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暑期回国见闻二 从司机群体窥看众生 这次回国除了亲朋好友们,接触最多的群体就是网约车司机了。从帝魔二都到十八线小城市,网约车司机们已然成了城市交通网络必不可少的节点。他们大多有过不同的工作经历, 因为总总原因汇入到这条行业里。赚钱是首要目标,吐槽是伴生的福利。他们的故事打上了不同城市的烙印,也见证了芸芸众生的不易。 帝都的司机往往带几分豪气。虽说同样是外地人,也好歹混了个地皮熟不是。有起步早的, 在京郊买了套房,从此为当帝都人起早贪黑,但说话底气莫名就足了。某次打车偶遇清华前保安,司机小哥听说清华当前门禁森严,概不接待游客,当即表示可以联系他的前中队,助我们一臂之力。谈话间就接通了前同事,一番寒暄,才得知今时不比往日,进清华园难度堪比去中南海观光。前保安自然面子不够,只得痒痒把我们扔在校门口。事情没有解决。情还是要承的,我跟他交换了一个小保安成为职业球手的真实故事,愿他也有一个好的未来。(后来靠了某位教授的薄面,请示了三位领导,我们最终得以成行。此是后话。)网约车司机入门容易,加之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大量再就业人员涌入,内卷也就不可避免了。就算配备两部手机,方便最大限度接单,单也在逐渐减少。司机和快递这两个最快速的就业方式都在面临饱和的危机。不知道帝都大道旁的标语---撸起袖子加油干,能不能创造出新的就业点? 魔都车水马龙繁华依旧,貌似历经疫情三年而不衰,然而上海人受伤的心境却能从司机大哥的谈话中窥知一二。载我回酒店的大哥眼神迷茫一脸深沉,我心里正嘀咕是不是坐错了车,他却很快开启了午夜聊天模式。曾经的他做了点生意,赚了一些钱,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谁料疫情一搞就是三年,生意赔光了,他也抑郁了。于是特意来开这午夜司机,因为人少,特别适合现在的他。见他一边怀疑人生一边开车,出于安全考虑,我当了平生第一次心灵导师。短短半小时,从疫情的客观打击面,到价值感的重新定义,再到东西方幸福观的差异,一一进行了剖析,最后断定生意失败不代表人生失败,大环境的错不是他的错,并对他放下身段开车赚钱来支撑家庭做了高度肯定。也许是午夜效应,说得我自己都心有戚戚。下车的时候,我俩很认真地互相道了谢,仿佛人生真的多了一些亮光。我想我不会忘记这个夜晚,跟一个陌生人,这场偶然的谈话。 小县城的司机喜欢放上点流行歌,闷头开车,不怎么爱搭讪。概因距离短,几分钟的车程不足够一次聊天。但也有例外,某次打车就遇到了位兼职司机,白天是县城里的中医师,晚上出来跑车。问他为啥这么辛苦,答曰喜欢。他平生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车,白天没机会开,就晚上出来跑跑,顺便体味一下不同人生,赚钱倒成了顺带。中医司机开车稳当,不慌不忙,两个职业叠加在他身上丝毫没有违和感。提起刚换的新能源车,他滔滔不绝,认定是一个最正确的投资,不然开油车的话恐怕本都保不回来。这个观点据我观察倒是被各位司机普遍接受并执行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小县城人的幸福感比大城市来得要高。如今小城市基础建设跟上去了,私家车盛行,出行便利,住房宽松,孩子教育还没内卷到白热化的地步,生活舒适度已然胜过了大都市。闲来KK歌,上上网,打打麻将,放假结伴出去旅个游,就是生活。当然前提还是得有一份稳妥的职业,少点扰民的政策。年轻人在大城市卷不动了,开始回流,倒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有相当一部分随父母进城的中学生为了规避大城市激烈的升学竞争,选择了回流读书,曲线救国。大城市似乎不再像从前那么充满诱惑力。疫情造成的冲击在慢慢复苏,城市恢复了它固有的节奏,生活在继续,热闹而喧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