后他们要解决,解决那些他们不懂的事情。不懂没关系,只要高喊“自由”、“民主”、“革命”,或者“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就万事大吉了……

甘阳在《八十年代访谈录》里主张不要和低水平的对手争论,因为那会影响你的进步。这话真叫人左右为难。说他不对吧,和有些小资实在没法谈下去。比如一个右边的民主朋友对我说:我哪有时间看书?就看网上帖子。我说不看书是反智态度,是你们对文革的斥责之一。他就说网上的比如微博那都是浓缩的精华……说甘阳对吧,我总有点不甘心,按这个逻辑,比我高明的人也不愿意和我谈啊,再说你总不能由着可爱的小资大众都被迷魂汤灌成低水平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和韩寒谈,但是要关爱小资,不理睬公知,但是要接触地气。

至于韩寒,他声称“一个好的写作者在杀戮权贵的时候,也应该杀戮群众。”其实在韩寒如今的世界里,既没有群众也没有屠杀,有的只是韩寒与自己影子的搏斗而已。韩寒的“群众”也仅仅指小资。很多小资青年意识不到,爱韩寒就是爱自己,韩寒是一面可以把自己映照得更漂亮的镜子。要想超越韩寒就必须超越自己,这对无数宅男宅女来说是痛苦的。没错,韩寒曾经启蒙了很多少年,也没有一个少年能舍得告别自己的青春期。但是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长大。

对于我国的小资,我倒不是很担心。前面说过,中国人身心脱节,做的不一定是说的而且浑然不觉。近日听说某时尚杂志采访沪上某著名文艺青年,她历数中国从食品安全到空气污染等罪状,激愤地宣称决不把孩子生在这个国家。眼看着闾丘露薇灵魂附体,记者突然请她推荐喜欢的沪上美食,她立刻忘情地盘点其那些让她流连忘返的夜店、小吃大排档、路边摊……神马地沟油都是浮云。可见,虽然她们的语言已经被妖魔鬼怪占领,但是身体感觉还是很正常的。同志们要小心关怀,努力争取。

至于韩寒,依然那样地富有“宝气”和“情趣”。他针对麦田的代笔质疑写的辩护文章不仅砸出了两千万大洋,最后还摆出范冰冰的姿态——“我挨得住多深的诋毁,我就经得起多大的赞美。”(对国家叫做质疑,对他那就叫诋毁,看明白这逻辑了吗?)但是谈的东西越来越水。如果不是还有一丝上海的精明,韩寒也就是一公知水平,更别提还想创作出伟大文学。此事无关左右,读书少、没见识是左右共弃的事情。如果有谁愿意倒退四十年宣传所谓不读书的“天才论”,那也请便。

在我看来,不读书、没见识,只靠脑筋急转弯和一点善良来折腾的意见领袖一定会pass掉,陪着他的将只会是愿意另加2000万筹码的范冰冰们。至于那些博文是不是韩寒写的,一点不重要,至于谁是“傻逼”更无需多言。我只怕,无尽蔓延的小资生活终于会让知识青年错过最重要的事情。

附:麦田的文章《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虽然火力很猛,但与韩寒并无实质分歧。比如他们一样热爱哈维尔。麦田既然质疑韩寒写不出那些文章,也就默认了那些文章其实很不错。所以他还是很爱那些文章和作者的。正常质疑嘛,小韩与冰冰何必拿四千万来吓唬人家?张颐武老师和环球则有必要提高调情能力。窝里斗其实是一场很缠绵的事情,希望继续下去,左边的不要来打搅。

(作者为观察者网特约评论员,观察者网与作者共同享有版权,转发请注明作者、来源和链接http://www.guancha.cn/html/49898/2012/01/18/64498.shtml,谢谢!)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html/49898/2012/01/18/64498.shtml
责任编辑:潘杰
回复 | 0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1 14:06:02
当老一套自由、民主、人性的修辞还在死死包裹他们内心的斗争情绪,当老一套微笑、高雅、矜持之礼仪还在死死压抑他们冲动的欲求,就会导致(普世精英们)自我矛盾、胡话连篇。
=========================================



余亮:那些“革命”的年轻人(二评韩寒)
来源:观察者网特稿 作者:余亮 2012-01-01 18:30 评论[3条]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在一片“革命”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趁着“革命”的礼花尚未熄灭,我要赶紧盘点一番那些“其兴也勃”的革命人。革命的风水轮流转,红方不弹绿方弹,同乐,同乐,且看他们如何弹奏。
一、革命的天鹅绒

在一片“革命”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趁着“革命”的礼花尚未熄灭,我要赶紧盘点一番那些“其兴也勃”的革命人。

在《一评韩寒》里我感慨过:韩文一出,以往天天反革命、给革命泼污水的人忽然全都“咸与革命”了,言必称革命,争相谈革命,实在令人惊讶。

这些年看知识青年的主流状态,似乎人人高雅如胡适,少谈点主义,多谈点问题,也就不会喜欢革命;人人优雅如刘瑜,永远面带微笑(《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微笑》),讨厌一切敌我思维(参见《今天你施米特了吗?》),也就不会有革命。可是,恰恰是这批微笑自由主义者的粉丝们,怎么就忽然异口同声说革命了?

而且,他们说得很爽,连篇累牍滔滔不绝,如天鹅绒乱飞。他们说,无处不在的有毒食品、有毒空气、死亡校车、死亡列车已经让他们命悬一线了(虽然他们都还有空上网);他们说,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顽固已经让人忍无可忍了,垂死挣扎的国人该有一场什么什么了;他们说,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再不改革民众就只有什么什么了……至少,他们主管修辞的生理系统已经忍无可忍,非要喊些什么才行。是韩寒,让他们终于可以大声地喊出“革命”了。

乌坎事件远远地带给了他们希望。他们一定都愿意仿造鲁迅先生说一句:“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就有了路。”哪怕走在乌坎村路上的人没有一个是知识分子。事情确实在悄悄起变化,但是部分知识分子的“远程兴奋模式”从来没有变(这个词不好理解,但是如果用“观淫”或者“意淫”来代替则更不妥),而且快感已经提前到来——远方看似尘土飞扬,你就已经兴奋难耐,在幽深的网络上释放虚拟的火焰。也好,我们由此可以放心,当代部分知识分子与小资青年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毛片。

二 乱弹革命

革命的风水轮流转,红方不弹绿方弹,同乐,同乐,且看他们如何弹奏。

翻了一大堆帖子,大多言辞乏味,内容雷同,说来说去无非是说韩寒逻辑不通,然后把他们自己那一点逻辑整来整去,什么改革与改良啦,制度决定素质还是素质决定制度啦,良好的动机与实际的手段啦等等等等。

