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发表了一篇“解开六四的死结,兼与戴晴商榷”。得到网友的热烈关注,有不少评论和跟贴。我首先要感谢那些赞同我的观点的网友,同时我也很感谢那些不同意我的观点的网友,因为他们没有用谩骂的语言,而是说出了真实的想法。不仅如此,他们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所以我觉得应该再阐明一下我的观点,与这些网友切磋。
动用坦克,开枪杀戮手无寸铁的人
这是中国政府被挨骂最多的一句话,也是许多人对六四特别反感的原因。同样也是不赞同我的观点的网友质疑的主要根据。说实话,当时我虽然不在场,对于发生这样的事也感到非常痛心。我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件轻巧的事,我说这是一场悲剧,非常不幸的悲剧。
但是我们也要冷静客观地和全面地看这件事。动用坦克开枪杀戮手无寸铁的人是最后的行为,虽然不是好事,也要看看发生之前的发展过程。第一是宣布了戒严,但是无效。后来军车开进城,受到大批群众阻挡,军车无法前进,相持一段时间之后军队撤退了。又过了几天,情况仍然僵持,军车不解决问题才动用了坦克。在那种情况,有什么办法驱散天安门不听命的占领者呢?
确实,世界舆论一边倒地谴责中国政府。但是各国政府的态度却不相同,日本政府始终很低调,美国政府口头高调谴责,私下里与中国政府通气,希望中国不要过度反应。政府较能理解政府的行为,但是又必须照顾本国的舆论。
冲突升级就会使用越来越残酷的手段,这是冲突的规律。在文革期间,两派武斗,重庆造反派都使用了坦克,甚至军舰,仅重庆死的人都比六四的多。1967年夏天武汉的武斗是全国武斗的序幕,那时使用的武器是梭标,死了一百多人。被梭标戳死是比被子弹打死更血腥的。两派绝大多数都不能说是坏人。好人与好人相斗是最大的悲哀。当然坏人也是有的,可是至今也无法清查。恐怕正是文革提倡的“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精神,使一些人认为自己有理就可以“造反”,无视任何法令。然而,任何大规模的冲突都会是可怕的,如果中国再发生内战,那会比六四残酷一百倍一千倍。
手无寸铁的人就有权对抗政府,对抗拿枪的人吗?就可以采取非法律的手段吗?这似乎是“民主”的悖论。于是东欧发生了“颜色革命”,泰国的黄衫军可以占领总理府和机场。其实黄衫军背后有军方的默许。尽管红衫军人数更多,行动也没有黄衫军更出格,却受到军方的制约。看到军队的作用了吧!我倒庆幸中国没有发生“颜色革命”。只有幼稚的人才会相信中国的“颜色革命”会给中国带来一个“民主政府”,相反地,一旦中国政府失控,带来的必定是内战和四分五裂。
是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尊重人权。我充分理解,对于无辜死者的家属那是一辈子的伤痛,我向他们表示同情,同时也希望他们不要总是沉溺于悲痛之中,更多珍惜现在,好好过日子。
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都有伤痛的记忆,或是自己的亲人,或是亲爱的朋友老师,或是尊敬的长者……。让我们活着的人,努力促进社会的和谐,避免将来再发生类似的冲突吧。
为什么实现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和人权不可以?
有位网友问这个问题,也是许多人心仪的目标。我在“解开六四的死结”中说了“学者倾向理想主义,政治家倾向现实主义;学者仰望未来,政治家观察时机。”两者都不错。如果西式民主是向往的模式,有没有考虑过实现的时机?如果那是理想,有没有考虑过是否现实?美国的现状有些方面是比中国好,所以确实有不少人希望中国也变得和美国一样。然而愿望绝不等于现实。
我的观点:第一,这不现实;第二,西式民主未必完美,未必最适合中国。
我上文说过,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是无法实现民主的。本人以前写的博文曾多次讨论这个问题。请参看“民主的思考”,“温家宝的民主观”和“大三权分立”( http://blog.creaders.net/ridgeman/)。
这里只强调一点。实行多党制的前提是军队国家化,实现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不现实的。美国可以,中国不可以,因为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不一样,因为美国没有中国那么多矛盾。美国国内也曾有矛盾尖锐的时候,十九世纪林肯要解放黑奴,触犯了奴隶主的切身利益,无法妥协,只有兵戎相见,南北战争,结果北军胜利了,但是接着林肯被暗杀了。
现在中国,国内和国外都有一些中国人想推翻现政府,想分裂中国的版图,还有外国势力在暗中支持。而美国,没有。所以情况是完全不同的。美国可以实现军队国家化,中国做不到。有人说,那是因为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不够,错了,那不是本质,关键是矛盾太多,是意识上的对抗情绪太多。中国有两百万军人,上千的将军,别忘了军人也是有思想的,能在政治上绝对的中立吗?只有书呆子才会这么想。
就看最近的泰国,你相信军人完全中立吗?还有最近尼泊尔,格鲁吉亚的例子。世界上第三世界军事政变的例子还少吗?不管那国,哪怕是民选上台的总统或总理,上台之后都在想办法把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什么?
不管你喜不喜欢,在中国,党指挥枪在今天绝对必要,如果军人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或者受到不同党派的指使,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西式民主是不是最好,我在以前的博文也有论述,这题目很大以后再说。网上也有许多文章讲西方民主的缺点。那么,为什么中国一定要仿效西方民主呢?为什么不可以走一条自己的民主之路呢?
