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白山秋叶的博客  
闲来无事的感慨  
我的名片
白山秋叶
注册日期: 2010-03-22
访问总量: 327,02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转载时请注意
最新发布
· 2018秋色印象
· 纽约新世贸中心游记
· 纽约的夏季一天
· 加州行- 乐高乐园和海洋世界
· 加州行-圣地亚哥
· 上海掠影
· 湘西游记-张家界武陵源
友好链接
· 幸福剧团:幸福剧团
· 自由鸟:自由鸟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老冬儿:老冬儿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queen:开洋荤去
· 水晶:水晶的博客
分类目录
【2018】
· 2018秋色印象
【2017记事】
· 纽约新世贸中心游记
· 纽约的夏季一天
· 加州行- 乐高乐园和海洋世界
· 加州行-圣地亚哥
· 上海掠影
【2016记事】
· 湘西游记-张家界武陵源
· 湘西游记-张家界天门山
· 湘西游记-芙蓉镇
· 湘西游记-凤凰古城
· 湘西游记-韶山
· 上海迪士尼初探
【2015记事】
· 从多伦多到新英格兰赏秋之旅
· 美加边境千岛湖游记
· Gettysburg国家战场公园游记
· 犹他国家公园鸟瞰
【2014游记】
· 2014秋色写真
· 相聚在纽约--2014同学聚会记(下
· 相聚在纽约--2014同学聚会记(上
· 身后葬何处-清明上海扫墓记
· 清明踏花上海行
【2013美国国家公园游记】
· 大沙丘国家公园游记
· Mesa Verde国家公园游记
· Arches国家公园游记
· Bryce Canyon国家公园游记
· Lake Powell和羚羊谷游记
· 大峡谷国家公园北线游记
· Zion国家公园游记
· Grand Teton国家公园、盐湖和Ced
· 黄石Yellowstone国家公园游记
· Rocky Mountain国家公园游记
【2012中国行】
· 回国印象-房价居留权工资
· 长白山天池及北朝鲜边境游记
· 莫干山上同学30周年聚会
【北美生活】
· 2013秋色写真
· 回国礼品费思量
【2010中国行】
· 国内分化的中产阶级及海归
· 驾照和北京之行
· 在上海办理房产记
· 我混进了世博中国馆
【健康与安全】
· 坐飞机旅行当心核辐射
· 野外活动慎防莱姆病
【子女教育】
· 在北美教子有哪些技能要督促孩子
【炉边杂谈】
· 点评2011各台春节晚会
· 央视春节晚会需要改革
· 同朋友关于在国内买房的讨论
· 小议2010年夏季回国机票价钱
【中国游记】
· 桂林归来慎进庙-桂林游记
· 阳朔游历和上当记(照片)
【高尔夫球】
· 杂记学打高尔夫球(2)
· 杂记学打高尔夫球(1)
【网文转贴收藏】
· 中国经济是怎么被玩垮的(转贴)
· 刘家驹:我经历的朝鲜战争
· 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承诺
· 国内网友写的“十年总结”
· 来自国内的世博会幽默
存档目录
11/01/2018 - 11/30/2018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05/01/2016 - 05/31/2016
10/01/2015 - 10/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0/01/2014 - 10/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10/01/2011 - 10/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国内分化的中产阶级及海归
