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新戰略——化被動為主動 www.creaders.net | 2018-02-16 萬維讀者網 萬維讀者網(Creaders.NET)林孟編譯報道:美國《彭博評論》發表退役海軍上將、塔夫茨大學法律與外交學院院長、前歐洲盟軍最高司令兼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斯塔夫里迪斯(James Stavridis)的文章說,他本人不相信美國和中國正在走向戰爭;美中的利益可能更趨於一致,而不是全然背道而馳;美中的經濟已緊密相連,然而即使可以避免全面衝突,雙方競爭也將相當激烈。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封面文章談到中國的“銳實力”,即把傳統的軟實力如醫療外交、人道主義行動等,和更具強制性的手段如貿易、經濟控制、網絡盜版等結合起來的實力。中國越來越隨心所欲,在世界上咄咄逼人地行事。美國需要一種戰略來對付這樣的中國。 那麼美國應當做什麼?美國和中國合作的領域在哪裡?必須對抗的領域又在哪裡?有美國可以推行的明智戰略,能確保美國鷹不致於葬身中國龍的火焰中嗎? 美國的目標,是制定明智的戰略方針,既適用於美國必須對抗中國的領域,也適用於美國可以和中國合作的領域。應當在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領導下,由美國國防部、國務院、財政部、國土安全部共同制定這一戰略。還應該聽取哈佛大學教授愛里森(Graham Allison)、基辛格等專家和戰略家、前駐中國大使、退休海軍上將普魯赫(Joe Prueher)、現任美國太平洋軍司令哈里斯海軍上將等外間人士的意見。 文章說,美國的對華戰略應該有六個關鍵要素: 第一,運用真正的長遠思考。美國必須停止逐年考慮,或者目前以十年為期考慮美-中關係,而是考慮一個世紀甚至兩個世紀的美-中關係。美國是太平洋國家,但可以作出明智的妥協,以反映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美國需要思考長期的戰略,以及實施戰略必需的資源。 第二,建立國際同盟。新戰略必須脫出“中國對抗美國”的模式窠臼,構建真正的一體化亞洲同盟。美國沒有必要包圍、遏制或脅迫中國,而且必須避免迫使亞太區的美國夥伴,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選邊站。美國希望與日本、南韓、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以及其他盟國、友邦、夥伴建立更強大的合作機制,還必須和21世紀另一個崛起的強國和民主國家——印度加強合作。 第三,堅持以價值為基礎的方式。美國絕不在重要的民主、自由、言論自由、性別平等、種族平等及其他人權問題上投降,必須和中國提出的構建社會替代方案競爭。 第四,增強美國的地緣-經濟地位。美國成為能源大國;準備重整基礎設施;改善全球貿易不平衡;重新談判重要的貿易協定;善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布萊頓森林體系機構。美應當利用上述條件,充滿信心地和中國打交道,捍衛私營企業在中國的利益,從而增強其活力。 第五,整合協調美國政府各部門的工作。第六,保持高質素的軍事優勢。美國對中國的整體軍事優勢正在縮小,需要對網絡、無人機、先進軍艦、第五代戰機等精明投資,確保美國即使被迫和中國開戰,也能獲得戰果。 文章最後說,總而言之,美國必須從被動的中國“政策”,轉變為結合目標、途徑、手段的真正戰略。美國還沒有和中國一起陷入絕境,但需要新的方法確保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