从普通青年到文艺青年再到著名大师,张口即革命,但又必须立刻围绕“革命”这个词展开繁琐而单调的贞洁保护,就是要把“暴力”从“革命”中驱除出去。论战不存在,因为这几乎是一场所有参与者对韩寒的杂陈。所有人都在讲:革命是革命,暴力是暴力,革命可以暴力也可以不暴力,我们要非暴力的革命不要暴力的革命等等等等。

曾经激烈拒绝革命戏剧《格瓦拉》的文艺青年王小山在微博上说:“改革改良由统治者主导,革命由非统治者主导。而革命包括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太平天国属于暴力革命,而和平演变、天鹅绒属于非暴力革命。韩寒混淆的两个概念中,革命大于非暴力革命,讲革命,但谈的后果均属于暴力革命。希望这个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这个解释毫无帮助,看似头头是道,问题是他们从来就没能进入暴力问题深处。他们的所有论证就是为了先在思想里躲开“暴力”这个词,见到它就扭过头去。

  革命与暴力,这不是一个辩论的问题。知识人絮絮叨叨,只是把自己对于暴力的恐惧从自己的意识里驱除出去,然后想象自己说说话、发发贴就可以做天鹅绒般的“革命人”了。既然不敢触碰深层的东西,那就只好在表层上讲“逻辑”。可是形式逻辑这东西最扯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由你扯。

有谁看不出来韩寒的逻辑混乱?但表层的逻辑问题其实并不关键。懂得“精神分析”的人都应该知道,越是表面逻辑有问题,越是意味着底下隐藏有真实逻辑。比如弗洛伊德学说那个耳熟能详的例子——主持人在会议开场时候宣布:“会议结束!”多么没逻辑,简直脑残啊。可是弗洛伊德会说:这正好暴露了主持人潜意识的真实逻辑——他一点也不想开这个乏味的会议。可是又不敢说,于是就错乱了。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梦境最混乱,却最能暴露一个人隐秘而又坚硬的内心逻辑。

看看小资青年的革命之梦吧。对于小资青年来说,当老一套自由、民主、人性的修辞还在死死包裹他们内心的斗争情绪,当老一套微笑、高雅、矜持之礼仪还在死死压抑他们冲动的欲求,就会导致自我矛盾、胡话连篇。就像《冰河世纪二》里那只误以为自己是松鼠的母猛犸习惯于睡在树上,就像《阿凡达》里彼此相属的武士与飞龙却偏要互相抵制。不过现在的情况更有可能是:一只叽叽喳喳的松鼠忽然开始认为自己是一头舍我其谁的猛犸了,开始高声咆哮了。这情形就显得更加喜感。

三 “错乱”的意义

错乱不要紧,只要病根深。韩寒逻辑错乱,评论韩寒的人则错乱更多(希望有人也给我挑两个出来),就让我们试着从错乱里读出深藏的焦虑吧。

易中天老师果断错乱了:“所以,辛亥革命是革命,改革开放也是革命。这样的革命,我们都赞成,反对的只是暴力”(易中天《韩寒的新衣》)可是,辛亥革命不是暴力吗?武昌起义不是战争吗?常识错乱。

擅长讲精神病的李承鹏从不掩饰自己的错乱,他说:“民主只是公平一点的财富分配机制。”(《民主就是不攀亲》)有政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从古希腊开始,民主就不是财富分配机制(财富分配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而是有财富的人瓜分权力的方式。直到20世纪初的大英民主帝国,也仍然只有5%的纳税人有权“民主”。就算民主真是财富分配机制,那么他们热爱的美国民主就是最失败的财富分配机制,因为“99%”被逼到要上街了,1%还在我行我素。

无独有偶,写了《可惜韩寒不读书》一文的财经编辑周斌也说:“民主一个至关重要的特征,就是利益分配机制。”所以,各位意见领袖主要考虑的还是利益,而不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的真正“民主”。考虑利益也没啥,不过因此他们就支持了他们平时不会赞同的张维为的大白话:“民生比民主更重要。”真是可惜周斌亦读书。

他们这种表面错乱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一以贯之的商贩思维——就知道财富分配。这些从中国经济改革里受益的“民主”主义者,先天经济基因太强。

不说这些名人了,新的一年,要关心粮食和蔬菜,还有可爱的、挣扎在文艺与2B之间的普通青年。且看他们欢乐的话语错乱吧:

有人在苦苦维护选票游戏,“确实,竞选确实需要钱,需要财团的支持,但这和花钱买选票,却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如果真的是那样,那我想,比尔.盖茨,或是美国其他的那些比比尔.盖茨还富的人,就很容易当总统了。”(李晨辉《韩寒其实不会变》)

套用李承鹏的话,我们轻易可以知道,欧美富人大都不会直接参选,而是通过资金选出自己的代理人。美国的说客、日本的献金制度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美国的实际权力中心在华尔街、在军工厂,华尔街的元首们实在不屑于直接去华盛顿当总统。中国的选票党却为什么这样错乱?

有人在眼花缭乱地讨论制度与素质:是制度决定素质,还是素质决定制度?好一个高校(搞笑)辩论赛的主题。

“所谓国民素质低,不是不能实行民主的理由,恰恰是不民主的结果。如果说人民的素质低就不能有民主,那么不民主将导致人民的素质更低。难道指望专制制度和愚民政策来提高人民的素质吗?”(清哲木《扒了民生的外皮 意淫民主哪有快感》)

他们一会儿嘲讽说:“我们有全世界国民素质第二好的人民,国民素质全宇宙第一是我们的邻居朝鲜。”一会儿又说:“乌坎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启示……如果这样的国民素质还不能享受民主自由的话,我怀疑韩寒的眼睛确实出了问题。”( 很黄很暴力《韩寒的投名状》)在他们的谈论里,国民就一会儿是愚民,一会儿是公民,任由摆布。当然,言谈者自己永远是高素质的。

只是,这么多高素质的网上革命者从哪来的?不是“万恶”的中国制度下生长出来的吗?但既然你已经预设了这是一个专制制度,那就直接推导出来包括你自己都是愚民好了,还搞什么民主?

