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
以下着重講周朝的古天文學思想 以及周朝與天文學有關的學者。 周朝,分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 和東周(前770-前256年)兩個時期。
(1)古天文學名句—— “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孟子·離婁》)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 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 東周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離婁》原文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1), 故者以利為本(2)。 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 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 則無惡於智矣。 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 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 則智亦大矣。 天之高也, 星辰之遠也, 苟求其故, 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3)
【注釋】 (1)故:這裡當‘本原’講; (2)利:朱熹《集注》云: “猶順也,語其自然之勢也。” (3)日至:日子到達。朱熹《集注》云: “天雖高,星辰雖遠, 然求其已然之跡,則其運有常, 雖千歲之久,其時日可坐而得。”
【譯文】 孟子說: “普天之下所談論的人性, 不過是行為的本原罷了, 本原的東西以順乎自然為原則。 智者不喜歡穿鑿附會, 如果智者能像大禹那樣疏通水流, 就不會有礙智慧了。 大禹疏通水流, 讓水自然地流通, 如果智者也能按照自然行事, 則智亦大矣。 天如此高, 星辰如此遠, 假如尋求他們的本原, 千年時日則坐而可知。” 此處的‘坐’ 即有尋求規律的意思, 也有返觀內視的意思。
(2)荀子說“天行有常。” (《苟子·天論》)。
荀子(前336年?-前236年?), 周朝戰國末期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人。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提倡性惡論; 人們常將之與孟子的“性善論”相比較。
(3)《天問》 《天問》是戰國時期屈原的作品。 《天問》通篇是作者對天地、自然等現象的發問。 這篇長詩被譽為是“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首詩氣吞寰宇的開頭: 【原文】 曰: 遂1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2,誰能極3之? 馮翼惟象4,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 惟時何為5? 陰陽三合6,何本何化? 圜則九重7,孰營度之? 惟茲何功, 孰初作之? 斡維焉系8,天極焉加9? 八柱何當10,東南何虧? 九天之際11,安放安屬12? 隅隈多有13,誰知其數? 天何所沓14?十二焉分15? 日月安屬? 列星安陳? 【注釋】 1.遂:往。 2.冥昭:指晝夜。 瞢(méng)暗:昏暗不明的樣子。 3.極:窮究。 4.馮(píng)翼:大氣鼓盪的樣子。 象:本無實物存在的只可想象的形。 5.時:通“是”,這樣。 6.三合:參錯相合。三,通“參”。 7.圜(yuán):天體。九重:九層。 8.斡(guǎn):轉軸。維:繩。 9.天極:天的頂端。加:安放。 10.八柱:古代傳說有八座大山 做支撐天空的柱子。當:在。 11.九天:指天的中央和八方。際:邊界。 12.屬:連接。 13.隅:角落。隈(wēi):彎曲的地方。 14.沓(tà):會合,指天地相合。 15.十二:指古天文學家把天劃分的十二區, 每區都有星宿做標記。
【譯文】 問: 遠古開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給後代? 天地尚未成形前,又從哪裡得以產生? 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誰能夠探究其中原因? 大氣一團迷濛無物,憑什麼將它識別認清? 白天光明夜日屯黑暗,究競它是如何安排? 陰陽參合而生萬物,何為本源何為演變? 傳說青天浩渺共有九重,是誰曾去環繞量度? 如此規模巨大的工程,是誰開始把它建造? 斗柄的軸繩系在何處?天極遙遠延伸到何方? 八個擎天之柱撐在哪裡?大地為何低陷東南? 天的中央與八方四面,究竟在哪裡依傍相連? 邊邊相交隅角眾多,有誰能統計周全? 天在哪裡與地交會?十二區域怎樣劃分? 日月天體如何連屬?眾星列陳究竟何如?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
【鳴謝】
部分圖片取自網絡,謹此致以謝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