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留下,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原名西溪。据《钱塘县志》记载,“宋建炎3年7月,高宗南渡,幸西溪,初欲建都于此,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自此,西溪名为留下,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钱塘县志》的这一说法,可能只是缘于明《西湖游览志》中一段民间传说而已;正像“留下十八家”的传说一样,只是借历史来渲染。所谓的“留下十八家”是指元灭南宋,屠杭州城,杭人只乘留下十八户。这两个传说相信只是留下人的自我娱乐,以显其杭人正宗地位。不过,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越是流传民间的、越是煞有介事的,越能口口相传,使之神化。
虽然留下的地名夹杂着美丽的谎言,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古镇留下的重要地位和地域优势。留下历来是扼守杭城西门进出的要塞重镇,以及古往今来众多名人曾隐居于此,加之这几年西溪湿地的旅游开发,使得这一古老小镇今天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今天的留下对于我来说,却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让我对这个古镇产生一种若即若离的既爱又无奈的感情。
记得1986年夏天,是我第一次踏进这个小镇。那年父亲带我去看祖上的产业,一位在上世纪早期曾带兵驻扎在此的民国上将的旧居。记得那时的旧居已经非常萧条,整个旧居只省下一幢略显正方型的两层砖石结构的小楼,其余的房子除了一幢木结构的小楼被日本人烧掉外,另外的平房在解放以后被镇政府占用后都已不知去向了。
旧居的花园里除了几棵大树依旧挺拔外,只剩下那又高又大、但已昏暗肮脏的假山静静地卧在那里,显出一派苟延残喘般的晚景凄凉;我左顾右看,一丝丝也找不到我母亲口中那当日的风采。我们摸索着想打开那幢当时被镇派出所占为宿舍的小楼大门,但大门紧锁。当时闪过我脑袋的就是,这可怜的大门,它们哪里知道我们才是这幢小楼真正的主人。
进不了小楼,除了隔窗向里张望外,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然后我们只有在偌大的花园里转了一圈,父亲不停地东指指、西指指的,告诉我当年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就这样我们也算是到此一游了。
离开了旧居,我们前往镇房产部门,想查看一下旧居的房产资料。记得房产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是非常nice的,他们找出了产权契约、地界等相关资料给我们看,还告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那个年代,为了统战的需要,民国政府的旧时人物如果从台湾回来了,他们的房产都会还给他们。因此,房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劝我们让台湾的舅舅回来,因为,只是国内的子女,政府是没统战需要的。这就是政策!
可是,我的父母一辈子都是书生,根本不懂如何经营去要回房产,加上数十年的国内政治教育,对此也并没有太大的把握和希望。
但小镇就是小镇,我们想去要回房产的消息隔不了多久,镇上的人就知道了,于是派出所的人员搬了出来;再然后,镇幼儿园却搬了进去。因为,镇上的人都知道,留下的小学就是祖上牵头联合乡绅出资建造的,当时在杭城都是最好的小学。那么他的后人肯定不会把幼儿们从老房子里赶出来的。
于是事情就这么一直拖着。
再以后,家里总有人不时地前往留下看看;一会儿说,街道拓宽了,大路已经到了家门口;再以后,我哥再去看时,却已经是一块平地了。
再后来留下小学举行百年校庆,请我母亲去,那时方知道,旧居的假山被搬到了学校安置。看来,镇上的人还懂得保护一些私人财产,并知道做一些感恩的回报。
呜呼!留下,真不知道我现时的心是否还会被你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