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白山秋叶的博客  
闲来无事的感慨  
我的名片
白山秋叶
注册日期: 2010-03-22
访问总量: 327,08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转载时请注意
最新发布
· 2018秋色印象
· 纽约新世贸中心游记
· 纽约的夏季一天
· 加州行- 乐高乐园和海洋世界
· 加州行-圣地亚哥
· 上海掠影
· 湘西游记-张家界武陵源
友好链接
· 幸福剧团:幸福剧团
· 自由鸟:自由鸟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老冬儿:老冬儿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queen:开洋荤去
· 水晶:水晶的博客
分类目录
【2018】
· 2018秋色印象
【2017记事】
· 纽约新世贸中心游记
· 纽约的夏季一天
· 加州行- 乐高乐园和海洋世界
· 加州行-圣地亚哥
· 上海掠影
【2016记事】
· 湘西游记-张家界武陵源
· 湘西游记-张家界天门山
· 湘西游记-芙蓉镇
· 湘西游记-凤凰古城
· 湘西游记-韶山
· 上海迪士尼初探
【2015记事】
· 从多伦多到新英格兰赏秋之旅
· 美加边境千岛湖游记
· Gettysburg国家战场公园游记
· 犹他国家公园鸟瞰
【2014游记】
· 2014秋色写真
· 相聚在纽约--2014同学聚会记(下
· 相聚在纽约--2014同学聚会记(上
· 身后葬何处-清明上海扫墓记
· 清明踏花上海行
【2013美国国家公园游记】
· 大沙丘国家公园游记
· Mesa Verde国家公园游记
· Arches国家公园游记
· Bryce Canyon国家公园游记
· Lake Powell和羚羊谷游记
· 大峡谷国家公园北线游记
· Zion国家公园游记
· Grand Teton国家公园、盐湖和Ced
· 黄石Yellowstone国家公园游记
· Rocky Mountain国家公园游记
【2012中国行】
· 回国印象-房价居留权工资
· 长白山天池及北朝鲜边境游记
· 莫干山上同学30周年聚会
【北美生活】
· 2013秋色写真
· 回国礼品费思量
【2010中国行】
· 国内分化的中产阶级及海归
· 驾照和北京之行
· 在上海办理房产记
· 我混进了世博中国馆
【健康与安全】
· 坐飞机旅行当心核辐射
· 野外活动慎防莱姆病
【子女教育】
· 在北美教子有哪些技能要督促孩子
【炉边杂谈】
· 点评2011各台春节晚会
· 央视春节晚会需要改革
· 同朋友关于在国内买房的讨论
· 小议2010年夏季回国机票价钱
【中国游记】
· 桂林归来慎进庙-桂林游记
· 阳朔游历和上当记(照片)
【高尔夫球】
· 杂记学打高尔夫球(2)
· 杂记学打高尔夫球(1)
【网文转贴收藏】
· 中国经济是怎么被玩垮的(转贴)
· 刘家驹:我经历的朝鲜战争
· 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承诺
· 国内网友写的“十年总结”
· 来自国内的世博会幽默
存档目录
11/01/2018 - 11/30/2018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05/01/2016 - 05/31/2016
10/01/2015 - 10/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0/01/2014 - 10/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10/01/2011 - 10/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杂记学打高尔夫球(1)
