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昨天公布了最新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该指数显示截至8月份的前12个月的累计消费者物价上涨了1.7%。低于前期的1.8%。这说明这12个月来美国物价上涨幅度偏低。根据US Inflation Calculator网站的计算,同期的美国通货膨胀率也是1.7%。按照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政策,正常的通货膨胀率应在2%至3%之间,即所谓的“健康通货膨胀率”。而1.7%的通货膨胀率显然偏低。这会引起政府和工商界忧虑。美联储肯定要继续降息以刺激经济发展。 偏低的CPI和通货膨胀率对川普坚持的“中国缴关税,美国收关税”的说法是一大支持。因为最新数字证明一年来他的高关税政策并没有显著抬高美国物价。反而物价上涨速度还偏慢了些。还不够“健康”。因此他还可以再加关税推高物价,以争取达到“健康通货膨胀”的水平。他昨天在演讲中情不自禁地再次夸耀说,关税是个“beautiful thing”。 美国劳工部最新CPI细分表:
https://www.bls.gov/news.release/cpi.nr0.htm 从这份细分表里可以看到拖低CPI的最大因素是能源价格的回落。燃油价格跌了8.4%。而上涨最多的是医疗服务,达4.3%。 受中国输美商品影响最大的项目是“除去食品及能源之后的商品(Commodities less food and energy commodities )”。这个项目包罗万象,除了吃的和烧的以外都包括在内。中国输美产品中食品占比很小,而能源方面基本上是零出口。可以说绝大部分中国输美产品都在这个项目下。因此,如果美国加征的关税全部或大部分由美国消费者负担的话,你一定会看到这个项目的CPI出现显著增长。 但这个项目才涨了千分之八。一百刀的货,一年里才涨八毛,半杯咖啡的钱。谁会在意?根本看不出25%的关税对物价起了什么推动作用。2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要交25%的关税。这么多的关税,别说百分之百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也别说一半,哪怕有三分之一由美国消费者承担,其CPI也不至于低到只有千分之八。 更有趣的是,从今年二月到五月,这个项目的CPI还连续四个月是负值。不升反降。就其中的进口商品而言,可能有几个原因, 1、因为出口国货币贬值,美国人用美元买起来更便宜了; 2、中国提高了出口退税补贴,使得中国出口商更愿意降价促销。这等于是中国政府帮出口商缴纳美国关税; 而美国进口商把因中方降价省下的钱拿去交了关税。商品零售价基本不受影响。 3、越南印尼孟加拉印度等国更便宜的替代品增加输美,拉低了平均价。 毕竟现在是买方市场。买方可以很牛气:贵了不买,别处进货去。就这么简单。前几天美国零售业巨头塔吉特(Target)公开宣布了公司政策:让供应商给关税买单。 该公司总裁马克·特里顿(Mark Tritton)向供应商发信,表示“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不接受因为关税导致的成本增加”。这就是说,中国卖方必须消化美国关税,否则塔吉特不买。 而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美国客户,大部分中国卖家都情愿少赚甚至忍受一定的亏损也要维持生意。 因此我们可以说,虽然美中双方都要承受关税负担。但中方出口商显然承担了大部分。个人估计可能高达70%以上。 川普在其他方面经常因为无知而闹笑话。但钱财之事却一直是很精明的。自从中美贸易战开打后,CPI必定是白宫最密切关注的指标之一。最新的CPI报告肯定会让川普吃下定心丸,更坚定了他用关税迫使中方让步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