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我的一个朋友,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 有一次,他开车在路上行驶,被警察拦住他的车,要求检查他的行车证件。在加拿大合法开车必须三证齐全,即车证、驾照和保险单。他当时身上只有前两证,保险单他已经买过了。但保险公司说是寄给他了,可他却一直没有收到,他去找过保险公司,都没有一个结果。警察看他三证不全,当即开出5000加币的罚单。勒令他去交罚款,不允许再开车,否则要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当时,任何解释都是无效的。只能接受警察罚单。当然,被罚者对警察罚款不服,可以上诉到法庭。由法官最后裁决。 我的朋友决定申诉,但先要取得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这就需要找保险公司出证明,证实自己确实已经买过汽车保险。我的朋友英文不好,以前,自己去找保险公司不果,可能就受语言限制。这次,他找个英文不错的朋友帮助他。但是,保险公司依然以保险单寄出为由,推说他们没有责任,让我的朋友去找邮局解决。退一步说,即便保险公司对保险单邮丢没有责任,但总还是有义务证明原本真实的事实。 然而,他们与之交涉的西人,是个任凭你如何解释,却都不能沟通和理喻的本地人。我朋友心中有些怒不可遏。但在加拿大无论你多么有理,一旦失之冷静,有过激行为,你反而会受到警察制裁。万般无奈,我的朋友去求助一位西人朋友,她叫Alice,是一个中学教师。Alice了解了事情的由来,当即打电话给保险公司,她措辞严厉,指出他们的做法无理,警告他们同样可以被指控。结果,Alice的一个电话,就把困扰我朋友多少天的难题,一下子解决掉了,方法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 与中国人的想象不同,Alice不认识保险公司什么人,更不是靠有什么背景给保险公司施压。她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在我朋友看来,唯一使她说话起作用的,就因为她是个西人,一个地道的本地人。她熟悉当地的人和事,从语言习惯到处理问题方式,都是彻头彻尾的本地化。所以,我的朋友对我说:你想认识这儿的主流社会吗?告诉你吧,开罚单的警察,汽车保险公司、还有Alice,他们扮演的都是主流社会角色。是你能感受到的当地主流社会缩影。我朋友说这话时情绪蛮大。 朋友的话,引发了我对新移民该如何面对主流社会这一问题的思考。 什么是主流社会?应当说是指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意识。加拿大的主流社会,当然还是西人的和西方的。不过,并非唯有国家政治团体,或只及国会议员、银行家、社会名流等上层社会,才称其为主流社会。主流社会是社会的广泛与集合,体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说本地人和本地化,则是主流社会在地域生活层面的体现。所以,像我朋友那样,他就是在与本地人的碰撞中,感受到当地的主流社会。 很多人移民加拿大后,希望被主流社会接受,或者说要融入主流社会。有人意识强烈,有人则是一种潜意识。我无从知道人们都在怎样理解主流社会,或在怎样接近和接触主流社会。是不是进入加拿大政府机构做事,到洋人开办的公司工作,或交了洋人朋友,就是融入了主流社会?我想不应如此简单理解。我倒觉得,融入主流社会对很多新移民来说,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而且,一味想融入主流社会,这样想和这样做的真实意义是什么?这也是值得思量的。 语言、文化和社会生活背景的差异几乎给所有新移民都带来烦恼和困惑。两个陌生同族人碰面,只要用同族语言说话,三言两语,就能找到一个沟通的话题。我在语言学校学英文,学员多来自东欧、南亚和南美,除了课堂上英文学习交流,真正意义上交流都在本族之间。一位英文非常好的朋友告诉我,他与本地出生的同事工作交流和生活接触没有任何语言障碍。却很难加入到本地人之间本地化的交流中去。因为文化差异,不知道东西太多了。 有一年圣诞节,Yonge街一家剧院,将演出一场歌剧,内容是西方鬼节的故事,该剧已上演599场,将要演出的是第600场,也是该剧目从此最后一场演出。因为是西人文化活动,我很想实际感受一下西人社会是怎样一个氛围。但是,我没有票,也不知道去哪里买,那晚,只好到剧场堵票,碰运气。 演出前一个小时,我就守候在剧场门口。半小时后,观众开始入场。人流不断,我像置身于外国某些电影场景那样,周围晃动着洋头发,洋眼睛。先生衣冠楚楚,小姐浓妆艳抹。那天很冷的,但从豪华轿车上下来的女士,都身着华丽且十分袒露的晚装,在男士陪伴下款款走来。个别拖长裙的,有仆人在她身后轻步尾随,小心翼翼地提起拖地部分。平时想得出的洋人面孔,在这时都看得很真切。 我希望有人退票,还特意手里攥着一张纸币,那样子足以让人看出我是在等票。我也在寻找华人面孔,心想若碰上个说汉语的,或许更可找到进场机会。偶尔见到几个左顾右盼的单身,手上拿着入场券,我自然凑上前去一问,其实都是在等人。直到入场结束,没有人退票,也没看到一个同族面孔。清一色的白人社会。我还奇怪,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那些有色人种哪儿去了?我更觉得中国移民人数也不少,不乏有钱的富人,怎么在这样的场合里却也都看不见? 虽然我没能看演出,这本来也不是我的目的。不过,置身于当地“主流”人群之中,想来也是挺有趣的。可我也在想,连西人社会中最平常的公众活动,都没能自由地加入进去,谈融入主流社会未免有些滑稽。那场歌剧演出的鬼节故事,其实非为我所喜爱或肯去欣赏,似乎也就没必要为融入“主流”而去接受它。但这却不合乎“融入”主流社会的要求,你要“融入”主流社会,就不应拒绝或排斥主流文化,不喜欢,也要变得喜欢。不欣赏,也要学会欣赏。说白了,要融入主流社会,必须接受主流文化,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困难的。 大约一段时间后,我的朋友约我去喝咖啡,他告诉我,他的事情解决了。那天法院开庭,还是Alice陪他一起到庭。不过,那个执法警察没有到场。在加拿大,遇到对交通执法申诉,执法警察不到场,通常有利当事人申诉。当法官看完了申诉证明材料,几分钟内就做出裁决,判决罚单无效。Alice在场没有说话,也不再需要她说什么。 我反问我的朋友。“这件事换一个别人又会怎样呢?”我的意思是说,这件事情本来没有那么复杂。放在别人身上,未必一定要找个西人才能解决。我说的别人,特指某位“融入”主流社会的中国人,“当然。”我的朋友不否认我的看法,他接下说:“可是,加拿大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循规蹈矩,一切都讲法律和证据。新移民受多种因素局限,很难真正了解各种法规,更缺乏当地处事经验。尤其是和本地人打交道。” “而且,”他继续说:“就说种族问题,掏出我们自己的内心,面对西方社会白人和非洲黑人,我们的心理感觉会一样吗?有谁能彻底否认自己没有种族意识。”他的话很直白。“因此,好听点说,我无法相信,保险公司那个固执的西人,他面对我的中国人面孔,他脑子里没有种族的偏见。”我的朋友如是说。 我赞同朋友说法。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将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有些看似简单的,却包含深刻社会性问题。因此,面对主流社会,对“融入”主流社会的理解,不应被动式接受和加入,更应着眼于增强、改变自身能力。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实力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出类拔萃的,在人格上更是值得社会尊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