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少翁的博客  
少年休笑白头翁,花开能有几时红。  
https://blog.creaders.net/u/10979/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对孟良崮战役的历史感悟与思考 2016-04-08 08:10:27

历史上,国民党军队有很多败仗都输得糊里糊涂,从战略战术上一开始就注定了败局。但19475月间的孟良崮战役,却是一场彼此战略意图及战术方案都明明白白的硬仗,双方主将也都是军事高手,没有哪一方是糊涂虫;从整体兵力上看,国民党军队有24个整编师,共45万人,比山东的解放军多十几万人,且装备精良弹药充足,还有坦克与飞机助阵。但孟良崮一役却败于解放军,精锐之师整编第七十四师全军覆没。 
    分析当时战役背景,即194745月间,国民党的45万大军,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统率,一字儿摆开,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向山东的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解放军推进,意欲将陈、粟部逼至胶东海边,先予以包围,尔后相机剿灭。为打破敌人的进攻,避免被围歼的危险,并且打击敌军嚣张气焰,华东解放军全权负责军事指挥的主将粟裕,决定了“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战略,即全力围歼敌之精锐、王牌的第七十四师,从而既能威震对方,又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撕开敌人的合围圈。 
    张灵甫很快就明白了粟裕要围歼自已的计谋。不过,解放军虽有合围之势,但张灵甫凭其七十四师32000人的兵力及该师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只要向左或右方转进,便可与附近的国军八十三师或二十五师会合,因他与这二个师都只相距10多公里。一旦与其中一支会合,张灵甫的危险便会解除,粟裕指挥的解放军便不那么容易围歼七十四师了。更何况,国军45万兵力大部就在周边100多公里范围内,随时都会开过来。 
    然而,对党国颇为忠心且尽职军旅的张灵甫非但没有迅速撤离,面对险情反而作出了“将计就计”的决策,将部队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山麓,主动让解放军来包围自已,他的策略是使自已做一个“钓饵”,在解放军十多万兵力围住他的同时,周边40多万国民党军就有了反包围解放军的机会。张灵甫相信,周边几十万国军,近则只有10来公里,远也不过100多公里,他们开到孟良崮,最多不过是半天、一天的时间。而凭七十四师的强大军事实力与孟良崮的险要山势,他张灵甫坚守一、二天不成问题。只要四面的国军围过来,他的七十四师不但能解围,更能实现“中心开花”的效果,使国军创造出在孟良崮围歼陈毅、粟裕的华东解放军的奇迹。 
    确实,张灵甫将部队一拉上孟良崮,国共双方的主帅都明白了战役性质发生的重大变化。蒋介石知道了张灵甫的用意,看清了这个歼灭华东解放军的极好机会,因为平日蒋介石想找解放军决战,往往找不到主力部队,于是他连忙飞到徐州,亲自敦促顾祝同指挥各路国军开往孟良崮,对解放军实施反包围。 
    粟裕原想在运动中歼灭七十四师,却没料到张灵甫主动受围,还上了孟良崮,坚守待援。危险与战机同时产生。摆在华东解放军面前一下子只有两种可能:不是赶紧消灭七十四师,就是被七十四师粘往,反遭周边围过来的40多万国军的重创。战况到了这个阶段,就孟良崮而言,虽说华东解放军对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握有绝对兵力优势,但从整个山东战局来看,40多万国军对华东解放军却获得了一个更大的战机优势。

进攻张灵甫的战斗是在513日下午七时开始打响的。经过1415日两天激战,虽攻下孟良崮一旁的几个小山头,但张灵甫的主力尚在顽守主峰,战斗仍进行得异常惨烈,方圆仅1·5平方公里的孟良崮,已躺下了数以万计血肉模糊的尸体。攻山的解放军各纵队伤亡也相当大,并且弹药补充都出现了困难。加上周边国军向孟良崮进发的情况,也令军心很有些紧张。因此,华东解放军总部和下属纵队一些指挥员提出:久攻不下,又是如此危险境况,是否忍痛从孟良崮撒退,以保大军不落入周边国军的包围圈? 
