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9 作者:编译 上海观察
早期在美华人日子并不好过,那里有排华法案、充斥报刊的讽刺漫画,所幸仍有不少成功的移民故事。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从美国多家博物馆与基金会选取多张照片,告诉读者早期华人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早期的美籍华人日子并不好过。排华法案、充斥报刊的讽刺漫画,似乎在告诉人们美国并非那么友善。
但是仍然有成功的移民故事。《美华新报》是一份由社会活动家、记者王清福(Wong Chin Foo)创办的报纸,它在19世纪末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数十年后,出生在洛杉矶华人家庭的著名演员黄柳霜(Anna May Wong)打破沉寂,成为了无声电影里熠熠夺目的明星。
他们其中一些人英年早逝,例如二战时牺牲的飞行员。李月英(Hazel Ying Lee)就是其中的一个:
(上图右侧的李月英于1932年加入美国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并飞赴前线,于1944年撞机牺牲。该照片来自Frances M. Tong,现收藏于美国华人博物馆。)
在美国的初中课本上可能没有他们的身影,但王清福和李月英确实都是伟大美国传奇的一部分。
今年秋天,在纽约举行的展览将试图通过历史文献、地图、艺术品、手工品等展示他们的故事。许多展品及展出场所由纽约历史协会提供。其他展品分别由私人收藏家、博物馆、历史协会以及国会图书馆提供。
但这样的展出还远远不够。在发给《赫芬顿邮报》的一份公告邮件中,历史协会主席路易斯·米厄尔认为,首批华人移民与首批爱尔兰移民几乎同时到达美国,而两百年来他们为美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们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他们的人生也是典型的美国故事。以下图陈琇玲(Joyce Chen)为例,她是一名来自上海的侨民,于1958年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开办了一家中式餐馆,后来生意红火。
由于她的声誉和出版的系列烹饪书籍,她后来受邀参加了全国的烹饪电视节目——这是首部由亚裔主持的系列电视节目——并且建立起她自己的中国炊具产销网络。
(图为正在演示的陈琇玲。照片由私人提供,现在收藏于美国WGBH教育基金会。)
这些早期的成就并非一帆风顺,伴随它们的是层出不穷的政策障碍。其中有颁布于1882年的排华法案,米厄尔写到:“这是美国最早的排外法案。”
其中最糟的,有允许剥削华人劳工但不授予其国籍的法令。最好的也不过将在美华人视作罪犯一样制定种种限制,例如要求他们向政府申报详细身份信息,实际上除了华人,只有罪犯适用于该法令。甚至电影明星也必需遵从这些法令。
(上图为无声电影演员黄柳霜的身份证。自1909年开始,出入及居住于美国的中国人都必需随时携带身份证。由旧金山国家档案馆提供。)
这些听上去好像很耳熟,它似乎与当代的政策壁垒遥相呼应。米厄尔将此展览的主旨阐释为一个难以取得共识的概念:“美国人是什么。”
一位洛姓华人家庭受制于移民法令而难以团聚,因而当地照相馆在1961年为其拼贴了一幅全家福。(美国华人博物馆提供)
在188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马里斯韦尔市的大型富裕华人社区从中国请来了舞龙队。舞龙队还出现在了全国各地的游园活动和庆典中,包括1991年7月4日国庆节在纽约举行的“各国游园会”。(国会图书馆影像部提供。)
这幅水粉画由杰克·李创作于1950年,描绘了早期中国劳工在内华达山脉铺设铁轨的情景,此为美国早期重要的拓边项目。(美国华裔历史协会提供)。
美国出生的华人青年参加基督教女青年会附属的“群鹰俱乐部”。上图摄于在纽约谢拉顿酒店举行的感恩节活动,拍摄时间约为1933年至1952年。(来自爱丽丝·李春(Alice Lee Chun),现收藏于美国华人博物馆。)
在“二战”期间,在美华人向国会提出申诉,要求撤销排华法案。1943年,执行了60年的排华法案宣告终结,这则消息刊登在了中文报刊上。然而,华人移民仍然受到种种严格控制。美国华裔历史协会提供。
这把历时200多年的扇子描绘了“中国皇后”号——第一艘奔赴中国的美国商船。该船于1784年从纽约港启航,于次年满载瓷器、丝绸、茶叶归港。(来自于费城历史博物馆,现收藏于宾夕法尼亚历史协会。)
社会活动家王清福在1883年出版了名为“美华新报”的报纸,这可能是最早使用“美华”一词的出版物。为反抗1882年颁布的排华法令,王清福故意使用该称谓来标榜在美华人的身份,以反抗排华情绪。(1883年《美华新报》,纽约历史协会提供)。
看完这些照片,你能不唏嘘感慨吗?
本文编译:梁诗晨 本文编辑:洪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