珍惜统一
分裂容易统一难。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实,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前途的人都应该特别放在心上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件给了我们太多的经验教训。苏联改旗易帜后的一瞬间就四分五裂,到现在诸多民族问题还没有解决,车臣的隐犯还未消除,格鲁吉亚的纠纷又起。捷克斯拉法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分得更惨,还经历了多年的战争,人民遭受了多少苦难,至今科索沃矛盾依然存在。
世人都知道大国比小国有太多的优点,无需多说。欧盟知道联合的好处,一心想联合成一个整体。从五十年代搞煤钢联营-共同市场开始,经历了半个世纪,勉强实现了经济上的统一,欧元区还不能涵盖英国。至于政治、外交和军事的统一更是任重而道远。可以看到统一有多难。
反观苏联,看似民主了,可是人民生活却经历了十年的倒退。我在九十年代年一次会议遇到一位俄国的物理学家,他告诉我他们有半年都发不出工资,为了吃的,他到乌拉尔山老家去种了几个月地。俄国学习了西方的民主,西方却并没有把它视为盟国,还在不断地挖墙角。如果不分裂,像中国这样逐步改革,国家会少许多麻烦,现在要强大得多,人民显然也会富裕幸福得多。但是现在要想再统一谈何容易。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深刻吗?
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复杂的程度绝不亚于苏联。至今还有台独、藏独、疆独在折腾,还有国外的反华势力支持,巴不得中国分裂。从推翻满清以来,混战几十年,能统一实属不易。有人大唱高调说这个政府是靠武力建立的,是非法的。试问,没有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实现统一可能吗?没有解放军维护国家的统一可能吗?
不错,现在中国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政治、民生都还有不少问题。但是只有在统一的框架下逐步进行,任何想以牺牲统一的代价来实现民主,其结果不但得不到民主,只会引起战乱。
珍惜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文革噩梦” 与 “改革噩梦”
网友lesson 先生在跟贴中提出“能否比较一下知识分子的“文革噩梦” 与百姓说的“改革噩梦”?”这个问题提得好。为什么说提得好?因为它不仅像前面说的问题一样有代表性,而且代表的是一部分弱势群体的声音。(我不知道lesson 先生的身世,是不是属于弱势群体,如果我猜错的话,请原谅。)相对来说,弱势群体的声音也比较弱,但是弱势群体却是人口的大多数。“精英们”的声音往往很大。但是如果真正关心民主,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更多地关心弱势群体,也就是关心人口的大多数。
在改革30年来,贫富两极分化。我在上文中曾提到有一个工人说:“改革……,我只希望把我们工人当人看。”我受到很大的震动。这些年改革确实有很大成绩,同时也有许多负面的东西(如贪腐、行贿受贿、黑砖窑事件等等等等),这些都无可争议。而那些负面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发生在强势群体范围内。强势群体就是那些有权有势有钱有名的人,当然并不是说强势群体都是坏人。
如何看待“文革噩梦”与“改革噩梦”是一个大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明白的。我会在以后再来阐明我的观点,请lesson 先生关注我以后的博文。
好在现在胡温当局比较重视弱势群体,让我们期待情况改进吧。
“山脊匹夫语录”
一位并不同意我的观点的没有署名的网友写道:
“引山脊匹夫语录:
1. 自由从来是有限度的;
2. 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可能实现民主;
3. 学者看重道义,政治家看重后果。”
他用了“语录”二字,使我“受宠若惊”,虽然他不同意我的观点,就不免有点揶揄讽刺的味道,但是这不是谩骂,我还是很欢迎的。再一想,这个词很好,因为“语录”是代表观点,对观点的异议乃至批判都是完全正常的和应该受到欢迎的。所以我欢迎网友著文用这样的标题:“对山脊匹夫语录的批判”,即可以引起我的注意,也避免了人身攻击之嫌。如果客气一点用批评、意见、商榷的字眼也行。有一位很友好的网友说我是“属于网络上的边缘一族”。谢谢他的提醒,我知道我的观点完全不是主流的,但是希望通过讨论能取得共识。我上次的博文“解开六四的死结,兼与戴晴商榷”,并未得到戴晴的回应。不过网络是一个大海,她很难看到我的博文,我也很难看到她的回应(即或有的话),我也不知道那位网友能够沟通。
语录反映的是核心思想,我愿再把上次说的一些中心思想重复如下,供网友参考或批判:
“学者看重道义,政治家看重后果;学者关心是非,政治家关心利害;学者强调个人权利,政治家强调照顾全局;学者倾向理想主义,政治家倾向现实主义;学者仰望未来,政治家观察时机。(这当然不是说学者就不能成为政治家,政治家一定不是学者。)”
“社会上对抗的势力越强大,自由的限度就越有限。”
“对自由的限制恰恰是民主成熟的表现。”
“社会不稳必定人民遭殃,它会损害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那恰恰是违背民主的精神的。”
“在‘自由世界’里,自由度是和资本额成正比的,掌握了资本才有自由,也包括言论自由。”
“当政府的权力减少时,资本的权力就加大。”
“少一点仇恨,多一点谅解,少一点固执,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愿与网友共勉。
山脊匹夫 博客 http://blog.creaders.net/ridgeman/
写于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