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和颜清心的博客 |
|
学习传统文化;养生保健;圆满人生;寻求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解除情绪的紧张,工作的压力。 |
|
|
|
|
|
|
|
|
|
|
|
|
| 138 转化“20种不清净相” |
|
588ku.com
【原文】 如是,彼以由‘厌’俱‘行’‘想’,于五处所,以20种相,作意思惟故,名善‘修治’。复有五因,20种相之所摄受,令于爱尽、寂灭涅槃,速疾多住,心无退转,亦无忧虑。谓我,我今者为何所在? 何等五因? 一、由通达作意故,谓由如是通达作意, 无间必能趣入正性离生,入谛现观,证圣智见;
二、由所依故,谓由依此所依无间, 必能趣入正性离生,余如前说;
三、由入境界门故,谓由缘此入境界门, 必能趣入正性离生,余如前说;
四、由摄受资粮故,谓由此摄受资粮, 必能趣入正性离生,余如前说。
五、由摄受方便故,谓由摄受如是方便, 必能趣入正性离生。乃至广说。
【解释】 如是,彼以由“厌”俱“行、想”:
“厌”和“行、想”同时生起,
名为“厌”俱“行、想”。
于五(种)处所
(即A.杂染、B.清净、C. 杂染过患、
D.清净过患 、E.难以成功),
以 20种相
(杂染3种相、清净3种相、杂染过患3种相、
清净过患5种相和难办5种相,
再加上厌患极厌患之相,共计20种相),
作意思惟故,名善‘修治’
(作意者,从第八识种子所生,
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
动心为体,引心为业).
(修行之人,应从如上 20 种境况中,着手来改变)。
【总结】
总结什么是障碍修行的五处(20种相): 由缺少‘沙门果证增上力’故,
第一、于己‘杂染相应’,心生厌患,
这一类再细分,又可分为3种: “此中,略有三种‘杂染相应’: 1、未调未顺而死,杂染相应; 2、死已当堕烦恼大坑,杂染相应; 3、由彼烦恼自在力故”, 第二、于己‘清净不相应’,心生厌患。 这一类再细分,可分为3种: 当知,‘清净不相应’亦有三种 (注:下面的‘序数4’是承接前面的‘序数3’, 以后的‘排序’以此类推): 4、诸烦恼断究竟涅槃名无怖处;
5、能证此,谓依增上心学善心三摩地;
6、能证此,于增上慧学正见所摄微妙圣道。 第三、于己‘杂染相应过患’
心生厌患, 这一类再细分,可分为3种:
当知‘杂染相应过患’亦有三种:
7、老病死苦根本之生,
8、自性苦生无暇处,
9、一切处生无常性。 第四、于己‘清净不相应过患’
心生厌患。
【细分5种】
当知‘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种:
10、于边地生未能止息;
11、于恶道生未能止息;
12、于在家众诸无间业未能偃塞;
13、于出家众无量见趣未不相应;
14、虽由世间道乃至有顶,若定若生,
而于无初后际,生死流转,未作边际。 第五、于己清净见难成办
心生厌患。
【细分5种】
于己清净见难成办, 当知亦有五种: 15、若舍不为,不能自作故;
16、于所余事非请他为能成办故;
17、决定应作故由于自心未令清净
必于众苦不得解脱成吉祥性;
18、非于恶业现在不作,即说彼为已作清净,
即名已得于现见法永离炽燃无对治道,
先所造作恶不善业必不坏故;
19、由彼清净学无学道证得所显故……。
由上所述可知, 第壹、“于己杂染相应,心生厌患”, 这一类往深细分,可分为3种(如上述)。
为了便于记忆,此类“厌患”,
可简称为“杂染3种”;
第贰、“于己清净不相应,心生厌患”,
这一类再细分,也可分为3种,
此类“厌患”,可简称为“不清3种”; 第叁、“于己杂染相应过患,心生厌患”
这一类再细分,仍是分为3种,
此类“厌患”,可简称为“过患3种”;
第肆、“于己清净不相应过患,心生厌患”,
这一类往深处分,可分为5种,
此类“厌患”,可简称为“过患5种”; 第伍、“于己清净见难成办,
心生厌患”,细分为5种。
此类“厌患”,可简称为“难办5种”; 如此一来,
“杂3”+ “清3”+ “过3”
+ “过5”+ “难5”= 19种“厌患”。 这19种“厌患”,
再加上“厌患极厌患”之相,
共计20种相。
菩萨告诉我们,
形成这20种(不清净相)的五种原因,
也可以将它们转化为,
能消除“20种不清净相”的五种法门,
一如下面所述……:
(待续)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