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可:饶了祖国的花朵吧! 2016-06-01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在所有的节日里,儿童节是最温暖的一个。可每逢这一天,我的心情很复杂,有着太多的无奈与辛酸。 就在大家高唱着“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的同时,有不少国人,宁愿被爱国专业户唾骂,也要远涉重洋把孩子生在美帝的花园里。更别说庙堂之上如此多美国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尽管想起来有点滑稽,但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错。要不要生孩子或者生在哪里完全是个人自由,谁也无权干涉。再说了,如果满是地沟油、毒空气,以及黄鼠狼一般的叔叔阿姨,在这种花园里生儿育女确实需要勇气。 何为中国梦?我想大概有一条,就是外国的贪官机关算尽把赃款存进中国的银行,洋人削尖脑袋想做中国人的爹妈。如果有一天,有一群洋妞从洛杉矶偷渡来华,目的只是给中国人当妈,我们就可以昭告全世界:中国梦实现了!在此之前,所有的豪言壮语更像是笑话,或者毫无营养的口水而已。 人生如白驹过隙,很短暂,为了生存,过得好一点,难免要与天斗与人斗,整日忙忙碌碌疲惫不堪,唯一能无忧无虑的,大概就是童年。可生在斯时斯地,就连这几天也被人算计。每每在网上看见那些被糟践的孩子,总觉着我们在作孽,也许他们才是这世上最可怜的人。 在有些人眼中,这些祖国的花朵不过是螺丝钉、人民币、白老鼠罢了。说得学术点,在一个无视个人权利的社会里,大家都被异化、工具化,连花朵和天使也未能幸免。甚至即便在娘胎里,他们已不是他们自己,而是用途各异的工具,需要承担各种莫名其妙的责任。 在肉食者眼中,稚气未脱的孩子不过是教化的对象。尽管他们满嘴仁义道德,但未必认为孩子是花朵或天使,应该成为完整人格的人,而是为他们服务的螺丝钉、接班人。这跟孩子们愿不愿意成为螺丝钉、接班人毫无关系。 为达此目的,即便穿着开裆裤,也被灌输各种假大空的东西,不断洗脑,以便成为驯服的工具。他们被反复告诫,要热爱这个热爱那个,尽管他们根本弄不懂,这些被热爱的是什么玩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满足某些人的意淫,所谓要从娃娃抓起,真实动机不过如此。 从幼稚园到大学,我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课业,就在应付这些莫名其妙的垃圾。尽管没几个人,因此变得又红又专,但有些人依然乐此不疲,图什么呢?也许什么都不图,就是为了折磨人,让大家筋疲力尽,没有精力去学习正确的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追求自由的人生。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御人之术。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此而已。 而在有些人眼中,祖国的花朵和天使另有妙用,不过是印钞机、人民币罢了。说得文明一些,就叫商机。在《狂人日记》里,鲁迅先生讲吃人,并为此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就算某些人未必如此不堪,卑劣到要拿孩子当食物,但也从未把他们视作花朵或天使,而是有利可图的商品。他们一个个装得像慈爱的羊外婆,也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而已。 很多年来,我们叫喊着要给孩子减负,别让他们活得苦大仇深。可总是越减越重,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原因很简单,根本与所谓的教育模式、时代需求无关,而是勾连着形形色色的利益罢了。在孩子被压弯的脊椎上,驮着多少人发财致富的梦想。他们也知道这是作孽,但为了白花花的银子,只好昧着良心,把缺德事干到底。 有一句很时髦的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也是最能蛊惑人心的广告词。凡事总要论输赢,这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吗?人活一辈子,难免起起落落,如果从小被灌输这种观念,凡事要分出个输赢,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吗?而输赢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由谁来制定? 有些人骂“倭寇”之所以死不悔改,根源于其恶劣的国民性——不分是非,只论输赢!反观我们干的勾当,真有脸指责别人吗?说难听点,我们自裹着尿布起,就被反复灌输“成者王侯败者寇”的理念,也许只是换了个说法,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鼓吹这种理念的人,也未必在乎你的输赢,只是用谎言把你摁在起跑线上,掏空你父母的腰包。当你在莫名其妙的跑道上搞得筋疲力尽时,他们只是躺在看台上,贪婪地数着票子。