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應用研究諮詢公司App Annie的報告【Google Play的增長現狀】,Google Play 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比去年第一季度增長了2.4倍。Google Play的應用數量高達150萬,高於蘋果Appstore的120萬。根據美林銀行的數據,Google Play今年的銷售收入將高達90億美元,成為Google各事業部門中收入增長最快的。與此同時,根據摩根斯坦利的數據,蘋果Appstore的銷售收入將在今年最後一個季度超越Itunes,Appstore的銷售收入將占到整個線上服務銷售的53%,剩下的47%由Itunes創造。
手機應用市場的發展真是越來越火了,在硅谷最善於盈利的兩家公司谷歌和蘋果都成為最為重要的一個收入增長點,那麼這是否意味着手機應用市場作為創業者淘金天堂依然擁有非常誘人的前景。也不盡然。
業內頂級分析諮詢公司ComScore在今年八月發布了【美國手機應用報告】,其中有不少很讓渴望在手機應用市場淘金的創業者頭疼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三分之二的手機用戶每月平均下載應用零個,這指的可不是零個付費應用,而是零個所有類型的應用喲。其他的三分之一手機用戶每月平均下載1--7個應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智能手機的銷售依然快速增長,根據愛立信的數據,從現在到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銷售將增加300%,對移動數據的需求將會火箭般的翻10倍,此時此刻為什麼應用下載卻疲態盡顯呢?
到手機應用市場淘金的難度已經越來越高了。根據手機應用市場分析諮詢公司Distimo的數據,蘋果Appstore的新晉應用開發商里只有2%有機會打入top250應用開發商榜單,Google Play里機會稍大一點--在3%。
Google Play 的新晉應用開發商數量是蘋果Appstore的三倍。在蘋果Appstore里,Top250應用開發商的銷售收入只有0.25%由新晉應用開發商掙得,在Google Play里情況要稍微好點,Top250應用開發商的銷售收入有1.2%被新晉應用開發商掙得。絕大部分的收入都由資深應用開發商囊獲。兩個例子可以說明資深應用開發商的日子有幾好過:憤怒的小鳥:星球大戰只花了1個星期就進賬100萬美元,而谷歌地圖只花幾天就有1百萬下載量。
記得3年前,我剛有第一部智能手機,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逛手機應用市場,下載各種應用,然後瘋狂試用,最後去粗取精,如此循環往復,樂此不疲。當我找到了自己認為最佳的手機應用組合之後,下載速度就慢下來了,現在往往一兩個月一個應用都不下。可這是我--一個智能手機老手,那些新近加入智能手機世界的新手們怎麼也如此羞於嘗試呢?手機應用市場趨於飽和了嗎?這個市場的淘金機遇要見頂了嗎?這是渴望到手機應用市場裡淘金的創業者必須思考的幾個問題。
為什麼人們下載應用的熱情大不如前?筆者覺得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手機應用下載控們在幾年前就已經充分涉獵了手機應用市場,現在他們往往通過閱讀新聞來了解有什麼具有突破意義的應用值得下載。這就好比,作為資深好萊塢影迷的我,剛開始的時候只要是美國片就看,結果看了不少爛片,後來西片要入我的法眼,必須經過爛番茄(rotten tomatoes.com)的測評才可。二,任何市場都有可能飽和,自蘋果Appstore開業六年以來,手機應用市場已接近成熟期。很多新的智能手機用戶已不像我當初那樣下載100個應用,然後一個個體驗之後刪掉80多個。他們往往讓熟人推薦應用,或者像我依賴爛番茄那樣依賴測評網站的推薦。
國內需要湧現出專為手機應用做測評的爛番茄般的網站,要不然人們在手機應用的紅海里很容易陷入選擇性麻痹。手機應用的測評和推薦可以做成一個知識密集型的專業服務,一旦做出了權威性,可以向應用開發商收費,或者參與他們的銷售收入分享。而且因為這是知識密集型的專業服務,進入門檻就是測評的專業人才的儲備 --這也就是護城河,要想複製絕非易事。
智能手機的發展勢頭依然迅猛,手機應用市場沒理由走下坡路,只是對於新晉應用開發商日子會越來越難,資深應用開發商的日子還是很好過的,這就好比PC應用市場早在2008年前就已經成熟了,但是微軟的Office依然賣得很好。隨着市場規模的擴大,在應用開發者和信用消費者之間出現了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解決這種信息不對稱,新晉應用開發商的機遇就會大增,而這種解決方案的提供本身也應該成為一個產業。
原文發表於【IT經理世界雜誌】
作者:公民經濟學家吳迪
公眾微信號:deeyw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