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合唱《孤勇者 》一秒入魂!
现场合唱《孤勇者》,一秒入魂!



《反习攻略》共有21大部份。 每一个部分的内容都很详尽、周全。 上图《致全国同胞书》 只是《攻略》第3部份的开头。
网友留言:
1、一封震撼的《告全国同胞书》, 集全国各界的精英及平民, 为自己的自由抗争。 如此伟大的创举,牺牲自我, 为全国人民脱离专制统治, 奋不顾身,令人肃然起敬。 身在另一自由民主国家的我. 为这位勇士致敬。 您道出了爱好民主自由人的心情。 希望您的创举为中国带来新的政治景像。 祝您平安!️
2、勇士!壮哉!愿中华大地个个是男儿! 3、彭载舟,中华民族的英雄! 向争取自由的勇士致敬。 4、惊天地,泣鬼神。中华好男儿,华夏真英雄。 勇士之言,才是真正的中国梦。 5、放心吧,我问了在北京的同学, 特别是居住在四通桥附近 (包括北理工、友谊宾馆、人民大学一带的高级知识分子), 几乎都知道这件事的始末。 大家都很敬佩,也很振奋!


注释: 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乌苌cháng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 证译 菩萨戒弟子·房融 笔受
(1)中天竺指的是中古时期印度全域的中央部分 (2)乌苌cháng国: 古代印度国名,地理位置相当于今日巴基斯坦西北边境。 (3)沙门 : 梵语的音译。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 (4)罗浮山南楼寺: 位于广东省惠州市。 (5)房融,武则天时宰相。后,被唐中宗发配钦州(今广西省钦州市)。唐朝名相房玄龄的族孙。 (6)楞严是梵文音译的词。中文意思是健行。 一切毕竟而得坚固。

亲爱的朋友,开卷前, 请允许我先把有关经文的学习要点说一下。 记得虚云法师曾说: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 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 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 如所周知,《楞严》经文, 言简意赅、文字优美,但是今人读起来, 却感到不易接受, 尤其对我们这些证量不足的人来说, 更感困难 (但是楞严经却正是对我们这些证量不足的人 或者是对根本就没证量的人来说的啊)。 例如,关于七处征心等问题, 其实不应在网上问, 因为这是一个实修问题 ! 没有多少人敢轻率地回答, 除非像那些有实修经验的人,可以略作回答。 没有哪个敢在网上发挥, 除非很狂妄的人、或者初学、 或者搞学术研究的人,才敢自我发挥。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

考虑到某些因素,我们在推介这部经时, 采取三步阅读法,就是: 一、经文采用黑色字体(较大字体), 然后用粉色字体,为经文做注; 二、为了加深印象,形成连贯思维, 第二步,需要给出通俗的白话文; 三、作为补漏,对重点词,拟给出补充注释。
亲爱的朋友, 须知这些古奥的内容,是在2千多年前, 佛灭后,由佛弟子,通过多次结集后才形成的。 早期的佛教没有书面文字经典, 僧众以口头传诵方式,传承佛陀的教法。 ‘结集’是指佛教僧团进行集会, 由上座比丘主持,与会三藏比丘, 分别诵出佛的教法, 由大众对内容共同审定,再编成次第。 不同的佛教宗派所共同承认的 有二或三次的结集。 经过多次结集, 最终形成现在经文文字记录。 最后才用梵文写成的。 其中《楞严经》是在龙宫沉睡了7、8百年后, 才由龙树菩萨在龙宫恭读心默下来的。 龙树回到印度, 就把经文写在‘贝叶’或写在微细的毡片上, (氊)zhān 用兽毛制成的片状物。 如是,印度国王把《楞严经》视为国宝, 藏于深宫,绝禁外传。

《楞严经》在龙宫沉睡了7、8百年后,
才由龙树菩萨在龙宫恭读、心默下来。

龙树回到印度,就把经文写在‘贝叶’ 或写在微细的毡片上, 如前述,印度国王把《楞严经》视为国宝,
藏于国库,绝禁外传。
又过了600多年(即到了唐朝), 楞严经由印度的般剌蜜帝经过种种波折, 传到中土。


想想看,这部经由公元前5、6世纪的佛祖说法, 经过漫长的岁月,一直到唐朝的房融等尊者, 把梵文译成汉字, 前前后后经过2600年啊 (释迦牟尼佛涅槃至今已有2600年), 在这2600年中,梵文经书所用字体, 考证起来,非一日之功。 这是因为,梵文的身世复杂, 梵文的种类繁多 (什么婆罗米文啊、笈多文啊、城文、天城文、悉昙文, 中间还参杂着一些巴利文等等)。

https://ozvoice.org/
想当初玄奘法师带回657卷佛经, 就是用悉昙文写的, 这些悉昙文 还是写在“贝叶”上的(世称‘贝叶经’)。
综上种种,使我们了解到, 今日之佛经是经历了多么难以表述的传承啊! 今人所读佛经, 已经不是当初由佛亲口所说的佛经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若想学习正道的经文, 还是依据我们所能找到的最接近正法时代, 或最接近像法时代的经文为好。

https://blog.xuite.net/natureland/jill77/243972593
那么,有哪些版本, 比较接近正法或像法时代的版本呢? 回答是,对于《楞严经》来说, 还是唐朝的版本,比末法时代的版本好。
末法时代的版本, 大都附以今人连篇累牍的自我发挥, 毋庸置疑,今人对楞严经所作的感想, 无论多精彩,都比不上原著的证量来得有力。 佛陀的证量是全宇宙的。 我们学的是佛智, 而不是解经人的解释。 读经如救命。经文 字字如珍宝。 读经时,需要拭去宝珠上的灰尘, 努力以原文为主线。 自然,经文古朴深奥, 许多解释也是不可免的。 只不过,尽量做到主次分明罢了。
学佛是为实证。
杨宁说:当你觉得自己懂很多时, 你就彻底‘无明’了!
在学经原则确定后, 接下来,就要使经文更加鲜明活跃些, 编者尽量辅以图画,以增强阅读效果。 这些图画多取自互联网, 这样做的结果是博文并非编者一人所为。 篇篇博文 都有许多人的劳动汗水和辛勤付出。 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学习, 来净化我们自己的心身, 使末法时代也能有佛光普照。
为了这一目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说明】《首楞严经》又叫《首楞严三昧经》。 《首楞严三昧经》至少有11种版本, 例如,《首楞严三昧经》, 鸠摩罗什于 385年-402年在长安译。 又如,九世纪初译出的藏传译本, 名《圣勇行三昧大乘经》等等。
感恩您的阅读,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