   在美国多年,从未对高尔夫球太感兴趣,最多偶尔去公司组织的高尔夫比赛挥几杆子,以示团队精神。至于球能不能飞起来,和飞到什么地方去,我都不用操心,反正如果partner打出的球更好就以他的球为准。 上次回国,发现大学同学都成了头面人物。校长,所长,老板,经理,亚太地区总裁,驻中国地区总经理,...,林林种种,每个人都是独挡一面的“金领“人士。请我吃饭时,少不得聊起高尔夫球,听起来个个都是高手。问他们怎么会去打高尔夫球,答曰这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在中国,某些事物是与地位相联系的,比如吃龙虾三文鱼温哥华大螃蟹,穿名牌,打高尔夫球,开跑车,玩游艇。这点与美国差异很大,在美国任何事物都是平民化的。 同学听说我在也在高尔夫球场上走动过,顿时有了兴趣,约好请我去打高尔夫球。不过那天正好下大雨,只好取消。 不过这事对我有所触动,想当年大学里,本人也是优秀人士,正因为优秀,当年才能来美国,一路奋斗,扎根自由富强之邦。但时过境迁,与国内同学相比,本人好象落伍了。并不是说美国条件差,在美国买一件名牌时装在Sale时也就一二十美元,至于打高尔夫球,我附近15分钟车程内有三个高尔夫球俱乐部,打9个洞也就二十美元出头,Tee-Time随便挑。而在国内打一场高尔夫球是大事情,Tee-Time开球时间居然可能是凌晨6点,没准还得在高尔夫球俱乐部住一晚上。关键美国是一个Casual随意的社会,整个环境没有逼我们一定要穿名牌打高尔夫球,我们自然无所谓,而在中国你要没有别人有的东西你就被瞧不起。不过既然咱们要回国走动,咱们也不能表现太差,例如要是同学请我打高尔夫球而我却打得一塌糊涂,岂不让同学扫兴?咱们怎么也得捍卫一下美国的声誉是不是(笑)?这样一想就有了动力,正好公司里有一帮同事热衷于高尔夫球,于是决定正规地跟着他们学打高尔夫球。 一旦正式学打高尔夫球,就发现高尔夫球不是最好学。虽然高尔夫球与乒乓球大小差不多,可比乒乓球难掌握。高尔夫球是远距离的游戏,远距离会放大技术上的微小失误,稍有偏差,球就飞不起来或偏到不知道何处去了。自学摸索了一段时间,实在摸不着门道,只好去找教练学。高尔夫球教练的收费颇贵,80美元一小时是便宜的。但我找的那个教练不是很有帮助,因为他没讲清关键的要领,于是我偶尔能打出几个好球,但还是不明白我为何突然这么出色。后来发现最有用的学习途径是订阅高尔夫球专业杂志,其中不时有技术讲解,对技术关键讲得非常清晰。知道技术关键后再多打多练,加上一点教练指导,终于逐渐入门。 其间我最大的感悟是,打高尔夫球不要把注意力全放在技术上,那样会乐趣全无。打高尔夫球是在享受生活,接触自然,在晴朗的天气去高尔夫球场走一圈,那种感觉实在是一流舒服。打得好不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参与并Have Fun。在户外打高尔夫球可比坐在计算机前打字要健康,在此愿与万维博友共勉,多打高尔夫球,少写博文(笑)。在美国有这么好的条件,应该充分利用才是。 初学打高尔夫球很容易被淹没在各种技术要领之中,如果读球技指导,你会发现1秒钟的挥杆击球包含那么多技术要求,初学者很难全部做对,结果总打得不理想。但根据我的体验,初学打高尔夫球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一是能让球飞起来,二是能控制球的方向。要做到这两点,有的技术要领必须做到,缺之则只能打出地滚球,而有的技术无关紧要,缺之最多打出的球距离不够远,可以以后不断补充学习。下面我总结一下我的经验,希望抛砖引玉,帮助其他初学者少走弯路。 (一)首先介绍一下高尔夫球常用术语和知识。 高尔夫球杆主要分三种: Wood(木杆),主要有1号到3号,用于从tee上开球用。虽然叫木杆,现在也都用金属做成。 Iron(铁杆),主要有4号到9号,用于在Fairway及Rough上从地上击球,或在沙坑Bunker中打球。号数越高,倾斜角度越大,球飞得越高,距离越近。 Putter(推杆),用于在Green上把球打入洞。 其他球杆还有Hybrid,是木杆和铁杆的混合型,兼顾力量和控制。 标准高尔夫球场是18洞72杆(Par72),Par的意思是应该用多少杆完成。每个洞都有自己的Par,Par4指的是老手从开球到球入洞应该用4杆。