围绕“革命”的话语错乱最是九曲回肠。且看下面这段有趣的话:

“由于人类具有追求和平及享受幸福的天性,因此,人类社会里面的‘革命’往往先表现为‘非暴力革命’,如果‘非暴力革命’仍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那么,‘暴力革命’就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因此,判断‘暴力革命’会不会在中国发生,关键是要看执政党会不会将‘非暴力革命’(也就是改良,所谓的改革)进行到底……”(棵子《没有革命,就没有民主——陪韩寒谈革命说民主》,“陪”字很到位)

齐泽克提起过东欧巨变前夕官员的错乱语言——为了向知识分子表示官员也是很有生活情趣的,一位高官说:“每天摸一摸妻子的胸部,可以提高我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今天的情趣派革命青年则反过来,虽然满头凛冽细碎的人性之花,扭扭捏捏半天最终还是说出了中学历史课本的官方论断:百年现代史证明,改良行不通,洋务运动、百日维新都失败了啊,必须要革命。可见,官方见识还是要比“革命”青年高,“革命”青年启蒙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官方课本来。想把自己早已否定掉的道理再搬回来,就只好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用“人性”的文胸装扮起来,整出这么个啼笑皆非的东西。

人性之花还有许多。比如:“极左派们的失败除了当年全世界局势的大势所趋,也许还因为他们太讲究快意恩仇,以致忘记了目的丢失了人性,把箭射得太快了而射错了对象。”“日本赤军当年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最后由于度没把握好走了极端反而把自己弄成了杀人放火恐怖组织。”(Shincowu《韩三篇的意义》)这些话听起来简直有点感人,可是不知所云。作者的方法逻辑可能是:为了避免革命没人性,你要具备人性;为了解决把握不好度的问题,你要把握好度。(类比造句:为了解决肚子饿的问题,你要吃饱;为了解决生病的问题,你要健康;为了解决光棍的问题,你要结婚……把问题换个说法就变成了答案!)

可惜,素质论、人性论都不是方法论,而是万能扯淡论。

四 “革命”者的方法论

那么革命青年的革命方法到底是什么?

前面说过的选票党,他们的方法就是一人一票改变中国。但就算这个方法好,那也只是一个目标,是“民主“之后的结果。你用什么方法先让执政者同意这个目标呢?

叫棵子的作者又说:“我认为(改革动力)至少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阶级压力,就是一个国家的内部矛盾激烈化了,但还可以调解;二是国际压力,这是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民主化所施加的压力;三是舆论压力,这是国内外知识精英所营造的舆论压力。根据中国大陆目前的情形,前两种几乎可以忽略不算,只存在第三种的舆论压力。”

这段话很典型,表明他们唯一的方法就是舆论、就是说话、就是我们看到的一切话语爆炸:

一为诉苦——“看看我们每天所吃的毒食品所饮的污水所吸的毒空气,还有无数的矿难、交通事故刑事案件等,就知道大家的命是否被革了。”(abc66《革命既然不合国情,那就只有被革命了》,相似言论亦见闾丘露薇《2011年末,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网民,不会不知道德国的毒黄瓜、美国的毒奶粉以及多年来伦敦的毒雾。可是却偏要说出如此错乱的话。这样自编自导的诉苦运动可行吗?

革命年代的农民诉苦运动作为阶级斗争方法,成功引导了贫农斗地主。可是网上小资的诉苦是要引导谁呢?引导更穷的人斗政府?可是类似于闾丘露薇那种对路边摊的百般挑剔和恐惧,怕是普通市民都会觉得十分好笑,遑论农民。或者是如韩寒说的那般,最终挑动比你穷的来斗你自己?

二为造势——连篇累牍的“改革与革命赛跑”论(何怀宏)。你可以说这是对形势的判断,也可以说是在用革命作为恐吓,促使政府搞改良。知识分子动动嘴,政府官员跑断腿,这可能吗?

若论形势,政府也一直在改良。重庆改了那么久,知识分子却更加穷追猛打。以至于最后没有哄出重庆的革命,却一起起哄广东的革命了,真有点讽刺。

所以他们的第三个方法要气馁一些,为批评: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都在于公共权力的掌握者——专制者及其制度。也所以,知识分子不应该做墙头草,而是应该坚决的、永远地把矛头对着公共权力,批评它、骂它、赶它、讽刺它、嘲弄它、踢它屁股、揪它耳朵……使其时时刻刻、最大限度的服从和服务于民众的根本利益。”(鱼刺《知识分子的矛头应该永远对着权力》)

这段话的意思是,你要对准公权力,为什么呢?因为公权力能解决一切中国问题。如果公权力不去解决问题怎么办呢?那么你就要对准他。从对准到对准,这就是松鼠追逐自己尾巴的方法,这就是松鼠原地打转的方法。说穿了,就是我不站到政府那边去,但是要政府站到我这边来,最大限度地服从和服务于由我代表的“民众”利益。

此类话语在网上比比皆是,至此,舆论派“革命”党的方法逻辑已经完全显现,他们的方法就是:没有方法!

还是方绍伟的话比较靠谱:“中国人的问题是自己的意识与本能无法统一,自己的理智无法与情感统一,自己的言论无法与自己的行为统一。”(方绍伟《刘瑜的“要民主”与韩寒的“不革命”》) 对“革命”青年们来说,过去那些反革命的话确实是言不及心了,明明是要“普世”主义的,何必装作不要任何主义?明明是有仇恨意识的,何必装做连猫和狗都是自己的所爱?既然在念叨“自然演进秩序”,那就必须憎恨你眼中的奴役之主。革命吧,革命吧,至少在言语的领域已经没有温和的余地。连韩寒都发现了,为啥要自由民主的却言辞暴力如文革?为啥要改良的却最爱否定一切?

五 谈革命说民主

方绍伟想跟刘瑜厘清问题,真不容易。他指出,不能用知识分子的民主需求代替官方的民主供给,单从需求推不出民主实现。但他也没有谈究竟何为民主何为革命。民主就是一人一票吗?就是财富分配机制吗?这是除了“暴力”之外另一个他们甚至都不愿提起的问题。

按照易中天的说法:“革命在本质上,是制度的根本变革。”那么只要是制度变革,哪怕是共和制度变回君主制度,或者资本制度变回农奴制度,在他们眼里也都算是革命。看似革命导师和青年们都回避了革命须有进步的含义,实际在他们已经默认了自己主张的制度是最进步的。

是进步的吗?罗岗在称赞电影《十月围城》时候说:“民主”不是简单的投票和选举,更不仅仅关乎程序;“民主”是不断地争取绝大多数人的权利,“民主”是为了理想的献身,“民主”就是与“幸福”和“痛苦”紧密相关的“革命”。这就是孙中山说的“今天,假如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作革命。”

相比之下,只会说一人一票、制度变换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及孙中山了。绝不能简单地给他们扣一顶“反革命”的帽子,但他们至少缺乏痛苦。我怎么看,他们的“痛苦”都更像是“快感”!