   这次回国,同一位北京朋友见面后发现他正在办理移民加拿大的手续,这位朋友结婚不久,在外企工作,年薪有三十几万人民币,怎么也是中产阶级白领,在国内生活应该属于相当不错的阶层。我好奇地问他,国内正在大发展,海外华人都在要海归(至少从网上看来如此),好象人人都向往国内生活,为什么你还在移民加拿大? 这位朋友对我解释说,在过去的两三年中,国内象他这样的中产阶级的生活质量是处于下降的状态,主要原因是房价、子女教育费用的暴涨,象他这样刚结婚正考虑买房子生小孩的,一算未来的花费,实在是不堪重负,比如北京的房子分成学区房和非学区房,学区房就是居民的小孩保证能进同小区挂钩的学校,非学区房就是片内没有保证收居民小孩的学校,为了未来小孩的教育,怎么也要买学区房,但在北京,学区房最低也要400万人民币,他的积蓄扔进去只够买个厨房,更何况现在小孩的教育成本高昂,因此他决定去加拿大生活,希望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小孩的教育都能比国内有所改善。 而我和同学聚会时又看到了不同的情况。我的国内同学基本上都是精英阶层,每人起码拥有两套房子或别墅,因为发展得早,充分享受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房价上涨的成果,生活真是蒸蒸日上,身价不断上涨。他们的孩子则已经进大学或马上要进大学,现在小孩教育的烦恼问题与他们已没有关系。迅速致富的经济条件加上管理阶层的社会地位,同学脸上的谦逊的微笑掩藏不住心中的优越感,我也不禁second guess当年在国外发展的决定是否正确。 两种情况的对比使我意识到中国的中产阶级实际上已经分化成两个阶层。 第一个阶层是类似我同学那样的中产阶级,从一、二十年前开始发展,与中国经济同步上升。从职业上说,赶上了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大量白领和金领工作机会,尤其是国外大公司来中国投资所产生的工作机会,经过这些年的磨砺,不少人现在都成了社会的中坚,占有领导和精英的位子,权利巨大,收入颇丰。从住房上说,因为买房买得早,房价仍低(当年上海市区房子每平米仅1000元人民币),尽享房价上涨的利益。我在上海的熟人中人人都起码是百万身价,因为房价上涨的缘故。不少人就因为拥有几套房子,身价早已千万以上,变富原来这么容易。北京、上海的老居民因为原有住房的拆迁,会被补偿一套或几套新房子,房价上涨后凭空发财,从穷人一跃而成百万富翁。这一批老中产阶级的生活可以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同步上升,“钱”途一片光明。 第二个阶层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的中产阶级,刚工作不久,准备结婚或结婚不久。本来积蓄就不足以买房,由于房价上涨,买房更变得遥不可及。房价上涨对他们只有负面影响,“裸婚”、“蚁族”这些名词就是对他们生活的写照。如果父母有一些经济实力,那还可以依靠父母,如果父母也有困难,那生活就很不容易。如果还有小孩的话,小孩的教育费用又是一笔巨大的负担。这一部分的中产阶级对现在的生活水平意见很大。 在这里,主要的差别在于房子。如果有房子又有工作,生活怎么也不会太差。如果没有房子需要买,马上就会感觉不堪重负。但房子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这次回国,我听到的最多的抱怨还不是房价,最多的抱怨却是子女教育。 现在国内高等教育已经相当发达,名校如清华、北大除外,一般大学三个申请者里就能录取一个,跟不上发展的是中小学和幼儿园。幼儿园的缺口有7500万个名额,进幼儿园要排队,好的幼儿园还要交赞助费,进了幼儿园还要给老师好处,因为怕老师对自己的小孩不好。基本上每个月幼儿园收费1500人民币,现在小孩都要去各种素质教育班学舞蹈画画之类,每月收费又要1000人民币以上,加上基本生活费大约每月1000人民币,书费大约每月500人民币,一个幼儿的开销每月起码4000人民币。 在我的印象中,国内的中小学还是免费的,但这次才知道“义务教育”已经名存实亡。到了小学,每个家长都想把小孩送进好的学校,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小孩要进稍好一些的学校,除了考试成绩,家长必定要给学校交赞助费,而且赞助费数额巨大。母校的附属小学说起来是学区内的小孩都收,实际上不交赞助费根本进不去,而一年的赞助费有多少?说出来吓了我一跳,15万人民币一年!别说低收入阶层,就是对于白领阶层,这也是巨大的花销。