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長春知青的博客
  知青在北美,知青故事
我的名片
長春知青
註冊日期: 2013-06-20
訪問總量: 194,008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也談素質教育
· 村子裡的大白鵝
· 文革中第一位蒙難的大學校長
· 《芳華》中劉峰的啟示
· 也談《芳華》和嚴歌苓
· 感性教育思考
· 我的農民進城體會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雜談】
· 也談素質教育
· 村子裡的大白鵝
· 文革中第一位蒙難的大學校長
· 《芳華》中劉峰的啟示
· 也談《芳華》和嚴歌苓
· 感性教育思考
· 我的農民進城體會
· 閒談習慣培養
· 大姑父的一番話
· 閒話忙裡偷閒
【知青故事】
· 過年的農家豬肉
· 我十八歲時的夢想
· 我的知青夜路故事
· 我為計劃生育做出的貢獻
· 為什麼下鄉時要抽煙
· 貧農與富農的區別
· 為什麼農民那麼能吃
· 哥倆娶一個媳婦
· 看青
· 到外邊借種的二嬸
存檔目錄
06/01/2018 - 06/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09/01/2016 - 09/30/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6/01/2013 - 06/30/2013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英雄道德和大眾道德
   

英雄道德和大眾道德

-     也談道德( )        

近些年來有大量的社會道德敗壞的報道,引發了我在這方面的思考。國內長期以來的德育教育推崇的是不切實際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英雄道德”,把道德的核心定義為“自我犧牲” 甚至於連命都搭上去了,就徹底道德了。 雖然少數人能做到,但是大多數老百姓做不到。 “英雄道德” 背人性,沒有尊重個人利益,缺乏公平,使做好事的人感覺處處吃虧,這樣很難為一般人所接受。 而且,一個“願意”做好事的人,培養了一大批占便宜的人,這樣的道德實踐只能使社會的平均道德水準衰落。只有極少數“英雄道德”模範的社會,整體水平一定很低。

多年來,道德教育的最大意識關鍵是不承認利己的合理性,不承認道德的核心是公平,而把利他和自我犧牲標榜為道德。 利己是人的本性。人不利己實際上是十分可怕的,利己來自於人的需要,是個體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利己本身並不包含道德問題,利己也不是和利他完全衝突的,利己和利他完全可以共存。 但是,利己的手段和道德有關。不損壞他人利益的利己是道德的,損壞他人利益的利己是不道德的。

道德的核心應該是公平和平等,用一句通俗的話說:“該是誰的就是誰的”。如果我們把本應屬於自己的利益無原則地出讓給別人,這種行為不符合道德的公平規則,鼓勵了虛偽的道德實踐。 它讓一個人失去了應該得到的利益,而讓其他人得到了本不屬於他們的利益。 這樣極易鼓勵滋生小人,而不利於社會公平和公正的建立。設想一下如果一個社會每個人都專門利人,不是很不平衡和可笑嗎?

那麼我們的老祖宗是如何看這個問題的哪? 現在我們來通過兩個故事看看孔子是如何教導他的學生的。

子貢贖

魯國之法,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翻譯: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的,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說:”賜呀,你採取的不是好辦法。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你如果收回國家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別人就不肯再贖人了。

 

子貢自損財物做了一件好事,按着共產主義的革命道德教育應該被樹為道德模範,孔子為何要批評他?其實魯國那條法律的用意是為了鼓勵每一個人只要有機會就可以做一件大好事,那怕沒有預付贖金的能力,也應該去借錢為同胞贖身。子貢的行為將道德拔高到大多數人難以做到的高度。如果魯國君主嘉獎獎他? 表面上道德標準提高了,但是道德水準實際上將會下滑,因為若贖回同胞後去領取國家的贖金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那還有幾個人有能力和願意這樣做呢? 違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實際上是邪惡的東西。

子路受牛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翻譯: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說:“這下子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子看事情多麼的細緻和深遠呵!子路救了落水者之後接收了落水者送的牛,他即幫助了落水者有得到了好的報答,這樣一來,再有落水者,就會有人去救。 孔子並沒有蔑視利己,沒有批評子路受牛。孔子這裡講的是大眾道德,因為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道德實際上是偽道德。

 

在這裡我要說明一下,舉上面兩個例子不是說我主張恢復儒家教育。 我僅僅是用上面的例子說明孔子兩千年前的觀念很有道理,要提高社會的整體道德水平,我們需要的是大眾道德,不是英雄道德。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