反革命的底子与革命的言辞,实在无法统一。但缺乏认识,缺乏方法,缺乏勇气,就只能玩话语爆炸,对着一个虚无缥缈的对象高喊革命,就只能把一切反革命都想像成革命才能维持激情。

老实说,我们这一代知识青年大都有这样一个阶段——尤其是在学校里的时候——心地纯洁,对阴暗现象容忍度为零,同时痛感中国人(不包括自己)素质低,难以追求自由民主,因此深感自己的启蒙责任重大,好像别人都在等着我来启蒙一样。可是我们该问一问:我们认真理解过普通民众的素质吗?我们是不是一直在靠“素质低”的人养活呢?真要让你置身民众间做点事情,能做好吗?能比被你批评的人做得更好吗?如果这些问题都不能回答,只是躲在网上远远地“启蒙”别人,那么我只能说,网上释放的礼花再灿烂,群众也收不到!

那些“革命“的年轻人,言语错乱了,但激情是真实的。也许该为激情找一个正确的形式了,否则,就会是一个新年礼花,噼里啪啦一阵,结束。说起来这倒是一个实际问题,今天的大好青年们往往找不到落实政治激情的地方,于是除了毛片就是空喊“革命”。对此,除了告诉他们务实一点理性一点,各方也必须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让青年的激情真正发挥作用,这要远远超过一人一票之类的“民主”幻想与“革命”口号。谨此。

(感谢石凯、潘杰帮助收集材料)

(作者为观察者传媒特约评论员,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谢谢!)
【特稿】余亮:到底是上海人(一评韩寒)

责任编辑:于果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html/49898/2012/01/01/63755.shtml
回复 | 0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1 13:58:12
纸上解决一切问题,这就是部分文人(普世精英)的本事。


================================================
【特稿】余亮:到底是上海人(一评韩寒)
来源:观察者网特稿 作者:余亮 2011-12-28 13:59 评论[0条]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到底是上海人,不见得深邃,但是相当有世故,有花头。别人玩吹泡泡,我就玩戳泡泡:你们要玩一人一票?玩得过党吗?你比党更有钱?五百亿就能买五亿张选票。就算是马化腾,用qq嘀嘀吧吧扒来两亿选票,最后还得入党。
七十年前,张爱玲夸赞上海人之“通”——去买肥皂,听见一个小学徒向他的同伴解释:“喏,就是‘张勋’的‘勋’,‘功勋’的‘勋’,不是‘薰风’的‘薰’。”一个卖肥皂的都如此,她不由感慨:“到底是上海人。”

接着这话往下说吧,反过来想,你要是在上海听见一个人正在大谈“张勋的勋”,“功勋的勋”,他可能真的不是鲁迅,而只是一个……卖肥皂的。

最近,《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几个偌大题目席卷知识界,群情激动,真让人以为是阿伦特、托克维尔、柏林等思想家集体还魂了呢,定睛细看,却发现并不涉及多少有份量的理论或思想,所用材料都是网上那些肥皂泡式言论。问答式文章,提问是肥皂泡式的:要不要革命啦?天鹅绒晓得伐?一人一票改变中国撒!自打有了微博,我们对这些大泡泡还真不陌生。回答也是肥皂泡式的:革命总是被最狠毒的人撺掇果实啦,中国人素质不够啦,你不能指望工人农民都跟知识分子一样啦……所以,不是鲁迅,不是柏林,是韩寒来了。

到底是上海人,不见得深邃,但是相当有世故,有花头。别人玩吹泡泡,我就玩戳泡泡:你们要玩一人一票?玩得过党吗?你比党更有钱?五百亿就能买五亿张选票。就算是马化腾,用qq嘀嘀吧吧扒来两亿选票,最后还得入党。你们要自由民主?自己做得怎么样?开车错车的时候关闭远光灯没有?自己都不咋样,还指望革命不混乱?真要革命,受得了残酷的领袖吗?受得了贪婪的暴民吗?遭殃的是老百姓,有钱人早飞美国去了。什么,远光灯你都不懂?……

这些见识不一定对,不过,凭着沪上特有的直觉,至少拎得清,不那么容易被肥皂泡迷惑。

但就是这么浅浅一说,也严重侵犯了部分知识分子吸食泡泡的权利,左派倒没说啥(哪怕他把群众说成暴民),右派不答应了,一场泡泡大战就此开始。当年那些歌颂韩寒不需要读书就能达到超高境界的人一转身,开始骂韩寒不读书了。他们说:谁说革命就一定是暴力的,领袖就一定是残暴的?你看看华星顿,你看看叶利钦,你看看捷克,你看看台湾,拜托你多读点书……可是拜托,这些知识看看中学课本就知道,你们就以为韩寒没看过?

各种能想到的都来了,什么跪着无法求自由啊,什么民主才有利于提高人民素质啊……反正韩寒给啥球,大家就回啥球,不亦乐乎。也有想跳出来的,惊醒道:韩寒你说的残酷革命那是红色革命啊,其他颜色革命都不一定是酱紫滴。

我觉得,姑且不论红色革命中的残酷究竟来自何方,问这个问题的人还真不如韩寒,韩寒简直有点貌似微言大义了:你要在中国折腾革命,基本上不会是橙色的,橙色的泡泡一破,底下都是红色的,你想要吗?

  “要”还是“不要”?这是个问题。革命就是暴力,这本来就是很多知识分子天天渲染的观念,现在又要求韩寒相信革命可以不暴力,怎么行?你说那是以前的革命,可是现在“民主之后杀全家”的叫嚷不绝于耳,这又怎么说?于是,一场旨在争取自圆其说的“概念”攻坚战开始了。目标:论证“革命”这个词可以没有暴力色彩。最典型且有趣的一篇文章玩起了泡泡上的芭蕾舞:作者责怪韩寒没有区分革命与革命形式,因为革命可以有不同形式,有的革命形式就可以像天鹅绒一样温柔。

好吧,人家韩寒本来就在说:革命在中国不可能有天鹅绒的形式。你可以不同意韩寒的观点,但是别装作没听见他说什么,把人家已经回答的问题当作新问题来纠缠人家,最多证明你没有上海人拎得清。就算你能证明革命不一定暴力,但是韩寒说了:就是不相信你这种文人能当哈维尔,批判的就是类似于阿Q时代的混革命者。什么,你不是这种人?那你急什么呢?更加有趣的是作者的结论:“第一,中国社会要向现代社会进步,必须且必然要有一场革命。第二,但这场革命的形式必须且必然是非暴力的,不能是无序的、流血的、破坏性的。”看看,一席话说下来,非暴力革命已经是必然的了。纸上解决一切问题,这就是部分文人的本事。不过韩寒这么一块石头扔下去,到底让我们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还是很爱“革命”这个词的,原以为他们已经把革命骂死了呢,现在要苦口婆心保住这个词。不过,看看“革命派”平时网上语言那么暴力,现在要他们憋着一颗暴力的心去搞非暴力革命,听起来真有点SM——就好比怀着一颗强暴的心,却又逼着自己只许隔着玻璃墙和对象搞暧昧,那真叫欲仙欲死!韩寒用几个词汇发酵出来的肥皂泡,带来了多大的快感提升啊!

