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功耀在<新语丝>谈到一位38岁的曾姓长沙市民,喝了半斤左右的“小仙潭”酒之后出现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亲友随即将其送往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解酒”。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医师为他输液“解酒”,吊完第一瓶之后,没有显示出“解酒”的任何效果,接着吊第二瓶,不到两分钟,曾先生就已经不省人事。等120 医疗急救车赶过来时,曾先生已经瞳孔散大,没有呼吸了。据媒体报导,这位曾姓公民身体不错,没有药物过敏史,前段时间还去了一趟西藏自驾游。另据报道,为这位曾姓公民“输液解酒”的,是一位拥有合法行医资格证书的退休医生。这位医生为患者注射的“解酒药”是纳洛酮、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 纳洛酮(Naloxone)为鸦片拮抗剂, 用来戒毒, 对解酒是无益亦无害. 它经常被误为环丙甲羟二羟吗啡酮(Naltrexone), 一种麻醉拮抗剂, 用来帮助戒酒, 但用于解酒则有害无益. 今天我用这个案例来考我院急诊科的医生, 他居然也说要予吗啡酮(Antabuse or Disulfiram)解酒. 众所周知酒精会在体内转换成有毒的乙醛, 并带来酒精中毒症状. 乙醛在体内进一步氧化成乙酸后就安全了. 吗啡酮能阻止体内酶将乙醛进一步氧化成乙酸, 提高5-10倍的乙醛浓度,造成喝酒后严重不适, 在欧洲证明其长期服用后, 其不适感非常有效地帮助人们戒酒. 服用吗啡酮者的酒精浓度5-10 mg/100mL时, 可造成轻度反应; 酒精度 50 mg/100mL时, 中毒症状全部显现; 125-150 mg/100mL时, 出现昏迷. 还可出现呼吸衰竭, 心血管功能紊乱, 心肌梗塞, 急性充血性心衰, 心律失常, 全身痉挛, 甚至死亡. 整个过程约30-60分钟. 也有肝功能衰竭引起死亡的报导. 本人希望该医师不会误用吗啡酮为纳洛酮, 就象有则医疗事故中误用氯花钾为氯化钠. 今天资讯大爆炸, 靠自己的记忆记住一切已不可能, 只能遵守操作规程. 一次我的黄金猎犬腹部皮肤变黑, 她的兽医输入症状去网络上后,才确定是误吞老鼠药引起皮下出血, 又是凭网络知识决定用维他命K治疗. 其实目前醉酒是有心可戒,无药可解. 急诊能做的无非是对休克病人提高血压, 输氧, 大量静滴维生素C, 给予维生素B1,麻黄碱和抗组织胺药. 还有, 注意观察血钾浓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大家尽量小喝怡情, 酗酒则误事伤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