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白草的博客  
人生过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992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白草
注册日期: 2015-06-30
访问总量: 593,69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乌克兰为何要入侵俄国?
· 川普定罪后谈塞翁失马
· 汽车关税的三十年河东
· 选举公正和司法公正,哪个更重要
· tiktok 禁令颠覆了多少常识
· 美国为tiktok立法
· 从熵增定律看社会制度
友好链接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jingchen:陈京的博客
分类目录
【新闻评论】
· 乌克兰为何要入侵俄国?
· 川普定罪后谈塞翁失马
· 汽车关税的三十年河东
· 选举公正和司法公正,哪个更重要
· tiktok 禁令颠覆了多少常识
· 美国为tiktok立法
· 从熵增定律看社会制度
· 川普简直是道德灯塔
· 中国应该怎样干涉美国大选?
· 以色列,文明前哨,还是殖民尾声
存档目录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为什么中美贸易战会是双赢?
   

   西方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经济人假设是,在市场条件下每个人都是理性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买卖双方达成一笔交易,则不仅是“公平"的,而且必然是双赢。买方会认为获得的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大于付出的金钱。而卖方则认为自己的收获大于成本。这里衡量是否双赢得标准是自愿。在自愿前提下的交易,必然是令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不存在谁吃亏的问题。成功的案例数不胜数。小到手机大到飞机,内部成千上万的零部件,都是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交易达成的。由这个假设出发,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如果两个经济人在市场条件下自愿地不进行交易,则也是公平和双赢的。原因显而易见,如果没谈拢条件,则证明交易后的结果是令至少一方受损了。所以没有交易的状态比达成交易更好,仍然是双赢。这几乎是循环论证。


   那川普加税了怎么说?重复一遍,衡量是否双赢的标准是自愿。加税只是改变了市场条件。并没有强迫中美的买卖双方必须交易与否。所以如果大家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仍然选择交易,则是双赢,如果不交易,则也是双赢。

   

   比起加税对市场条件的改变,法律法规的影响可以更大。加税因为直接反应在价格上所以特别明显。而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却因为直接禁止交易反而不一定引人注意。例如,通过立法禁止输入由童工或者囚犯生产的商品,通过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把外国货挡在外面。这种禁止令扩大到知识产权纠纷,其实造成的影响足以迫使企业破产。 例如中兴被美国以违背美国的法律禁止交易,三星的平板电脑因为苹果专利侵权被禁售,等等。


   那为什么川普要以逆差为由加税呢?这里衡量美国在中美贸易中是否吃亏的标准显然不是经济人假设下的自愿原则。而是纵向比较的历史原因。 例如甲以前一直购买乙方的商品。现在丙方对甲方说我同样的商品比乙方便宜,来买我的吧。那么乙方是否吃亏了呢?再来个丁方说我愿意出更高价格买乙方的产品,那么甲方没有买到是否吃亏了呢?当假设市场是无限大的,有无数的买方卖方,则每个人都能通过交易或者不交易最终实现自己的最优化,则没有人是吃亏的。

  

   但是,当市场是有限的,买方用以前同样的价钱买不到货,卖方无法象以前一样盈利,就会觉得吃亏,当以前的富裕的汽车产业工人失去工作依靠救济成为政府负担,当沃尔玛靠卖中国货赚了大钱,但底层店员却要领福利生活。美国总体上即使赢了贸易,但具体到每个人,总是能找到自认吃亏的。这些觉得吃亏的人成为川普加税抵挡中国货的理由。这些人在失去工作的背景下即使能买到更便宜的中国货,也不足以弥补收入的降低。


   美国引发贸易战,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呢?应该是工作机会而不是盈利或者税收。当一些低端的工作机会出现,降低了失业率,大家都有工作,即使没有最便宜的中国货,也是好过失业的。从这个角度说加税造成财富的分配转移。大家都买更贵一点的美国货,这样许多以前失业的人都有工作做了。目前的低失业率证明加税的效果已经达到。美国赢了。


   中国报复性加税的手段,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呢?应该是内需增长而不是税收。不买美国更便宜的大豆和猪肉,保护了国内的农民,不买美国的汽车,给自己的汽车工业更多一些时间和空间发展。大家都知道的奇怪现象是中国产的大量商品在美国的零售价比在中国还低。如果这种事情减少了,也是中国减少了损失。以前出口美国的商品现在卖不动了,低价在国内处理也让国人高兴啊,最差情况是工厂停工裁员,那以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减轻了。交易的本质是有得就有失。只看一边得失都无法得到完整的结论。


   从经济人假设看贸易逆差,不过是一个统计数据而已。并不表明谁吃亏谁占便宜。理论上,这可以通过第三国的贸易达到三国的平衡。或者通过汇率变化在时间上扭转过来。作为美国例外论的信徒,美国还可以继续印钞票就能冲淡债务。完全没有吃亏的时候。


   偏离经济人假设来看逆差,则是政治上的博弈。吃亏还是占便宜是根据政治需要胡说。如果逆差就是吃亏,大陆对台湾有千亿美元的逆差,大陆不说吃亏,而台湾还害怕被经济捆绑。一个顺差一个逆差,不可能美国和台湾都吃亏吧?个人认为,比较两国的人均收入,贸易逆差是美国总体上占便宜。美国当前用纸币换到了更多的商品来消费掉,比中国仅仅获得更多的纸币用于未来的消费,当然是兑现更有吸引力。由于巨额逆差,中国无法对等地向美国商品加税,以此为由认为中国必输,不过是网上带节奏的胡言乱语而已。


   所谓的贸易战,不过是各自政府向自己的进口商加税而已,根本不能直接作用于外国人。用“战争"来描绘市场条件的变化,不过是嗜血媒体的吸引眼球的伎俩。只要不打战,随便怎么加税,不过是各自政府在做财富转移的操作而已。都是双赢罢了。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