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以前生活的地方来到厦门,行李不多,只有五包。其中两箱就是书。那些我会一看再看,想看时一刻也等不了,想要它们在手边的书。今天推荐的这几本都会随身携带的。 我很喜欢的E.B.怀特在他58岁那年写:“我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基本上,这句话代表了我这几年的生活态度。日复一日,生活的城市变了,陪你吃饭的人变了,工作伙伴也换了,不变的是生活的丰富和复杂。 如何在复杂微妙的生活里,保持欢喜之心,是我一直在学习的学问。有时候,当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在午后微风吹拂的阳台上,会想要看一本书。 如同秋天午后的风、春天开放的花朵、静静飘落的雪这些美好的东西一样,有些书也是好的,它能给你滋养。看完它们,自己看向窗外的眼光都和从前有些许不同,心放开了,眼神也开阔了些。
一
这些年,几乎村上所有的文字都会被引进国1内出版,而且本本畅销,就算只是明显是为应付而写的几百字的专栏文字。这本《跑步》是2005年夏天到2006年秋天,村上集中时间写成的,跟别的散文集比起来,内容丰富、扎实。 他在里面回忆自己当初为何会开始写作: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晴朗的天空,刚刚回复了绿色的草坪的触感,以及棒球发出的悦耳声响。在那一刻,有什么东西静静地从天空飘然落下,我明白无误地接受了它。 一边经营酒吧晚上在吧台上写作的日子: 经营店铺一一记账,检查进货,调整员工的日程;自己也钻进吧台后面调制鸡尾酒、烹制菜肴;深更半夜店铺打烊之后,再回到家里,坐在厨房的餐桌前写稿子,一直写到昏昏欲睡。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将近三年。我觉得自己活过了相当于普通人两倍的人生。
都是一些私人的感悟,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村上这个人,没看过村上小说的人,也会因为这些散文喜欢上他。
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观点。随手摘来都是这种美好、机灵的文字:
他们并不知道,打东北方从不间断地吹来的贸易风,让夏威夷变得何等凉爽;他们也不知道,在鳄梨树那风凉的树荫下安闲地读书,兴之所至便去太平洋的海湾里游泳,这样的生活,让人感到何等幸福。无论何事,赢了别人也罢输给别人也罢,都不太计较,倒是更为关心能否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
:
E.B.怀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作为《纽约客》主要撰稿人,怀特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他的文字直白美丽、空灵和大彻大悟,浪漫不失睿智,婉约不乏深邃。38岁的时候,他和妻子离开繁华都市纽约,在缅因州购置了一个农场,养猪、养鸡、养羊,成了缅因州农场历史上最高级的农夫。这本书里,怀特回忆了他的年轻岁月,写农场里的生活,也关心纽约时局。《非凡岁月》这一篇特别棒,回忆了他年轻时搭乘轮船去阿拉斯加远游的经历。那时,他刚刚丢了一份报社的工作,是个地道的文学青年,没有钱,靠在轮船上烧锅炉为自己赚了一个床位。“每个人在他人生的发轫之初,总有一段时光,没有什么可留恋,只有抑制不住的梦想,没有什么可凭仗,只有他的好身体,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只想到处流浪。”怀特兴致盎然地回忆起轮船上的生活、沿路的风景、停靠城市的故事,有趣生动。
《一个美国男孩的下午》,讲他情窦初开时喜欢一个女孩,鼓起勇气约她去舞会的 下午,羞怯莽撞而真实,可以帮助了解青春期男孩在面对喜欢的女孩时是什么心理: 但一定有成千上万的男人们,渐入老境后,回首前尘,都会怀念他们情窦初开的期,他们记得生命中这段宝贵而短暂的时光,曾经有过类似一些懵懂的旅程,此后,爱情的篇章,由于翻来翻去,难免破损不堪,再来絮叨,言谈之中,最初那种鲁莽的青春气息已经失落了。, 70岁的怀特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最珍惜生命中的哪些东西。怀特回答说: 我妻子的婶婶卡罗琳九十岁时,与我们一道生活,她曾说过:“记着我们见识的美已经足够了。“我珍惜对美的记忆。我珍惜这庄重的、有强制力的世界。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一