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儿女,孩子是他们眼中的天使,但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有足够的智慧,给他们的孩子应得的生活。有些时候,即便以爱的名义,出于爱的目的,也无形中把孩子变成了工具,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 人生总有很多遗憾,未尽的愿望、无法实现的理想。或条件使然,或努力不够,于是乎,有些人便习惯性地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恕我冒犯,很多人给孩子安排一堆莫名其妙的课业,动机就在于斯。他们丝毫不问孩子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只是为了个人的愿望,把孩子往死里折腾。
为人父母者应该明白,每个人最终只属于他自己,即便天真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你的人生失败了,那只是你的失败,如果你有什么遗憾,那只是你的遗憾,跟别人无关。你的孩子没有责任去弥补你的遗憾,为你的人生增光添彩。 如果你没有成为李嘉诚,很抱歉,就算你的孩子有一天成了李嘉诚,也跟你无关。他的幸福是他自己的,他的苦难也是他自己的。不要把孩子当做私产,更不是你进行人生实验的小白鼠,他不属于你,他属于他自己。 我向来很反感一种说辞——寄希望于下一代。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论调。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必须把该做的事做好,而不是浑浑噩噩,把责任丢给下一代。下一代有他们该做的事,而不是替前辈擦屁股。就个人而言,尽管我不能确信,能否看到民主自由的一天,但还是要为此竭尽全力。如果我们总寄希望于后人,后人复寄希望于后人,那一切将无从谈起。 如上所述,以一个孩子纤弱的身心,要背负如此多的东西,岂能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在他们人生中,或者说书包里,塞满了大人们形形色色的欲望,同时要扮演螺丝钉、印钞机、白老鼠的角色,这得承受多大的压力?想让他们活得轻松、快乐一些,首要的任务就是把他们的人生还给他们自己! 在每个人的童年,就应该享受无忧无虑的时光,在阳光下自由嬉戏,而不是收获多少形而上学的知识。懂点基本的东西足矣,不需要在各种培训班里活受罪。爱因斯坦没上过奥数、华盛顿没受过胎教,这似乎没影响他们成长为一代人杰。 一个人能不能成才,其实跟父母的愿望,乱七八糟的素质教育没有关系。人生有很多偶然性,每一次因缘际会都有可能改变其轨迹,并无必然的逻辑可循。大人们能做的,只是让他能健康地成长,至于他长大后变成齐天大圣还是牛魔王,那是他个人的事,跟父母的愿望无关。想想那些号称能背多少唐诗、写多少汉字的神童吧,有几个变成了人才,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是我们真正的责任所在。办法很简单,就是告诉他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仅此而已。这些常识对他们人格的培养,要比那些假大空的道德教条管用得多。特别是要求孩子热爱这个热爱那个,纯属扯淡。爱或者不爱,完全是个人选择。再说了,热爱是有条件的,如果你做得好,够格,用不着洗脑,人家自然会热爱你;如果你只是欺负人、装孙子,就算天天讲年年讲,除非白痴,没人热爱得起来。 至为关键者,要让他们真切地懂得一个道理,他是他自己的,他不是任何人的螺丝钉、印钞机和白老鼠,他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去追求他想要的幸福。他所享有的个人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任何人的奴仆或工具,他首先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 在这个充满着谎言的世界里,他应该有个人的是非标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对人能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被欺骗,被奴役,成为毫无人格可言的奴才。 父母师长应该明了,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责任,非要让孩子变成人才,但我们有责任有能力把他们变成人。唯有变成人格健全、追求自由的人,才有所谓人才可言。藉由一个个自由的心灵,我们的祖国才会得到真自由,为世人所尊重。 当每个人深知自由的价值,不愿被奴役,要求完整地兑现个人权利时,任何形式的专制都将土崩瓦解。我相信这一天终会到来,那应该是一个美好的日子,至少不再有一群白痴,满大街问别人一个无聊的问题:你幸福吗? 祝所有的父母与孩子六一节快乐!
辛可于北京 6.1.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