  要想不在语词里兜圈子,就要求助于历史和经验,于是辛亥革命被拿出来了,李泽厚的告别辛亥论被批评了。你想证明辛亥革命的合法合理合情,问题是,你没法把1911与1921、1927、1949完全割裂开。就只有辛亥合情合理合法吗?你能切割出一场单独的革命吗?辛亥不是漫长革命的一部分而已吗?

严格说来,韩寒与激进派的分裂早在钱云会事件时就已出现。到底是上海人,没有大阴谋家玩弄无中生有的野心,他写博文否定钱云会之死的凶杀嫌疑。而这一次算是分裂的总爆发。看了一下读者反应,不能接受的大部分是老顽童,年轻人倒是大部分继续跟着韩寒热火朝天。

支持韩寒,宣称韩寒超越左右的文章也急吼吼地出来了。如果超越左右就是世故加保守,那我宁可选择向左走向右走。韩寒不是用火,而是用冰——世故之冰扎破了肥皂泡。他自己就从来没超越有车一族的意识形态。那些认真的左派和右派毕竟有一颗火热的心。

少年的心毕竟应该是热的,韩粉们如果突然接受了冷,我倒是有点担心了。理性并不一定就等于冷,犬儒才冷。理性也有两种,出于功利、算计和世故的理性和出于审慎、务实、实践的理性。前者世故,总担心别人素质不高,担心自家坛坛罐罐。我见过一位异见NGO人士是怎么搞乡村革新工作的,白天进村,晚上坚决睡面包车上。为啥?“因为屋里有跳蚤啊。”碰巧,也是个上海人,并非碰巧,都是有车族。出于审慎、务实,脚踏实地的理性,秉承与人民结合的传统。扎根下去,就不会轻言群众素质低。群众当年质朴憨厚,你却说他们愚昧;他们愿意牺牲自己,你却说他们是炮灰。等到你一个劲鼓吹看不见的手,鼓吹自私就是最高伦理,再加上巧取豪夺,逼他们变自私了,你又说他们素质真差。上海的资深“素质”党特别多,爱谈素质,但说的都是优越中产阶级的素质观。身段不同决定视角不同,比如你说日本人灾后循规蹈矩是一种素质,我却可以说四川灾后的哥乱哄哄开车去救人也是一种素质。只是这种与传统、大众、中国实际相关的素质已经被食洋不化的中产阶级预先无视了。说到底,群众都不是这场肥皂泡大战中的主角。

毕竟,我们都有过喜欢肥皂泡的年纪,喜欢肥皂泡上五光十色的遐想。如果要告别肥皂泡,也是要通过扎实的工作而不只是有闲阶级的素质。戳破肥皂泡的,应该是阳光而不是汽车远光灯。

话说回来,貌似对韩寒最气愤的人也就是曾经对他最寄托希望的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谁叫你们寄望于一只肥皂泡呢?现在肥皂泡已经果断地自己破了。我们倒希望泡泡下面还藏着新的萌芽!

不过到底是上海人,生意门槛精,张爱玲夸赞上海人一通,目的是“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而韩寒同学说了这么多,忽然话锋一转,最后一篇《要自由》告诉我们,他原来是要一点出版自由。小韩同学,你也是有新书要出货了吗?

(作者为观察者网特约评论员,观察者网与作者共同享有版权,转发请注明作者、来源和链接,谢谢!)
余亮:那些“革命”的年轻人(二评韩寒)

责任编辑:马英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html/49642/2011/12/28/63622.shtml
回复 | 0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1 13:45:16
江山代有人才出! 华夏从来有龙虎!



韩寒式游戏规则(六评)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余亮 2012-01-29 18:49

写的好!

待俺明天读他的其他五评. 但愿这个余亮小心, 千万别弄个十评出来!.
回复 | 0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1 13:36:15
起诉对韩寒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韩寒输了,那韩粉们就可以说这证明了体制的黑暗,如果韩寒赢了,那韩粉们就可以欢呼这是法制的进步。韩寒永远是左右不吃亏的,可怜上海法院却要接手这么一件烫手活了。
==========================================================


韩寒式游戏规则(六评)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余亮 2012-01-29 18:49
评论[0条]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向法庭起诉这事,我看恐怕连韩粉们都会有些不知所措——原来韩老大还有什么事情要去体制内法院解决啊。以往一向在网上呼风唤雨的,这回也得钻进官家的龙王庙烧香,真是龙年新气象。

余亮:到底是上海人(一评韩寒)
余亮:那些“革命”的年轻人(二评韩寒)
谁是韩寒不重要,谁是傻瓜更不重要(三评)
谈谈韩寒的文风(四评)
才子,还是流氓?这是个问题(五评韩寒)

  年前写了五评韩寒。眼看这出大戏进入狗血剧阶段,也就不想继续写下去。春节期间专心陪家人、看好书,珍爱生命,远离网络。我早说了韩寒这人有无趣的一面,别看平时针对别人时候油嘴滑舌挺风趣,一旦轮到自己头上马上呼天抢地、狠劲毕露,甚至还要叫官府给自己做主。这种高级小市民作风我在上海见多了。至于质疑韩寒代笔这事,我本来就觉得不重要,谁爱玩玩去,只是希望韩寒得像赛车一样,要hold得住才有品。没想到春节回来一看,号称不再理睬方舟子的韩寒不但继续理睬,而且真把方舟子告到官府,对薄公堂。到底是韩寒,到底是上海人。

  向法庭起诉这事,我看恐怕连韩粉们都会有些不知所措——原来韩老大还有什么事情要去体制内法院解决啊。以往一向在网上呼风唤雨的,这回也得钻进官家的龙王庙烧香,真是龙年新气象。

