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学的交融,
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
儒学是东亚地区一种思想理论, 同时,她也是中国文化的主脉之一。 儒学在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 儒学以‘仁、恕、礼、义、信’为理念 (儒学着重品德修养)。
随着‘儒学’的发展、‘佛学’的传入 以及‘道学’的兴起, ‘儒佛道’三学(三股思潮), 在魏晋时期,形成激荡交锋。 自从‘佛学’在东汉传入我国, 她先是依附中国本土的‘儒学’, 后来佛学至东晋时期进一步与中国文化相融合, 这就使她的思潮开始波及全国。
关于东汉至隋唐这一历史阶段的年代,我们已记不大请了(我们已经把它还给历史老师了),为了对老祖宗曾经生活的时代,有一比较清晰的回忆,让我们参看下面的图表:
一、东家有女初长成,天生丽质难自弃 —历史上儒释道三学的形成 我们看到,本土的儒家和道家 从来是互通有无的,即所谓“儒道互补”, 因而有孔子问道(老子)之说。
【孔子向老子问道】对年轻的孔子來說, 他眼中的老子就像龙一样高深莫測《徐培剛Xuite日誌》 魏晋时期,儒、道以相调和面貌出现, 即使解释儒家经典, 学者们也是依据老庄思想来进行诠释。 但是,自从西汉 汉武帝,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儒家在维护君权专制的过程中,逐渐被宗教化。 东汉末年,儒家蜕变为迷信色彩浓重的学派, 这种倾向,遭到王充*等人的抨击。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东汉学者】
这时,以先秦老庄、汉代黄老为信仰的道学兴起。 其中,张道陵的五斗米教等教派的影响愈演愈烈。
【张道陵(生于东汉光武帝十年(公元34年)正月 至156年或178年),东汉沛国丰县人】 约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 佛学从古印度传入,并潜滋暗长。
事情发展到魏朝和西晋, 由于当时佛学的羽翼未丰, 还是要用老庄思想来解释佛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到了东晋时期,儒释道“三学”, 或经改头换面,或经源源引进, 三学均积聚起一定实力,渐渐形成鼎立格局。
【汉明帝时期正式引进佛学。 汉明帝(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 东汉第二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 (待续)
感恩您的阅读,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