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开始弥补童年时候的缺憾 老地雷 6/27/24 我是一个六零后,七十年代我是个小学生。我的母亲是位小学音乐教师,因为DNA的缘故,小时候的我就喜欢音乐,热爱唱歌乐器跳舞。母亲因为成分问题,未能有机会进入高等音乐院校深造,但她确实是个大学生的料。她的一身文艺本领也就是从艺校中专学习的。也因为她的教导和指引,我所在的小学小红花文艺宣传队搞得有声有色,在当地享有盛誉。她负责唱歌舞蹈那部分,另一个和她合作的音乐老师负责小乐队,我也是小乐队的一员,主要负责拉手风琴,然后休息的时候大家交换乐器玩。很奇怪的是,小学生的我们居然这儿拉拉那里弹弹,即使不是我们自己的主打乐器我们也能即兴拉或者弹一首《我是公社小社员》之类的歌。那时候的唱歌课就是认简谱唱1234567唱主旋律,即使小乐队合奏也没啥声部,傻乎乎地大齐奏,能听到大提琴拨弦那就是根音了,那时候连“根音”这名词都不知道,更谈不上什么和弦和声了。那时候儿歌也没啥好儿歌,什么《火车向着韶山跑》《我爱北京天安门》《草原英雄小姐妹》那就是算好听的儿歌了,还要紧跟形势学习什么《批林批孔学大寨》之类的歌,现在想想那时候的音乐资源匮乏得不像样。但是就是我们这个水平的小红花宣传队还到处演出,赢得了不少掌声,后来还出了不少“名人”,我母亲培养了一名农村孩子还进了省京剧院。乐队里有几个高手私下请家教了,我的手风琴技术也就在乐队排练时请过3-4次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的老师指导过,所谓的正规训练也就仅此而已了。 因为这些小时候的不完整不规范的“音乐教育”让我得一个严重的后遗症,就是对单线条旋律特别敏感,以至于到现在听什么乐曲很快能知道旋律,而对音乐本身纵线条的东西例如和弦和声压根儿没接受训练过,导致到现在的听力还是很差,音程关系听不出。如果再加上复杂的变化音那更是一头雾水了。更不用说什么律动训练了。那时候就知道4/4拍是强弱次强次弱,2/4拍就是强弱,3/4拍就是强弱弱。有些东西,小时候落下了病根,年纪大了很难根除的。 现在老了,想想童年时候的我们真是在音乐生活中“很穷”。最近我报名线上学习的《百首流行经典实战》课的主讲老师-继伟老师编排了十首脍炙人口的儿歌钢琴曲,比如《春天在哪里》《采蘑菇的小姑娘》《让我们荡起双桨》《捉泥鳅》《哇哈哈》《鲁冰花》《虫儿飞》《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等让我耳目一新。这些歌虽然不是我们上小学时有幸能唱到的歌,但也是我们长大成人后在我们的后辈中广为流传的儿歌。看完老师编写的五线谱,听完老师的简短示范,禁不住地想,如果继伟老师当时是我们小乐队的音乐指导老师,那我的音乐水平不早就飞啦~ 哈哈~ 十首改编的儿歌钢琴曲,配有电子版五线谱预览图,还有老师的示范视频,才98元人民币。这定价让我看傻眼,这么低并且有良心的价格老师不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受众群能真正欣赏到钢琴儿歌曲可以是很美的,很现代流行的,不是呆板的,让人练了想练,让人听了想再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微信视频号里搜索“继伟音乐工作室”查询相关资料并购买。附上这个曲谱集的一些宣传图片供大家参考~ 老师说该课程适合人群有三类: 1)中小学音乐老师; 2)培训机构的钢琴老师 3) 学琴的孩子 在此我帮加上最后一类人群就是像我这样的,4)业余钢琴爱好者在童年时没有唱过好听的儿歌但想弥补童年时缺憾的这么一群成年人,呵呵~~~
我最近练了一首《虫儿飞》,水平很业余,老师弹的示范比我的好听许多倍~ 好老师好资源我也喜欢和大家分享,有钢琴基础的或者对编曲感兴趣的或者想提高自己音乐审美的朋友也可以关注继伟老师的油管频道,老师从去年11月份起开设这个频道,定期贴很多干货讲很多小技巧也会时不时地演奏一曲,有时候一个短视频的小技巧就会让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比如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