  微博上每天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质疑和造谣,还从来没人去告过状(范冰冰那事还不是因为网络先起的),南方有大报甚至宣称造谣有理,反对用辟谣抹黑造谣。造谣尚且如此待遇,更别说一般质疑了。这是第一次,由一位多年反体制的自由主义青年偶像把网上的质疑变成体制内的诉讼案。套用毛泽东当年的话:“事情正在起变化。”嗯,我使用这句话,一定让大家联想起1957年了。

  1957年,那是一个春天,中央号召全社会向党提意见,帮助党进行整风,欢迎大鸣大放大字报。知识分子最来劲,提了很多好建议,也有不少夹带私货的,有些甚至要求轮流坐庄国家政权。毛泽东便起了警惕,说事情正在起变化,提建议变成了向党进攻。于是开始反击,很多放过炮的知识分子都倒了霉。这段历史后来一直被公知们诟病为政府“引蛇出洞”迫害知识分子的阴谋。历史很复杂,究竟是中央有预谋先放后收,还是部分知识分子得寸进尺招来反击过当,一言难尽,独立学者沈志华先生在《港版共和国史》反右卷里就详细梳理了当时的大小矛盾以及国内外急迫形势。我以前相信引蛇出洞论,但是这两年看了公知们的种种表现,类推当年就不免有些怀疑,指不定是谁惹事的呢。无论如何,今天的我们作为“打假韩寒”风波的亲历者,亲眼看见韩寒是怎样引蛇出洞的。

  韩寒当然有权利走法律程序。麦田那种阴谋论的质疑,我一开始就不赞同(见三评),但是韩寒自己抛出了2000万的天价悬赏来鼓励大家查他有没有代笔,要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范冰冰再加2000万,你们用4000万激起了大家的斗志,又正逢春节,群情高涨。虽然大家也知道你就是放个卫星而已——你有悬赏公证吗?你有冻结存款吗?不就是发狠赌誓嘛,连自己女儿都捎上了。大家也就当你抛绣球、玩声段,干脆一起陪你玩好了。4000万泡沫指引下的质疑取证就此展开。方舟子根据韩寒的文章细节做推理,他完全有这个权利,我也欢迎任何人根据文章细节质疑我的这六评都不是我自己写的。

  但没想到韩寒现在突然不玩了,向法院起诉了,给别人画的2000万大饼要兑换成10万索赔了。是你放卫星吸引了别人来打靶,然后你又声色俱厉告到法院,这不是引蛇出洞是什么?这不是钓鱼执法是什么?韩寒以自己的作风证明,不但革命不能搞,连网络民主和言论自由都玩不起。

  按照韩寒在《我的2011》里说的,他对这个政府的态度是“就要推翻它”。从韩寒以往博文来看,政府是危险的,体制是完全不可信的。现在韩寒竟然要走进体制内法院的大门,最终求助于体制。哦,对了,韩寒在《谈革命》里已经说了,他现在改变了,开始走稳妥路线了,这正好给了自己一个向法院求助的台阶。我觉得起诉对韩寒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韩寒输了,那韩粉们就可以说这证明了体制的黑暗,如果韩寒赢了,那韩粉们就可以欢呼这是法制的进步。韩寒永远是左右不吃亏的,可怜上海法院却要接手这么一件烫手活了。

  看看今天的舆论形势,因为八卦和质疑就要进法院,因为批评了部分香港台湾人就被要求开除教职。明明我昨天刚听见台湾民主天后龙应台说过:“民主就是发表了任何意见不怕有人秋后算账。”可是刚过完年就开始算帐了。我认为,方舟子和广大网民不用担心,虽然韩寒们将率先走进体制的大门,但质疑者的守法程度一向是公知们不能比的,你去庙里烧香,我们继续在网络上依法毁神。

  不过,我说事情在起变化,并不只是要大家想到1957年、想到钓鱼执法、想到秋后算账。更大的变化其实前面也说了,这里展开一下:曾几何时,意见领袖们在网络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要高铁缓建,高铁就缓建,要红十字俯首,红十字就俯首。意见领袖与有志青年们一起感受到了网络自由带来的力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所向披靡,若有神助。网络不需要任何外在法律规则,网络自己就是规则。网络拒绝接受任何外在权力的裁断,一人唾一口就能淹死你。网络世界可以裁断现实世界,网络政治可以影响现实政治。但是现在他们发现,网络之神并不一定只属于自己一方,说不定哪天野火会烧到自己。韩寒发现在网上明显搞不定方舟子了,于是要求助公堂了。这等于承认有一个可以约束网络的外在权力,这就好比承认有一个外在于宪法的权力,它有权对宪政搞不定的事情做出决断一样。这可是政治气象变化的风向标。这股风不是来自政府,而是来自尝到厉害的网络意见领袖们。

无论如何,韩寒都比同党聪明。他过去在诸如钱云会事件中就一直没说狠话,没有放纵自己本可以享有的网络任性,现在也就可以强调规则。相形之下,你看韩寒的双子对偶路金波就舍不得网络的野路子,他在博客公告韩寒起诉方舟子的时候说:“至于对方舟子该如何处置,请看韩寒明天的最后一篇文章。”这话真令小资们也有点害怕了,活脱脱一副黑老大口气,活像上世纪美国白人私下决定如何处置黑人——是上绞架还是进油锅一样。你有资格决定如何处置方舟子吗?我调查了一些办公室白领,他们一如既往支持韩寒,但是普遍认为路金波这次很掉价。所以,到底是中产阶级,还是要规矩的。

前些日子,《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杨文荣与李世默合作文章《中国的平行网络空间》,对中国的网络世界提出新观点。他们引用系统论里“个体发育机制”(ontogenetic)与“种系发育机制”(phylogenetic)的对比来解释中国网络空间:网络自由就像一个菌落种系的发育机制,各个细菌无规则生长。无规则也意味着更多灵活性与创造性,但这些灵活性要想获得长久的保存和发展,就要回归个体系统性,就像人的个体,各种生理器官按部就班互相配合,才能保证个体生命的稳定持续。他们认为中国网络空间一方面具有自由的种系发育机制,提供了较为宽广的言论表达渠道,高效地向政府传递社会信息、动向,一方面这种自由又不可以失控,需要有如同个体发育机制一般的规则来维持其稳定性,使其不至于发展成“推特革命”那样的菌落瓦解事件。

当然,公知们是希望充分发挥“种系发育机制”的瓦解功能的,他们以为瓦解的只会是政府,没想到也会瓦解他们自己。他们也没想到韩寒从革命、民主、自由三篇开始,主动要求一种稳定机制了。在面对麦田等的非常规攻击时,他也主动诉诸于法律管制,将意见领袖的裁断权力让渡给政府机关。网络政治将在现实政治中获得裁断。悲耶?喜耶?