     粟裕自然非常明白战势的严峻:获胜与战败这两种可能,都接近了胜负概率的临界线,此时唯一能让战局偏向胜利或失败的因素,就是对战双方的军心了,而其中最重要的又是指挥官们的决战信心与指挥效率。于是,粟裕下令:任何人不得言撤退!宣布了追究失职者责任的“撤职、查办、杀头”的三大战场纪律,并严令各纵队务必不顾一切牺牲,限在24小时内攻上孟良崮,歼灭七十四师。同时,还打破解放军历来只在夜里打大仗的传统(为躲藏敌飞机、坦克),16日白天继续进攻,直至于16日下午三时完全攻占孟良崮主峰,击毙张灵甫。 
    反观向孟良崮进军的国军,只到16日下午七十四师被消灭、张灵甫阵亡之时,除了国军八十三师师长李天霞为逃避蒋介石指责其援张不力,象征性派一个连,带着报话机躲在孟良崮附近一个山洞中,蒙骗张灵甫谎称他们“来援救”外,整个孟良崮就再没有其他国军的影子了。张灵甫按常理推断,只要他坚守一、二天,周边国军是无论如何都能开进来的,他也的确死守了近三天。然而,可悲的是,就是他守到第三天,不说远处的国军磨磨噌噌没有开到,就是近在咫尺(不到5公里)的“战友”八十三师与二十五师也都没到位,使解放军有时间攻上孟良崮。然后浩浩荡荡从容撤走。 
    一场原本双方都有可能获胜、或都有可能战败,而在战机上双方又几近相同的战役,终于以粟裕赢得胜利,而张灵甫惨遭失败身亡而记入史册。从孟良崮战役的往事中,或许我们可以领悟到有益的东西,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 
    首先,真正想成就一件大事,要特别重视“行”的要素。计谋、战略、策划一类东西,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并非是否定计谋、战略、策划这一类高级智力活动及其成果的重要,相反,任何大的事业的成功,都要起始于计谋、战略、策划,都是离不开计谋、战略、策划。之所以说它们常常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有二层意思: 
    一是真正想干大事的人,基本上都属于高智商群体。对于高智商的人来讲,基本都拥有干大事所需要相关文化与知识。因而在高智商群体中,拥有这些相关文化与知识,并不构成一种特别优势。因此,高智商的人们之间的较量、比斗、竟争,看其高低都不会停留在计谋、战略、策划等方面,而会在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些计谋、战略、策划。 
    当张灵甫将他的部队拉上孟良崮之际,不仅粟裕顿时明白了张的战略意图,就是远在南京的蒋委员长也一下子懂得了此举的深谋大计。然而,决定胜负结局的却不是张灵甫“将计”而来的妙策。当然,如果你面对一个弱智者,你的高智商派生出来的计谋、战略、策划,则会起获胜的关健作用。不过,常言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人的高明之处,最好认为没有人的智商会比你低!这才会使你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任何聪明的计谋、战略、策划,都不能离开“行”而评价其正确与否,必须将它放到它所要发挥作用的整体范围中去考察,才能决定其高明与否。有些计谋、战略、策划在纯理论推断上,或在局部的、某一时期的“行”上,可能是正确无比的。但若将它放到某一个周期较长的很大的实践领域中,可能就显出了它的片面、甚至是错误。 
    张灵甫在孟良崮将计就计布下的“中心开花”战术,从军事理论上说,应该是很不错的计谋。但他没有仔细想一想,他的这一计谋在当时国民党派系林立、各军师主帅都以保存实力为上、而蒋委员长的权威处于对战场上的将领鞭长莫及无可奈何的大环境下,怎么可能会有获胜结局呢? 
    其次,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决定其能否做成一件大事的关健。培根说“性格决定命运”。对有些事情,理论上的讨论往往分不清高下,然而,事情一进入到实践的层面,仅凭理论的武器,可能会显出它的苍白与底气不足,很大程度上会让“性格”高居行事的首位。许多事并非理论的错误,而实是“行”上的问题。很多都懂得了的东西,在实践中仍然出错。 因为,理论一进入实践,它就不再是孤立的一种“理论”了,而将有无数的其它因素伴随着它,去影响实施这种理论的人,从而使他会处于茫然之态,并再无纯执理论时的潇洒、坚定。 
    所谓性格,其实,就是人们的人生经验积累被反复提炼后形成的下意识习惯行事的一种本能。华东解放军总部及下属纵队的某些司令们,虽然都身经百战也各具特长,但是能象粟裕那样做到,面对泰山崩裂压顶而仍能沉着行事者,却不多有。就连陈毅在战役结束后,都坦白地说:“打张灵甫这三天,我的脑子简直要被压碎了!以后儿子长大了,不能让他带兵,这不是人干的。”如果不是极具大将风度的粟裕,在最后一天以钢铁般意志指挥着战役继续进行,孟良崮战史与张灵甫的命运,可能就会是另外的模样了。“性格决定了命运”,在这里得到了诠释。 
    在股市,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对某一只飚升猛涨了的股票,明明早在其启动之时就已经分析得知其上涨的概率极大,但却偏偏不敢买入它,而留下日后的遗憾;对某一只已赚了钱、而走势已露“头部”之态的,往往仍对其不舍,不能果断卖出,导致反赢为亏。这是为什么?显然,不是股市知识的障碍所致,也不是操作技能的缺乏造成。是因为“怕”,是因为“贪”。而股市中的“怕”与“贪”又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人的性格缺陷! 
