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看一眼车牌 律师夫妇刷光车主信用卡 2016年4月,厦门市中院公开审理了一起惊人的信用卡诈骗案,夫妻俩分别被判有期徒刑十三年和六年,并处相应罚金。这对高智商犯罪夫妇被冠以“惊天大盗”,因为他们能够做到“只看一眼车牌,然后车主信用卡里钱就没了……” 2014年4月的一天,男子章某看见了一部车牌号尾数为666的豪华宾利车。“开豪车的车主,一定会有高额信用卡”——这个念头在章某脑海突然闪现,他下意识地记住了这个车牌号。 接下来,他进行了一系列堪称天衣无缝的连环动作: 1)章某先在网上通过不法商贩,买到了该豪车的车主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发现车主叫龚某某。 2)他又花了150元在网站上找不法商贩购买了车主的征信信息报告,显示车主名下有一张授信额度为20万元的信用卡。 3)根据该卡还款周期是18天的信息,章某据此判断这张信用卡的发卡行,他随后拨打该行客服电话,把卡主身份证号报给客服,假装询问自己的信用卡是否欠款,客服的回答验证了该卡属于该行信用卡的判断。 4)信用卡卡号随后也是轻而易举获得。章某编了个理由,“我要还款但没有带卡,请你帮忙报下我的卡号”——该行客服在简单询问后向其说出了卡号。 5)有了卡主的身份信息、信用卡卡号、联系电话后,章某夫妇找制作假证人员办理虚假身份证——上面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均为车主的真实信息,但照片却是他自己的。 6)如何拿到车主的信用卡?首先,夫妻二人持着假身份证挂失了车主手机卡,补办出新的手机卡。使用该手机卡联系银行客服人员,把卡主信用卡的联系地址、捆绑电话等都进行了变更。最后,再打电话要求挂失补办信用卡。当新信用卡办理出来后,银行通过短信通知到章某,真正的卡主毫不知情。 7)20天后,他们拿到了这张授信额度为20万元的信用卡。值得一提的是,这张信用卡上还有30万元存款。随后,夫妻二人用POS机对卡内资金进行了非法套现。 就这样,仅凭着一个车牌号,章某二人将对方数十万存款卷走,整个操作过程可谓行云流水。从2014年4月到7月,两人以上述方式作案5起,套取他人信用卡内金额57万余元。 2、团伙用“名字+生日”暴力破解网银密码 50多台旧电脑,通过暴力破解软件“撞号”,甚至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你的网银密码、账号都已经被别人盗取。 2016年4月,沈阳和平警方破获一起盗窃银行账户资金案,12人犯罪团伙自己开发软件,不到一年盗取他人网银资金300余万元。“每周至少破解找到100个网银账户;破解率大概有2%。” 每一条客户信息,不论是否完整,都被称为“料”,“一开始,我们的料是从网上黑市上购买的。”犯罪嫌疑人钟某交代,他们几百块钱就能买到几千万条,“内容包括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来源就是大型网站的信息泄露。” 钟某称,这些“料”有些并不完整,有些不准确,拿到手后需要进行筛选,“我们用手机银行去试,如果这些信息准确,就可以登录手机银行,那我们就把准确的信息整理出来。” 钟某和同伙万某一起编写了一个软件,用于破解网上银行的个人账户和密码。他们藏匿地点的50台电脑中,有40余台是用自行编写的软件进行“撞号”,暴力破解各个银行的网银,“就是随机去试用户名和密码,电脑自动去尝试。” 按照设定,一般同一个账户登录时3次密码错误就会被暂时冻结。据称,该团伙每周能够找到100组以上能够正确登录的网上银行信息。 3、盗刷银行卡的“师傅”:十多年来从未失手 2016年3月,郑州市民盛女士到银行ATM取钱时,发现其卡内的1.4万现金不翼而飞。盛女士很费解:卡和手机不离身,密码也没有被泄露,怎么卡里的钱就不翼而飞了呢? 2个月后案件告破,警方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也揭开了银行卡盗刷谜团: 犯罪分子先在ATM上安装读卡器,盗取取款人银行卡信息,通过安装微型摄像头窃取密码。记者发现,读卡器外观上与正常的ATM卡口并无差异,但内部却深藏玄机,一旦有卡插入,复制便开始了。随后,将这两样设备回收,并串联到复制银行卡的设备上,拿出一张新卡一刷,信息就被复制到这张新卡上。而复制这样一张新卡的时间不到一分钟。 据犯罪嫌疑人刘某说,他用银行卡诈骗的手段是从其“师傅”那里学来的。师傅行事十分谨慎,他一直都不知道“师傅”的真实姓名。 为了防止更多的人上当受骗,警方决心从根源下手,经过数日甄别、排查,终于将“师傅”胡某抓获,并从其住处查扣已复制成功的银行卡60余张,缴获多套作案工具。 胡某供述,他作案所使用的复制银行卡设备是通过互联网从美国购进的。记者了解到,胡某不仅能说流利的英语、韩语和另外一门外语,而且号称“十多年来从未失手”。 胡某反侦查能力很强,其团伙成员身份证、手机号更换频繁,抓获时,从他身上搜到十几张身份证,“他外出从来不使用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号也是成批量买,用完就扔。” 4、团伙冒充中央领导捏造十几亿项目 骗了2000多万 一伙人冒充国资委等中央部委领导,捏造十几亿元的假项目在网上招标,先后骗取2000多万元好处费,一审被以合同诈骗罪,判处其中3名被告人无期徒刑、一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5年。 据了解,该诈骗团伙主犯蔺子彪生于1983年,被捕前住北京市丰台区,无业。他和同在北京居住的孟春龙、吴惠文等,私刻某煤集团的公章,在网上以该集团驻京办的名义,对一并不存在的电厂建设项目进行11.2亿元的土石方基建工程项目招标。 在行骗过程中,蔺子彪化名陈斌,冒充该集团领导,吴惠文化名王雅文,冒充国资委主任,雷大龙冒充国家安全部主任等身份,骗取被害人信任,签订虚假工程承包合同,索取好处费等。从2010年到2012年,诈骗2000多万。 2012年3月初,山西一建筑公司经理王某也被这一11.2亿元的土石方基建工程所吸引,答应蔺子彪,合同签订后可支付其200万元好处费。双方签订承包合同时,王某觉察形迹可疑报警。这一系列诈骗大案最终浮出水面。 5、洋骗子来袭!三个黑人扮演不同角色诈骗 据媒体2016年1月报道,浙江绍兴刘女士在交友网站上认识了一个自称杰西的白人男子。杰西说他是退役的美国高级军官。他谈吐优雅,通过视频、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刘女士展开追求。 随后,杰西称要在中国买房,给刘女士安全感。为此,他要寄来一个“装了500万美元”的包裹,让刘女士亲自到北京去取。然后各色骗子开始上场: 1)首先,一名自称联合国投递机构人员的露西女士,与刘女士联系。露西说,包裹过安检需要支付各种费用,让刘女士汇款共计59730美元。 2)刘女士抵达北京后,一位“投递公司老板”联系她,要她汇6万多人民币的清关费。 3)很快,一个自称投递公司翻译的人联系她,包裹里面的美金似乎有些问题。这个黑人“洋翻译”带着一个黑人“投递员”,带着包裹来见刘女士,还打开包裹拿出点美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