象这样明码标价的还算好的,在上海报纸上读到一篇报道,上海的一所重点小学,招收60名学生,4000人报名,有300名学生符合录取标准,学校向这300名学生家长发出赞助表格,表示将录取交赞助费最高的60名,这等于给家长出了一道数学难题,因为每个家长都要估计其他家长的数字来决定自己的数字,这种数学题在数学界尚无解法。所以现在国内教师也是黄金职业,上次北京抓了一个校长,在其保险箱里发现了几千万元。 我有几个亲戚家都有小孩在读中学,每个周末这些小孩都要去上辅导班。有一次我请客吃饭时吃了一半大人就要送小孩去辅导班,我说不去不行吗,回答不行,现在学校里老师上课时都不教知识,然后老师在辅导班里教原本应该在课堂里教的内容,当然老师教辅导班会有额外的收入。现在已经变成了所有的孩子都要在周末去上各种辅导班,不上就竞争不过别人。而老师在课堂里更觉得不用教授课本知识了,因为反正学生会去辅导班学习,现在学校里上课也就做做习题,不教什么内容。这对于家长则是费时费钱的额外负担。 正由于这些原因,国内的人还是向往能来国外定居生活,尤其是国内的父母都希望能送小孩来美国受教育。不管人们如何地对美国有意见,但对美国的教育却是绝对地向往。不过同学的后代都选择先在国内的一流大学读本科,研究生时再出国。这次回国,去了几个名校看了一下,国内大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走马观花的角度来说,至少食堂比以前像样多了,当然饭钱也上去了。 我和在大学当教授的同学讨论国内大学的现况,同学说原来大学教授是低收入工作,没人要干,母校中有的老教授想退休都退不下来,因为招不到年轻教授来顶替。这两年不同了,大学教授的收入大幅提高,同公司金领可有一比,我们当年的导师现在发财了。这样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大学里所有位子被占满,就连博士生毕业后要留校做研究都不行,因为没有名额位子了。早几年国内大学如果有空位,有国外学历的人要进去还相对容易,现在从国外来的申请者太多了,同学说他手里的国外申请者的简历堆起来有一尺高。另外国内大学也不是看到有国外学历的人就要,他们也要评估申请者是否真的出色。同学说别看有那么多的简历,他和教授们评审下来觉得也就两三个还可以。 同学说,最占便宜的是早先的一批人,到国外去镀两年金,然后马上回来,在学术界被迅速提拔上去,把领导位子全占了。现在才“海归”的人就回来晚了,已经很难挤上去了。如果在国外干得还可以,就不要没联系好就贸然回来,除非联系到了好的位子才回来。社会上还有一批人,当年出国在国外无法立足,现在回来却又太晚了,没办法找到好工作。谁都没想到这两年国内学术界的待遇提高得这么快。 至于“海归”的问题,在国内读到《中国新闻周刊》上有一篇文章,谈到了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总体情况。文章说,中国留美学生已经超过10万,但绝大多数高端的中国留学生依然是一去不归。中国留美博士留在美国的比例有92%,高居各国第一,以下几名印度81%,加拿大55%,德国52%,台湾43%。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留学生回国比例越来越大,但真正一流的人才大多数还是滞留不归。文章说,20多年前的留学生读博士的比例非常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自己掏腰包出去读书,这些人如果在国内,大部分恐怕很难进好大学。文章说,“20多年前许多留学生宁愿在美国刷盘子也不回来,现在那些只能在美国刷盘子的人至少是回来了,可惜,这些人回来仍然面临就业问题”。文章说,最近几位在美国干到顶尖的科学家回国,引起不小的轰动,但轰动效应越大,说明这样的事情越稀罕。文章最后总结,中国的经济发展每年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但一流的中国留学生还是不回来,而未来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社会,中国恰恰最需要的就是这些人。脑力外流,或多或少仍然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这篇文章可见,“海归”还远未达到时代大潮流的程度。要真正吸引一流人才“海归”,中国还是必须首先解决困扰中产阶级的四大问题: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