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晚来凉,
满陇缤纷万点黄。
--- 两句落笔,时间地点气候景致皆如目前,秋色灿烂,非常抢眼。好!
宾客移情寻桂子,
--- 笔锋一转,镜头拉近,却见客人聚树下,仰寻桂子。很可能正在树下饮酒赏秋。
空舟弃桨看残阳。
--- 笔锋再转,越转越奇:原来他们是乘舟而至。为啥都上岸了涅?桂树太香了,只有在这树下饮几杯才不枉此行。哈哈。谁知喝得兴起,不觉地太阳都快落山了。
全篇读起来,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读一首诗词,如果往较高的欣赏层次走,平仄格律啊,诗句是否通顺啊,都不再是着眼点,而是全篇的神韵。值得说明的是,初学古典诗词者,往往没有全篇的整合能力,比如,每一句的用语风格不一致,诗经的语言跟满清的混了,或唐代的语言跟现代混了,悲壮的跟俏皮的混了;还有全篇意象不属于一个范畴,如燕子与迎客松配伍,却不和岸柳、画梁配伍;全篇不能一气呵成,即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呵呵,句子内在联系散乱等等皆是。前天把乔治兄的一首律挂起来了,正是因为全篇整合得好!有时候作者辞不达意,他自己说我是这个意思!可读者读半天看不出他说得那个意思,说明他心里盘算得好,却写不出来。其实全篇整合并非易事,自己心里觉得整合得不错,字面上其实是另外一回事。等他自己水平提高了,才恍然大悟。这一点,俺自己也常常达不到,但是:俺自己能读出来。呵呵
诗词跟音乐一样,都是所谓的“空筐结构”,任由读者和听众把自己的想象装进“筐”里。草堂兄这首大作,隐约具备了“空筐”功能,大赞!注意啦:“空筐”不等于“朦胧感”,“朦胧感”往往是字面的效果,而“空筐”的诗句在字面上是清晰明确的,但它们形成的意境却可以因读者而异,不同的人感受的意境会不一样,相同的人再读感受的也会不一样。唉,俺咋又说了这么一大篇跑题儿涅。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