    所以,性格往往关键时刻决定你的命运。培根对性格的进一步论述是: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论)行动;注意你的(言论)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 
    第三,不要将自已的命运,寄托于那些自已无法控制、其变数又很大的因素上。一个人在世上奋斗和拼搏,当然不可能真是单枪匹马,当孤家寡人,总得有自已的朋友、同事、亲人,还有上级。个人要做成一件稍大点的事,虽然自力是主要基调,但不可能不依靠他人与外界的帮助。而依靠旁人帮助发展自已的事业,那“依靠”的范围实际有个“度”。这个“度”就是:要么你能控制住那主观或客观在帮助你的因素,使其不能随意中断你对它的依靠与信赖;要么那些能帮助你的因素,本来就具有很强的全面长期的稳定性,并不会因你没有掌握它而发生改变。

在这两个度中,第二个“度”,我们可以经常感受而且还永远能感受到。例如,氧气,是我们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不依赖它,生命就无法维持。但除了你爬上了几千米的高原,在平日,我们是不需另备氧气,而完全可以依赖大气中天然存在的氧的。对于这个“依靠”,我们不用控制它,它也会帮助我们的。对前一个“度”,则特别要注意、重视与警惕。张灵甫没有想清这一点,他以自我牺牲之态主动让其32000人马受解放军来围攻,他的计谋的核心要求,是寄希望于其他40多万国军能迅速围攻过来。张灵甫此役成功与否,主要不在于他及其七十四师奋斗得如何,而在于那些不受他控制的因素能不能实现,是他没有充分认识到或把握住那个“度”,所以他失算了。 
    其实,人们都可能有过程度不同而经历相似的体验,即被别人,可能会是朋友、同事、同学、亲戚、甚至自己的上级“给出卖”了,或者说给人家“涮了”。他帮人家过了河,人家过河后却将桥给拆了。出卖他、过河后拆了桥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人品大有问题,往往是利益使然或自私,或因某种急情而只顾及自已去了。人们甚至抱怨“将心比心”,我对你好,你也应该对我好。其实,将心比心是单向的。但无论出于哪种动机的出卖人或过河拆桥,对被出卖者的工作和事业都构成打击与损失。如果是重要的生意合作,合作者中途发生变故,不仅所合作的项目半途而废,更会使企业和生意损失惨重,甚至一撅不起。 
     这类痛心之事,虽然责任大都在对方,但从举措方面来讲,将自身工作和事业的成功命运,系于那不受你或事业本身控制的对方因素身上,又或仰赖“将心比心”,从一开始便让自己立于危墙之下。这也是为什么任何合作,不论对方是多么好的朋友同学亲戚,都应事先莶定法律性的合同、协议。同样,借钱给别人,不论对方是多么好的朋友同学亲戚,都必须要硬着头皮让他给你出具借款条。很多重大事情的谋划与运做,切记事前必须对外人包括自已最好的朋友都应该保密。这一切,都是为使自己的工作事业命运不致被那些你无法控制的因素搞坏,或者使你能通过法律等手段的压力相对稳定那些有可能出变数的因素。 
    如果,工作和事业是因为自已努力不够而失败,对此应该认栽,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努力再战就是了。但如果自己的事业是因为别人的错误或因素而造成不幸结局,那么,我们就要反思自已,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为什么不去拥有真实和真正的自我?

