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曹军以弱胜强,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的北方优势。 关于此战,论述者甚多,大都喜欢引用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安抚人心之论),将袁绍极其贬斥,同时刻意抬高曹操军事才能的作用。这样空中楼阁式分析胜败,无疑是不恰当的,因为这很可能使你忽略了现实成败中的关键,对于后人实际解决问题、借鉴成败毫无意义。 事实上,看问题要抓住其中的根本,评判官渡之战中袁绍的表现也是如此。 袁绍看似犯了很多错误,但根本性错误就一个: 那就是审配拘押了许攸的家人,许攸一怒之下投靠了曹操,这个人正好掌握了袁绍军队的关键机密——乌巢军粮所在地及军队的部署和暗号,结果让曹操成功偷袭了粮草。 乌巢失守,袁军粮草断绝,张郃、高览知道战局被突然逆转后,被迫投降。 (袁绍许攸叛逃而被曹操击败 ) 在此之前,别看袁绍军队有几次挫折,但袁绍军队拥有巨大的战略优势,几次小败仗根本不是什么问题。真正要崩溃的是曹操,当时曹操在写给自己谋臣荀彧的信中表示,自己兵困粮乏,已经无力坚守官渡,想撤回来,荀彧也只能安慰曹操,说“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其实就是让曹操看运气等死,荀彧也没什么好办法。 所以,袁绍真正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人心变化的危险,许攸握有机密,审配却严格执法抓了他家人,袁绍事后既不去抚慰许攸,也不去抓捕杀死或者监控许攸,听之任之,让这样一个人拿着重大机密投靠敌方,这是何等危险的失误? 其实说白了,就是战事急促,袁绍太忙,因而忽略部下人心变化的细节所致。从某种程度上说,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胜利,是真正的侥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