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颂
无得不思议
是出世间智
舍二粗重故
便证得转依
【译】
此无分别智,远离所取、能取,
妙用难测,不可思议,
是超越于世间的常人智慧。
因为舍弃了粗重的烦恼障与所知障习气,
便能证得“转依”(转烦恼)。


第30颂
此即无漏界(43), 不思议善常(44), 安乐解脱身, 大牟尼名法(45)。 【译】
此颂说明佛果。
转烦恼依菩提,转生死依涅盘,这就是无漏界。
无漏界可以用5种特征来认悟。
这就是不可思议、至善、常、安乐和具解脱身。
永离烦恼障缚、实证无上殊胜之境界,
这就被称为瑜伽行者之正道之法。
注(43)
“无漏界”,清净、无烦恼的世界,即涅槃。
注(44)
“二转依果”,具不可思议、善、常、安乐诸德。
注(45) 牟尼,梵语的译音。意译为寂默。
法,梵语,音译为达磨、达摩等。 于佛典中,法之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
如,“法”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
同时,法又可分为“有为”与“无为”、
色与心、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等。 【说明】《唯识30颂》浅说,就介绍到这儿了
(《30颂》原文中的连接语句,在《浅说》里就不介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