我以为,如果这个规则是以韩寒们的方式建立起来,那么对公知们不一定是悲,对大众却绝不会是喜。这个我在五评里也谈过。赛车者、爱狗者、禁乞者的民主世界不是我们需要的美好世界。网络需要自由也需要规则,但我们必须参与到自由与规则中去。

对于那些被惯坏的小资皇帝,如果放任他们这样“处置”方舟子,以后处置我们这些小人物就更不在话下。有网友通过技术手段揭露,最近一直被方舟子打假的罗永浩有伪造“方舟子聘用网络水军合同”的嫌疑。是的,只是嫌疑,群众的心里有杆秤,一直在嫌疑谁是流氓谁是君子。他们的流氓在运用“自由”展开无规则攻击,他们的“君子”则运用法律展开规则强制。法院会怎样做,我们拭目以待。

  数年前韩寒以一句“文坛是个屁”震慑作协,如今,作为这个“屁”的一部分,《萌芽》主编李其纲们也站在韩寒一边,向法院起诉麦田。没错,文坛是个屁,这个屁将载蠕载袅、余音绕梁地尾随着韩寒一路顺屁溜进法院。

商业作家系统原本看上去像个自由的“种系发育系统”,但是在韩寒事件面前,我们发现他们其实属于一个相当稳定的“个体一致系统”。石康、慕容雪村等小小资作家纷纷跳出来挺韩。

谁站在方舟子一边?我之前从没有质疑过韩寒文章代笔,甚至为韩寒辩护。我比韩寒更早指出,很多作家在摄像头前的口才就是不如在写字台前的文笔(见四评)。不过现在我真希望我也曾质疑过韩寒文章有代笔,这样我也可以像麦田、方舟子和所有质疑韩寒的人一样共同面对着被起诉的风险,共同参与法律规则的博弈,构筑我们自己的个体发育机制和种系发育机制。所以我前面特意质疑了一句韩寒有代笔嫌疑,以方便韩寒起诉。所有质疑韩寒的千千万万网友们,你们也不妨主动要求被起诉,一起站在被告席上。当韩寒无趣地走向了公权力,我们却不能允许“无趣”发展下去,主动要求被起诉吧,就算上不了官方法庭,还可以办模拟法庭,演活报剧,让有趣继续。为了民主、自由、法制,我们愿意主动上钩!

作者为观察者网特约评论员,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博客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guancha.cn/html/49643/2012/01/29/64769.shtml
责任编辑:马英
回复 | 0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1 13:31:05
如果韩寒想保持不受质疑的权利,他一定会输,而且已经输了
========================================================

单仁平:韩寒和方舟子,完胜的机会都是零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单仁平 2012-01-30 10:03 评论[0条]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这场大辩论留下的财富属于中国公众,无论方舟子还是韩寒,获得完胜的机会都是零。两人都是著名的公众人物,当中国在思想和舆论层面需要很多厘清的时候,他们应当有各自不令人失望的表现,他们都不应为战胜对方而不择手段,给社会树立坏的榜样。
韩寒宣布正式起诉方舟子,“人造韩寒”之争在升级。这场争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是深刻的,有可能构成中国舆论多元化的新里程碑。

中国舆论多元化是从批评公权力开始的。韩寒的特殊经历和其文学成就,帮助他成为批评、嘲讽公权力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话语权几乎是当下中国舆论场上最高的,这么大的话语力量集中在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手里,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韩寒这样“神话”一般的意见领袖迟早遭到质疑是注定了的。在任何言论开放的国家,这个过程都会到来,从宏观意义上说,这是社会防止出现“绝对舆论权威”的免疫性条件反射。

方舟子挑战“韩寒权威”的行动适应了中国社会的这个潜在需求,所以他会引起比“韩三篇”还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反应,最早发动质疑的微博博主“麦田”也会被公众一下子记住。

“保卫韩寒”的网民很多,但支持方舟子的人有不少打破了以往所谓的“左右”界线。无论如何,中国最著名的“质疑者”受到了一次被质疑的洗礼,在质疑的锋芒面前,一个奇特的“自然保护区”在沦陷。这是舆论多元化的真谛。

然而方舟子在暗合了“势”之后,还有一个“堤”同样是重要的,那就是中国社会对保护名誉权重要性的不断觉醒。韩寒如果胜诉方舟子,会形成对这个“堤”的一次加固。如果方舟子不败诉,亦会提升名誉权之“堤”在中国社会的位置。

韩寒有权利捍卫自己的声誉,他的支持者们反击方舟子的语言很激烈,有的甚至谩骂,反映了很多人对偶像的留恋。双方的争执很尖锐、冲动,这是中国社会在现阶段特有的纠结。

如果韩寒想保持不受质疑的权利,他一定会输,而且已经输了。如果他的目标是摆出他掌握的事实,并且接受他的申辩所能获得的效果,坦然面对他在舆论场更复杂的形象和位置,那么他就进入了新的境界。

这场大辩论留下的财富属于中国公众,无论方舟子还是韩寒,获得完胜的机会都是零。两人都是著名的公众人物,当中国在思想和舆论层面需要很多厘清的时候,他们应当有各自不令人失望的表现,他们都不应为战胜对方而不择手段,给社会树立坏的榜样。

美国大法官布伦南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错误在自由评论中是绝对无法避免的,犯错误的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真理传播需要这种生存空间。”这句话很值得这场大争论的围观者听取。

中国舆论质疑的质量亟待提高,这次大争论为强制这种提高创造了机会。让我们别放弃这个机会。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guancha.cn/html/60303/2012/01/30/64778.shtml
回复 | 0
作者:百步穿 留言时间:2012-02-01 13:27:49
看看韩寒为什么要是一个天才, 而且还可能持续是天才.
==================================================

祁大夫:韩寒背后的利益链条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祁大夫 2012-01-30 15:31 评论[0条]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出版界控制着作者,媒体惧怕明星搬家,不接受采访。这些都导致中国的信息传播不对称,不正常。也就是在天涯,在这种草根为王的平台里,大家都披着马甲说真话,畅快淋漓地揭露丑恶的韩寒集团。
我是媒体人,也算接触过出版界的人,所以是这样看韩寒这条关系链条,利益链条的。