 

浏览(2524) (2) 评论(4)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不列颠地主 留言时间:2016-04-09 07:37:52
<p>是张灵甫和黄百滔成就了华野英名。将熊熊一窝。</p>
回复 | 0
作者:老度 留言时间:2016-04-08 10:47:38
<p>西岸有时候也讲几句真话。 至于张灵浦为什么要上军事绝地孟良崮,而放弃所有的重装备,我至今还是看不懂。 但张灵浦行伍出身,身经百战,所以他应该不会是书呆子马谡或赵括吧?</p>
回复 | 0
作者:log_in 留言时间:2016-04-08 10:43:48
<p><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说张灵普是个团长的水平没准也是高看了他,要看是谁的团长。抗战时期</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八路的团长或营长甚至连长都是在敌后带部队独立作战的,如果是个不动脑子的武夫早让鬼子饱了饺子了。本文一些描述也不准确。粟裕要求华东野战军两翼部队是两面做工事的,张灵普不是不想往侧面冲,他也得冲得出去啊?等王必成纵队占了垛庄抄了他后路,他才真</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傻了眼,他是曾</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想夺回垛庄的,关键是没戏。上孟良崮是最大SB行为,几万人上一个小小的,</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光秃秃的石头山,想学红军上井冈山打游击么?呵呵</span></p>
回复 | 0
作者:西岸 留言时间:2016-04-08 09:26:19
<p>张灵甫就是个团长的水平,竟然把上万人拉上孤山,不得不放弃重武器,根本就是自残。何况还是个没有水的山头,马谡的档次罢了。</p>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少翁
注册日期: 2016-03-24
访问总量: 225,03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动态“清零”,为什么逼人说脏话
· 胡锡进匠心“太”字及随想
· 俄乌战争与两次世界大战"诡异巧
· ?
· 俄乌之战,"大格局、高见",真
· "武汉病毒"值得点赞、致敬?
· 竟然"美联社"?乌呼哀哉!
友好链接
· 艺萌:艺萌的博客
分类目录
【散文随笔】
· 当兵记忆
· 随笔:感恩,人生之“缘”
· 特别年代记忆:女生
· “时代的摄影 将来的留念”
· 人生一回,难得“三杯清泉”
· 《母亲,爱》(图、文)
· 《朋友》
· 对孟良崮战役的历史感悟与思考
· 《父亲,酒》
【海外生活】
· 在中国大陆看不到的“海外一景”
· 感受唐人街
· 以人为本
· 中国人自尊
· 小心“犯规”
· 面对“主流社会”
· 学英文拾趣
【荐读文章】
· 中美关系问责,谁是责任人?
· 中美博弈及后果,天算?人算?
· 中国和美国,谁“阴谋”谁?(二)
· 中国和美国,谁“阴谋”谁?(一)
· “国家”安全,果真“内变”大于“外
· 习近平任内“武统”台湾,可能吗?
· 中共2018南海取胜美国,可能吗?
· 十三亿人脑袋,围着一个人脑袋转
· 中国“不崩溃”的现状与分析
· 假如历史上毛泽东不存在
【非说不可】
· 动态“清零”,为什么逼人说脏话
· 无意插柳,官媒报道追溯“原因”
· 反腐,习近平不敢触碰的“对手”
· 党国“形象”,耗多少纳税人的钱?
· 纪委抓人,“官员”激烈反抗背后及
· 再来一次“文革”有何不可呢?
· 习近平,你不该亵渎上帝!
· 中国决定就“巴拿马文件”...展开
【时政评说】
· 胡锡进匠心“太”字及随想
· 俄乌战争与两次世界大战"诡异巧
· ?
· 俄乌之战,"大格局、高见",真
· "武汉病毒"值得点赞、致敬?
· 竟然"美联社"?乌呼哀哉!
· 美国大选:何以主流媒体怕“光”?
· 从习近平谈"遇害"说起
· 蓬佩奥演讲,触碰中共"软肋"
· 问新华社,对被问责官员的"任用
存档目录
2022-04-29 - 2022-04-29
2022-03-06 - 2022-03-29
2022-02-27 - 2022-02-27
2021-01-13 - 2021-01-13
2020-11-15 - 2020-11-25
2020-09-27 - 2020-09-27
2019-10-31 - 2019-10-31
2018-08-17 - 2018-08-17
2018-07-02 - 2018-07-20
2018-01-06 - 2018-01-06
2016-11-06 - 2016-11-12
2016-10-27 - 2016-10-31
2016-08-01 - 2016-08-22
2016-07-04 - 2016-07-31
2016-06-06 - 2016-06-28
2016-05-02 - 2016-05-28
2016-04-02 - 2016-04-30
2016-03-26 - 2016-03-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