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和颜清心的博客 |
|
学习传统文化;养生保健;圆满人生;寻求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解除情绪的紧张,工作的压力。 |
|
|
|
|
|
|
|
|
|
依尘世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生愁叹
第二种“行(为)杂染品” “行(为)杂染” 就是由“愚痴之心”来“行”(造业)。 “爱取”属于烦恼;“行”属于“造业”。
【原文】
又,十无学支*所摄五无学蕴*,
所谓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
‘解脱知见’蕴,名‘极清净道’。
又由证得此‘极净道’,
离‘十过失’ 住‘圣所住’。
云何名为‘十种过失’?
所谓依外诸欲所有
‘愁叹、忧苦、种种恼乱、苦苦相应过失’;
又有依内‘不护诸根过失’;
由不护诸根故,‘生愁叹’等;
又有‘爱味乐住过失’;
又有‘行住放逸过失’;
又有‘外道不共’
即彼各别邪见所起语言、寻思、追求三种过失;
又有依‘静虑边际过失’;
又有“缘起所摄,发起‘取杂染品’过失”;
又有发起“‘行杂染品’过失”。
【解释】 十无学支, 是得圣人(阿罗汉)所应学习的十种方法。
(由于是学做圣人的方法, 我们学起来是有些难吧?)
十无学支,可以包含在五‘无学’蕴中 ( “无学”指已达真理的极致了。 蕴,积集之义)。
这五种无学蕴,就是
a.戒蕴、b.定蕴、c.慧蕴、 d.解脱蕴、e.‘解脱知见’蕴。
以上‘无学蕴’所包括的内容, 就是‘极清净道’的内容。
由于证得‘极净’了, 就可以远离‘十种过失’,
这时,弥勒菩萨说,
此时的学习者,就能处于圣人所在境界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十种过失’呢?
这就是:
第一、依尘世间种种欲望得不到满足 而生种种愁叹、忧苦、恼乱 以及与苦上加苦心境相应的过失;
第二、不能纯净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感官等), 产生忧愁悲叹的过失; |
|
|
|
|
|
|
|
|
|
|
|
|
第三、有爱味(贪着)过失;
第四、有行住放逸过失;
第五和第六及第七、 对于一些歪理有赞同的语言, 并且还不断地去寻思, 在行动上还有追求的过失;
第八、“有‘深定’不圆满过失”。 ‘深定’,可以指‘边际定’。 ‘边际定’是色界第四禅定最上品 这是说,这个学习者在第四禅最上品方面, 还有不圆满过失;
第九、有“取杂染”*过失;
第十、有“行杂染”*过失。 【注释】 1、十无学支, 是得‘阿罗汉’果之人的十种学习方法。
即: (1)正见智慧;(2)正思惟; (3)正语;(4)正业; (5)正命,远离诸邪命,即如正法之活命; (6)正精进;(7)正念; (8)正定,心不散乱;(9)正解脱; (10)正智。 十无学支,当知为‘无学五蕴’所摄。
2、‘无学五蕴’, 谓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 “无学”是“有学”的对称。 “有学”是虽已知佛理, 但还没有断除烦恼, 所以还是得有所学,谓之“有学”。 “无学”则是已达真理的极致, 其人再无迷惑可断, 再不处尘世的学习中了。 蕴,积集之义。 五蕴: a.戒蕴(戒蕴指正语、正业和正命), b.定蕴(谓空和无相), c.慧蕴(正智), d.解脱蕴(于境自在,名为解脱), e.解脱知见蕴(关于解脱的‘知’与‘见’)。
3、爱味乐住 言爱味者,谓于心中,遍生贪痴。
4、静虑(静坐思惟,亦即禅定) 边际(边际者是穷尽之义)。 (待续)
感恩有你,谢谢阅读。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