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过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婚姻?其实,婚姻是社会契约的一种,白纸黑字的交代清楚了彼此的责任和权力,其实和打工合同差不多,不过打工辞职很容易,可婚姻就不是想辞就辞了。因为婚姻契约的终止成本大大的大,律师费、时间成本,抚养费等等。大家都说加入黑社会要想再离开就很难了,婚姻又何尝不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结婚呢?
一起生活的好处多,分工合作、节省成本、分担风险等,都比单身优胜;但两个人生活的好处是否一定要靠婚姻合约支持?与其结婚,两个人大可以选择同居,既享有婚姻的好处,更省却了若不幸要中止合约时的成本。婚姻到底有何优胜的地方?那是因为婚姻的好处太多了,根据美国家庭普查的数据,结婚的家庭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家庭,结婚的男人要比不结婚的男人就业历史更稳定。结婚的家庭的收入均值是离婚家庭收入的两倍,是分居家庭的四倍。
结婚的家庭的净身家最多。家庭的净身家指的是一个家庭所有资产的价值和其所有债务的价值的差值。之所以这样并不只是因为家里一般有两个有收入的劳动者,还因为其长期经济基本面稳定,勤俭,一家之主的收入更高等等。
从契约的角度看,婚姻有三种经济学解释。第一套解释最简单:婚姻有其独特的好处,非单身或同居人士能得到。最大的好处为亲友以至社会对已婚人士的肯定。结婚的家庭还有各种税务优惠和其他福利(如员工配偶医疗保险)。
恋爱中的男女一般从相处之中都大概会知道两人在一起生活带来的好处。根据两人的磨合程度,好处有多有少,例如,两人性格和衬,有共同嗜好,少有争执,一起生活的好处将比另一对常常吵架的多。结婚或同居都可以得到这些好处,但结婚会有一些独特的好处,只是会涉及额外的离婚成本。那么该如何决断?
如果两人结合的好处多,俗语道天造地设的一对,以后两人都很难在婚姻以外找到更好的选择,离婚的机会相对较低,预期的离婚成本下降,这个时候结婚就比同居有着数。比如,离婚要付上20万元的成本,但结婚带来的独特好处只值10万元,只要离婚的机会高于50%,同居就比结婚好;不过,如果两人情投意合,离婚的机会只有20%,结婚就比同居好。
第二个解释把婚姻看成一个承诺机制。两人一起生活,彼此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两个人都要为婚姻做投资和付出,才能为对方带来快乐。换句话说,两人的生活要幸福,必须要紧密合作。如果婚姻的一方喜欢享受搭便车(free riding)的快感,那么婚姻就会走向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比如,你对我好,我却有可以坐享其成,自己享受,不做付出。举个例,合作要靠双方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的家务,如一方负责吸尘扫地洗碗,另一方负责买菜煮饭。结果负责清洁的一方经常偷懒不做,只享用对方的饮食服务。偷懒的结果就是合作破裂,大家各顾各,两类工作都做一点,或双方索性什么也不做。
两个人各顾各,家庭生活就会极度不和谐,生活质量下降,离婚的机会上升。婚姻的作用,是以离婚成本作为吓阻工具,大幅增加不合作的成本(不合作增加了离婚的可能),迫使双方合作下去。
下面介绍讯号理论,以上的两套理论都假设双方对结合的好处都心知肚明,但现实生活中拍拖从来都是迷魂阵,既不知道彼此是否真情实意,也不知道对方藏着什么婚姻后发现就晚了的秘密。因为离婚成本很大,如果一方肯求婚,就相当于发出了一个讯号,证明那人很有信心从结合中得到比较大的快乐。而如果两个人结合弊大于利,理智的人就会会选择同居或分手了事。
这三套理论可谓殊途同归,都是结合的好处多多才结婚,结合弊大于利就同居或分手。浪漫的婚姻通过经济学一分析就很不浪漫了,所以大家长知识就可以了,没必要拿这些理论去炫耀,会大煞风景的。
作者:公民经济学家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