以Par为标准,不同的杆数有不同的名称。以Par4为例,打5杆入洞(比Par多一杆)叫Bogey,打4杆入洞叫Par,打3杆入洞(比Par少一杆)叫Birdie,打2杆入洞(比Par少二杆)叫Eagle,一杆入洞叫Ace。当然对于初学者,能用10杆以下打入洞就不错了,另外一般高尔夫球场会要求如果打到10杆还未入洞就停止并去下一个洞,因为后面一组人正等着呢。 衡量球员水平高低有一个指标叫Handicap,Handicap是根据超过Par的杆数计算而成,有专门的计算公式。举例而言,如果在Par72的球场上球员甲总杆数是76,则超出4杆,Handicap大约是3。而球员乙总杆数是92,则超出20杆,Handicap大约是18或19。可见Handicap越低,水平越高。球员的Handicap会随新的成绩不断变化。 (二)学习使用铁杆 学打高尔夫球一般从学习使用铁杆开始,因为木杆较难掌握。上边说过,铁杆主要有4号到9号,号数越高,倾斜角度越大,杆越短,球飞得越高,距离越近。铁杆还包括P号杆(Pitch Wedge),P号杆比9号杆更短倾斜角度更大。业余球员一般多用高号数的铁杆,低号数的铁杆不易掌握,职业球员有时也用不好低号数的铁杆,当然Tiger Woods除外。Tiger Woods能用2号铁杆打比赛,功力实在不浅。 学习使用铁杆一般从最高号数或最短杆开始,也就是先用P号杆学,再用9号杆,8号杆,7号杆,等等。一般练到6号杆就差不多了,4号杆和5号杆初学者掌握不好也一般不用来打球。杆越短,越容易控制,越容易练习用力和重心移动。 具体的打球技术包括握杆,站位,挥杆,等等。网上对此有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录像,在此就不再复述。我只介绍几项最关键的要领。请注意我是以右手为正手。 要领一:身体重心的移动 向下挥杆时,杆头的运动是一条弧线,这条弧线的最低点需要在放在地上的高尔夫球的左侧(球洞)方向2-3英寸处。也就是说,杆头打击高尔夫球的背面时实际上是正在向下运动,这点至关重要。初学者往往会企图向上击球以把球“挖“起来,那样打的话球是飞不出去的。而要保证在用力挥杆时杆头运动弧线的最低点在高尔夫球的球洞侧,身体重心需要从右脚移动到左脚上。挥杆击球时,实际上有两个运动,一个是手臂向下划出的圆周运动,一个是身体重心从右向左的平行运动,两个运动的合成就是杆头的运动。 Using Iron 1 具体做法是,向右举杆(Back Swing)时,身体重心移到右脚上,左腿弯曲但左脚尽量不离地。挥杆时蹬右腿,转胯,重心移到左脚上。 要领二:击球时勿抬头 我刚开始练球时,用铁杆打出的高尔夫球永远是地滚球,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才被教练指出我击球的刹那我的头已转向球洞方向。 Using Iron 2 正确的做法是,在击球的瞬间,胯已转向,而眼睛仍保持水平并看着放球的位置,下巴抬起而不是埋在胸前,此时别抬头看球洞方向,要相信自己打出了一个好球。 以上是我的经验中最重要的两点,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手握球杆的方向。如果要打远距离的球,必须借助手腕的力量,Back Swing时手腕应竖起(Wrist Cock),球杆应与手臂成垂直角度,在击球时抖腕(uncock)以产生力量。如果要打近距离的球,则手臂可与球杆成一条直线,这是典型的短距球打法(pitch shot),不过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会不同,这些以后再介绍。 Back Swing 至于肩膀的转动则可随意,如果要真正象职业球员那样用出全力以达到最远距离,则肩膀需要按标准姿式向右转动90度,球杆要伸至背后,杆头要指向球洞方向。但这不是必须,就算肩膀不转动90度其实也能打出好球,初学者只需举起球杆到身体右侧就可以了,以自己感觉舒适得力为准。 练习了铁杆,下面就可以练习木杆了。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