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比不上日本文化,日本文化早中国700年、七个世纪。
中国的《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文学的最高峰,成书在乾隆年间,十七世纪初期,1700年之后。
日本有本《源氏物语》号称日本的《红楼梦》,是日本文学的最高峰,成书在1000年左右,日本平安时代。时间上相当于中国的北宋朝。
《源氏物语》早《红楼梦》700多年,就已经先知先觉的对《红楼梦》做出了概括:“目欲穷变世,心行止远末。人间频更替,无动是真情。”。
这与《红楼梦》的自判:“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差不多,而且显得更加超凡脱俗。因为:人若是太看透世间道理,思虑过深,反会失却优和温暖,别人也就不怎么容易亲近拥戴。
更为奇妙的是《源氏物语》中,对《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人物判词,也多有雷同之处,例如:
对林黛玉的评价: 泪如清水寻常物,来途早断恐难逢。
对薛宝钗的评价: 心迹未予外人阅,花枝一束故人香
对探春的评价: 情似孤舟甫离岸,渐行渐远渐生疏。
对妙玉的评价: 月华幽光羡登临,红尘悲怆我自知 。
也有对林黛玉感到惋惜的: 相思到死有何益,生前欢会胜黄金。
下面是部分《源氏物语》中的精彩片段、语句摘录:
1、目欲穷变世,心行止远末。人间频更替,无动是真情。 2、微风摇兮荻叶梢,霜随风信渐消散,思君怨君兮难解嘲。 3、不似明灯照,又非暗幕张。朦胧春月夜,美景世无双。 4、你的眼神好像很不可思议,有时看着远方,又好像什么也没看。 5、明日之事,谁也无从知晓,下次几时再来探访,我也不知。 6、但是那份温柔和体贴,随着次数的增加,渐渐地,沉重起来。 7、仅仅一张竹帘,便隔开了这未果的恋情。 8、真是心思缜密的女人,我的所思所想,她都会满足。 9、月轮已隐入山边了吧,源氏望着那幽暗动人的天空,时而埋怨对方,时而责备自己。 10、哀此东篱菊,当年共护持。今秋花上露,只湿一人衣。一花一木,故人相植。一思一念,令人成痴。 11、缥缈的爱,热烈的爱,每一段恋情都要一一道来,因为无论是哪一段,都是那位公子为爱而生的证明。 12、源氏之君心中正懊恼着,又逢雨点纷纷下落,山风飕飕地吹,瀑布的响声比往常显得更大。稍带困意的诵经声间歇地从上面的佛堂传来,倍增悲凉。
13、山樱若是多情种,今岁应开墨色花。 14、情似孤舟甫离岸,渐行渐远渐生疏。 15、月华幽光羡登临,红尘悲怆我自知 。 16、心迹未予外人阅,花枝一束故人香 17、相思到死有何益,生前欢会胜黄金。 18、泪如清水寻常物,来途早断恐难逢。 19、浸身恨水我心湿,何苦当初悔已迟。 20、恨事多有难忘处,奈何再会在歧路 21、你我皆知深夜好,良缘恰似月团圆。
22、生前诚可憎,死后皆可爱。
23、其实,即使极其寻常的话,只要从容道来,听着自然感到悦耳;就是最普通的讲唱故事,只要用充满感情的声调,单唱那上下句的某些地方,一般不求甚解的听众,也会认为十分有趣哩;反之,若是碎嘴快舌,就算是话的内容再有深度,听的人也不会感觉其妙了。
24、荣华之梦,我倒不怎么顶渴望,只希望从容享受这四季自然的美景:例如春花秋叶,变化的天色,等等。自古许多人都在争论春天的花木与秋天的野望,究竟孰胜?这真是难以骤下论断的事情。唐土之人似乎认为春花如锦,最是可取;而我朝歌咏则好像更重秋色动人呢。到底孰是孰非?其实,放眼眺望,佳景处处,令人目不暇给,花色鸟音如何评定优劣呢?只得于狭窄的垣内,尽量设法,使能体会四季变化,种植春天的花木啦,秋天的野草等,好让那些无人倾耳的草虫有所栖息之处,也好叫知音的人儿欣赏欣赏。”
25、有一个阵雨初歇,诱人伤感的夜晚,中将将浅墨色的外褂和布裤换穿为浅色的衣裤来访源氏。他看来英姿焕发、令人羡慕。当时源氏正在西侧妻户边凭栏欣赏着霜冻的庭前花草。风飒飒地吹着,时雨阵阵,诱人禁不住也要泪簌簌。他那托着腮帮子喃喃自言"为雨为云今不知"的绝妙姿态,真个叫人着迷。中将不愧为风流解趣之人,故而默默凝视,坐近其身边,心想如果自己是女儿身,如何舍得留下这样的人离开这世间呢?源氏依然从容地坐着,只是稍加整顿衣带而已。他穿的是浅墨色的夏衣,下面的红裳衬出炜然的光彩。
26、他这个人呀,真个是罕有的稳健老成,也不知是否命定要这般早夭折的呢?近两三年来,看他一直都是心事重重无精打采的。不成器的我倒是时常开导他:‘人若是太看透世间道理,思虑过深,反会失却优和温暖,别人也就不怎么容易亲近拥戴。’只恐怕在他看来,我这样难免显得肤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