中国出版界有三大波,路金波,沈浩波,张小波,他们都算出版大亨了,分别控制万榕书业,磨铁出版和凤凰联动。这是出版链条。其实很多作家都是恨韩寒的,因为写作者都明白这是个草包,肚子里没东西,写出来的东西也垃圾。但是他的书得到铺天盖地的宣传,个人更是被包装成天才、民主斗士、意见领袖,得到了特等待遇。这是一条很肥的利益链条。图书出版是个暴利,销售3万本就算畅销书,韩寒的书基本在50万以上,一本书卖30块,成本3块钱,抛去版税,算算这收入。

中国近10年来,火了的书基本是路金波出的,或者和他有关系,我是说小说类,比如慕容雪村、石康、宁财神等大神。他们自然是和路金波站在一起的,指哪打哪。其他的写小说的作家敢怒不敢言,只是远远观望这场恶战,因为他们确实可怜,就靠出书吃饭的,职业作家,职业写手不红是很惨的,出本书就指望着书商作为重点类图书包装,包括媒体宣传,包括在报纸网站上连载,包括铺货渠道,都很有讲究。

作家们是万万不敢得罪路金波和明确表态支持韩寒的沈浩波的,因为得罪了这二位,以后别指望出书了,都得饿死。

宁财神和“李寻欢”路金波当年是并列的网络写手,他走了编剧之路,在演员圈里面也是不能得罪的人,比如姚晨就指哪打哪了,所以姚晨明明知道自己智商低,但是也趟这个浑水,就这个道理。

再说说媒体,包括新浪、网易、腾讯之类的。我先说网络媒体。中国的网络媒体是没有底线和道德可言的,只要吸引眼球就可以,说实话,新浪是最厉害的,别人腾讯搜狐什么的都是花钱请名人,比如于建嵘就是和新浪微博明确要钱,结果没给,高调搬家到搜狐微博,不几天就出消息搜狐给他钱做什么公益平台,其实这是一门生意。

再说腾讯,和新浪进行微博大战,出钱让韩寒开微博,这是很可能的,因为他们一直这么干。我熟悉的奥运报道经历过,请名人,请明星姚明刘翔黄健翔什么的开专栏,写博客,这都是钱。新浪是培养了名人扎堆的风气,明星们在新浪都不拿钱的,这就很危险了,因为你得罪了韩寒,那么韩寒马上搬博客开微博去腾讯了,反正腾讯又出钱。所以新浪根本不敢挺方舟子,这是高层的意思。

透露个内部消息,新浪微博发了通知,不许讨论和参与韩寒和方舟子的大战。

媒体都不敢得罪这些名人,因为名人也是资源。资讯大战就是资源大战,花钱请还请不来,更别说旗帜鲜明地反对了。

方舟子真的不算名人,他的人气差,人缘差。尽管网站的编辑有些暗地里欣赏方舟子,但是不能得罪韩寒。包括这次倒韩大战,有很多人站在方舟子这一边,不是因为方舟子人怎么样,纯粹是想干掉韩寒而已。等到方舟子打另外一个不相干的人,他们马上就从方舟子的粉丝阵营里离开了。

我不怕方粉骂,我就是纯粹看不上韩寒,所以现在支持方舟子。等这件事结束后,我不一定就是方舟子的粉丝。

报纸杂志更是如此,你得罪了明星,都不接受你采访,你还搞个毛啊。

出版界控制着作者,媒体惧怕明星搬家,不接受采访。这些都导致中国的信息传播不对称,不正常。也就是在天涯,在这种草根为王的平台里,大家都披着马甲说真话,畅快淋漓地揭露丑恶的韩寒集团。

所以,要推倒一个偶像,根本不能指望在新浪微博实名制的那些名人。现在方舟子阵营中那几个带V的名人,彭晓芸离开南都系了,不加V已经破罐子破摔了,十年砍柴是专栏作家,和出版业关系不大,王志安是央视的,和这些人没有利益上的纠葛,有个认证是娃娃亲什么的书的作者的王增杰看来也没打算当作家,应该是圈外人,都不忌惮媒体或者出版业,他们才敢旗帜鲜明地支持方舟子。

李承鹏不出声,不代表他支持方舟子,路金波的一条微博说了,大眼忧心忡忡地打电话来,说韩寒有麻烦了。李承鹏和路金波是作者和出版人关系,他是被方舟子打过的,有七寸,不敢出声而已。

那个所谓草根写段子的作业本最恶心,这次主动献媚,显然是为未来的出书做铺垫,讨好路金波。

大家看到挺韩派,只要稍微一动脑筋,一打听,就能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钱。方舟子是损人不利己,我们是悲壮的看客,连吐痰带吐血地等猛料,催进度,为正义而战吗?不是,都他妈有点闲得蛋疼。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guancha.cn/html/49643/2012/01/30/64821.shtml
回复 | 0
我的名片
百步穿
注册日期: 2012-01-25
访问总量: 43,18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文化灭绝,枫苑梦客还是闭上臭嘴!
· 2Cents: 中国人不懂爱么?
· 傻人怎能理解?:享有70%支持率的
· 王立军,至多是使轮_子一样的烂人
· 法学博士:为什么很多公知支持韩
· 建议有关博主封杀ID西狼三门
· 你认为医言堂对其儿子的教育到位
分类目录
【打你】
· 文化灭绝,枫苑梦客还是闭上臭嘴!
· 2Cents: 中国人不懂爱么?
· 傻人怎能理解?:享有70%支持率的
· 王立军,至多是使轮_子一样的烂人
· 法学博士:为什么很多公知支持韩
· 建议有关博主封杀ID西狼三门
· 你认为医言堂对其儿子的教育到位
· 《求医》跟本就是韩仁均的作品
· 余杰去国还“乡”了--撒谎水平和韩
· 梦雪:韩寒的“代笔”事件是铁证如
【怪你】
· 杯里窥人!韩寒真是胆大,直接写上
· 我为解滨造韩寒
· 曹长青竟也断言韩寒是韩仁钧的作
· 愿捐100刀支持方舟子!
· 心旷神怡: 孔庆东话糙理不糙
· 幸福,是住在民主国家,利比亚!
· 北大应该让孔庆东停职反省!
【问你】
· 令狐冲, 为何把我提到了你的黑名
· "活埋", 比得上 "
· 给你多少钱你愿意去为别人活埋一
【素质】
· 低素质的中国人
存档目录
2012-02-01 - 2012-02-17
2012-01-25 - 2012-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