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和颜清心的博客 |
|
学习传统文化;养生保健;圆满人生;寻求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解除情绪的紧张,工作的压力。 |
|
|
|
|
|
|
|
|
|
|
|
|
| 天魔、精怪、深海霸主,此仇不报 、誓不为鬼;西藏密宗;楞严心香10 |
| 天魔、精怪和心魔
此仇不报 、誓不为鬼
6 分
8 分
感恩杨宁老师 及如何正确对待密宗
参考提示: 藏密原是创于公元八世纪, 当时西藏地处空气稀薄的高原, 修行者都不是素食者, 社会制度又是政教合一的 (奴隶制和苯教、萨满教等合一)。 其宗教领袖,多是大奴隶主利益的代言人。 显而易见, 西藏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环境等, 远不如内地。 笔者没有资格评论藏密, 不过,现在我们身处内地, 学习条件,远远胜于 那个由奴隶制度发展来的的藏密, 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学那些令人不快、 且大有争议的法门。 藏密不能即身成佛。 不但不能成佛, 反倒会导致即身成魔吧 ?
阿难言:
“我常闻佛开示四众* (比丘、比丘尼及男女居士四众):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 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我今思惟: 即思惟(之)体,实我心性, (思惟体)随 所合处,心则随有。 (心)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阿难说,因为有这个心, 就有种种境界生起 (阿难说的这个“心”是“意识心”)。 种种“法”就是在“识”里现起的境界。 “法”因“缘起”。因为有这个缘, 才有这个法。这个心遇着什么缘, 就会随着这个缘合起来,这就有了心了; 若无所合,就没有心。 心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就是在任何地方,心遇着缘,合起来, 就有心了;若没有缘,就没有心了!
* 佛教把一切事物 都叫“法”。 例如“一切法” “诸法”, 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 *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众, 优婆塞、优婆夷是在家二众, 就是在家受过五戒的,叫“居士”, 男的叫“优婆塞”,女的叫“优婆夷”。
佛告阿难: “汝今说言,
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是心(如果这个心)无体,则无所合。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
因七尘*合(那就有19界了)。
是义不然。”
佛告阿难:你现在说, 因为由这个‘法’生的缘故, 种种心也就生出来了。随所合处 (例如,图上的宝石箱),心随有者。 因为你有所合了,心就跟着有了。 若无所合,心就没有了。 可是佛问阿难,你说的这个心, 究竟有体、还是没有体? 你这个心,若没有体相,你怎么去合呢? 如果这个心,没有体相,也可以合, 那么“十八界”就会变成十九界了, 就是说,照你说的,就会多出“心”这一界。 再者说,本来是“六尘”, 现在又多出一个“心随所合处”, 就变成“七尘”了。 所以你说这个道理,是不对的。 什么叫“十八界”?就是: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根对着六尘,就生出来六种分别心,
眼识、耳识、鼻识、 舌识、身识、意识,这叫“六识”。
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
若有体者,
如汝以手自挃 [zhì 按捏] 其体,
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
若从外来,先合(应该)见面。
佛说,为什么你说的这个道理不对呢, “挃”,就是按捏。 如果你这个心,有个实体, 你用手来捏你的身体,你捏,身体会痛! 这是你的心,知道痛。 那么,你的这个心,是从里边出来的? 还是从外边进来的? 如果你说,喔,我一捏身体,它就知道了, 它是从里边出来的!那既然从里边出来的, 就应该先看见身里边的东西。 心若是从外边来的, 它就应该先看见你自己的脸。 那你这个心,有没有看见你的脸呢?
阿难言:
‘见’是其眼,
‘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阿难说:
“见”,是用眼睛看; “心”,是用来了知的。 佛说这个心,如果是从外边来的, 就能见到面了,这就不对了。 阿难的意思是, 能看见的是眼睛,心只是能了知。
佛言:若眼能见,
汝在室中,门能见不?
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
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听阿难这样说,佛就问, 你说眼睛能看见,那么难道房间的门, 也能看见东西吗? 你说眼睛能见,那么人死了, 他的眼睛还在,怎么就看不见东西了? 如果你说,人死了, 眼睛还能看见东西, 那怎么能是“死”了呢? 佛的意思是说 “眼睛不能见”, 通常人们以为,眼睛能见, 但是眼睛能见, 那是要藉着心的灵性,才能看见。 如果单凭眼睛是不能看见的。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
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
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佛说:阿难,你这个能觉察的心, 若说它有体的话,你这个心, 是一个体相?还是多个体相? 在你身上的这个所谓的心, 是周遍全身的?还是不周遍全身的?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 一支时,四支应觉,
若咸觉者,挃应无在;
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
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佛说: 我再问你,你的心、 若是有体的话, 是一个心体、还是多个心体? 在身体中,是遍于全身、 还是不遍全身呢? 如果是一个心体,当你用手捉脚时, 全身都应该感觉到, 而事实只有被捉的脚感觉到。 这证明不是一个心体; 如说是多个心体, 那一人就会变成多人, 那么究竟哪个心体,是你的呢? 至于遍于全身,如上面的例子, 用手捉脚相类似。 若是不遍的话,你用手摩头,又用手摩脚; 如果头有感觉、脚就不应该有, 事实头和脚都有感觉。 故此你说能够考虑的便是我的心, 随所考虑的法相合; 心亦随法而生。 这些话是不合理的。待续。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