作者石黑一雄是日裔英国小说家,获得过“布克奖”,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他习惯用英文写作,但文字有一些日本文字的味道,浅淡、悠远。他的长篇小说《别让我走》《长日将尽》我看得走走停停,这本短篇小说合集却看得津津有味。书里的五个故事都和音乐有关,主人公是郁郁不得志的餐厅乐手,风光不再的过气歌星,孤芳自赏的大提琴手,为求成功被迫整容的萨克斯手等等。对音乐一往情深,对生活却满腹牢骚。读起来每一篇都像是一首音乐,让芜杂的心绪平静下来。
五个故事里,最喜欢的是《莫尔文山》。主人公是不得志的吉他手,由于一直面试受挫,去往莫尔文山,寄宿姐姐家,那儿也是他的出生地。山乡环绕,客舍迎人,他帮忙看店,感到既亲切又生疏。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对来自瑞士的夫妇,他们是到处表演的职业乐手。他们喜爱埃尔加和沃恩·威廉斯,却得在现实中不断地唱着《舞会皇后》这样的流行歌曲。
苏更生写说,“中国的女记者,一半都想嫁给李海鹏,还有一半非李海鹏不嫁。” 李海鹏是原南方周末深度调查记者,后来先后当过《人物》《时尚先生》总编辑,是个非虚构写作高手。这厮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按说他的颜值也不算很高。看了这本书,你就会懂。 人们一定是爱他的聪明有趣,羞涩还有点傲娇。他写北京地铁一号线上的人,称之为“佛祖在一号线”,写梦想家,恐惧和这平庸无奇的世界。一些普通的小事在他笔下诗意盎然,让人想在这文字里睡着。 随手分享一点书摘:
秋天的光线真是清亮,我记起了小时候总是会在无聊时看到飞机,于是有一次,我真的又看到了。一架亮澄澄的小飞机在银杏树仍还翠绿的枝桠间掠过,带来一阵蜂鸣,好像把这岁月都拉长了。我竭力的在这片生命的虚空中无声地呼喊起来。我发现我的生命已经闷住了。我不很开心,也没有不开心,我既不快乐,也不痛苦。我想这就是被体制化的烦闷,就是‘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家庭,如是而已’的那种体制化,阻止了你去想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我渴望的是什么呢?正式那些会被嘲弄为文绉绉的、却仅仅是因为人们感到遥不可及才加以嘲弄的东西:激情、生命的激荡感,或者任何令人超脱于闷住的生活的事物。
——《台风》
他在《秋水》这篇文章讲了决定性瞬间这件事情。 摄影家卡蒂埃·布列松有个“决定性瞬间”的说法,指的是最佳照片可以敏捷地抓住恰好出现的瞬息光影,无论是轮胎还是水洼,或者一个跳跃的人,在此时都各得其所,显露出人非比寻常的意义和美。
村上春树说,年轻时有一天他坐在棒球场的看台上,一只球突然朝他飞过来,就在那个瞬间突然间一个念头从天而降,他决心当一个小说家。这是他人生的决定性瞬间。
你的决定性瞬间是什么呢?
《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 作者:海明威,陈良廷等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比起长篇,我更喜欢海明威的短篇。这套书收纳了海明威的全部短篇,《雨中的猫》、《白象般的群山》、《杀手》、《乞里马扎罗的雪》......大部分的精华又都集中在上部里。 《乞里马扎罗的雪》是最出名的,我看到它的时候已经比较成熟,不是个只看武侠的青春期男孩。我不能忘记第一次看到它时的感觉,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没有多余,所有的对话和人物心理活动都真实无比。 一个濒死的男人在非洲草原上,和包养自己的女人在一起,等待那不会到来的飞机救援。男人已放弃求生的欲望,所以一切的思想都无比真实,他回忆起自己不成功的作家生涯,自己喜欢过的女人,面前的这个温柔的,对自己好得不能再好的女人。最后,在斑鬣狗的吠声中,死神来临。 分享一些精彩的书摘,感受一下他的语言风格: 男人躺在一张帆布床上,在一棵含羞草树的浓荫里,他越过树荫向那片陽光炫目的平原上望去,那儿有三只硕大的鸟讨厌地蜷伏着,天空中还有十几只在展翅翱翔,当它们掠过时,投下了迅疾移动的影子。 现在他再也不能把原来打算留到将来写作的题材写出来了,他本想等到自己有足够的了解以后才动笔,这样可以写得好一些......也许你永远不能把这些东西写出来,这就是你为什么一再延宕,迟迟没有动笔的缘故。 她喜欢他写的东西,她一向羡慕他过的那种生活。她认为他正是干了他自己想干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