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老来得子,八年前生了个奥运宝宝。宝宝很小时就有许多不同寻常的表现,简言之,聪明。 平日老哥偶尔在家话微信群里显摆一下,往往是嘚瑟一下儿子非常有创意的涂鸦似的绘画。昨日不同,没有任何预告,突如其来来了一段的宝宝口琴演奏的视频,并附有文字说明:“《雪》 口琴演奏 宝宝 作曲 宝宝” 。 都一把年纪了的姑姑们欣赏后,纷纷赞扬。 老姑我微信写道:“宝宝一两岁时,就听过他独自一人边玩边哼唱悠扬的自创曲目,类似《雪》。天才凯旋归来。”。 我接着又问:“口琴是自学的?” 老哥回:“自学成才。” 好事情一定要分享,我随即将全套内容转发给我先生,并加上我的进一步评语。。。这里先按下不表。 晚一点,看护老妈妈(正住院体检和调理)的三姐换班回到家里,马上跟进:“哎呦,宝宝吹的要么一样。” 马上又发:“有么有样。” 再发:“打的是有模有样,发出去就不是了。” 大家都心里明白,她刚刚值过夜班,一定非常疲惫,难免,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 我可就实在忍不住,乐了。 接上:“哈哈哈,我也是在表扬宝宝时,打‘有模有样’上滑铁卢了”。 然后,我将那进一步的评语故事转发了过来。 我说:“一模一样,我听出一点俄罗斯曲风。” 先生淡淡地回:“好吧。” 我很好奇,为什么先生这么吝啬,没有一句称赞? 往上连贯一看,原来如此! 请看蓝字,明摆着我是在怀疑宝宝的《雪》不是自创的呀! 马上弥补:“前面是说‘有模有样’,结果弄了个‘一模一样’。后面还变相举证说俄罗斯曲风。整个意思颠倒黑白了。” 稍等片刻,三姐回给我们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哈哈哈,这遗传基因可了不得,连平日犯的错误都类似得有模有样的一模一样。
对了,如果我的心足够细,看了宝宝吹口琴的特有方式,就会有答案,不应该问“口琴是自学的?”的问题了 。
请欣赏小视频 《雪》
祝周末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