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本教材書,差不多是入門課程類,因為對於從來沒了解過心理學的我,讀起來沒有特別艱難。 也因為是教材,作者應用的彭學海嚴謹,論述較為客觀,見解不疾不徐,幾乎不帶任何個人情感色彩。 也因為這樣,這本書讀起來還挺沉悶的,豆瓣評分雖然很高,可是標識讀過的人卻寥寥無幾。 然而,當你滿懷學習的心態,並且它還能陪你入門兒童心理學,就需要自己去斟酌喜歡它的心情了。 我講講讀完這本書引起的部分感受。 一是關於“本性和修養”的思考 書裏說,本性是指影響兒童發展的生物因素,修養則是指影響孩子發展的生活環境。 20世紀初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是修養至上理論的手洗衣服,他說只要給他一打健康而又沒有缺陷的嬰兒(無論他的先祖是什么人),他為之定做培養環境,他便能夠把孩子培養成他所預定的那般。 約翰的構想終歸沒能通過試驗去驗證,但是現實中我們倒是可以看到很多案例,例如同一對夫婦用同樣的方法撫養的親生和收養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截然不同的人。 這是同樣的修養。 另一種典型,一對基因極為接近的同卵雙胞胎,分別在不同的家庭長大,長大後也變成不同類型的人。 因此,偏執於一個方面是不科學的,本性和修養,是孩子成長的兩個關鍵因素,相互影響去塑造一個人。 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對我們意義何在? 書裏說,盡管每個人的身體裏有許多基因,但並不是所有基因都會表明功效,它需要激活。 而環境便是激活的最大要素。 或許某個小孩天生“壞人”的基因,但是ta在特別好修養氛圍裏,“壞人”的基因一直沒有激活。 這是人為的結果,人類改造大自然的力量。 《哪吒之魔童降生》講了類似的故事。 有些孩子或許身體有“善人”的基因,但是因為在極為糟糕的修養環境裏,許多好的基因就得不到激活。 而也有一些人,基因極其強大,無論修養環境怎樣地向相反的方向影響ta,ta還是能發揮基因的強大功效。 比如有些人年幼便經曆過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卻還能堅持自強自立,長大成為一個健康幸福的人。 也有一些被收養的孩子,父母呵護備至,卻最終沒能變成跟父母一樣善良和友好的人。 本性是客觀存在的物品,我們有無可奈何的一面,所以當看到孩子終歸未能成為學霸,內心也不要鬱悶,由於自己也沒變成過。 可是我們也不能認輸,只要我們努力地科學修養,能從最大程度地扭轉很多不好的預測。 二是關於“兒童發展的不可逆”的警惕 本書分了五部分,其中後四部分是關於兒童不同時期的發展,每一個階段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如此,也清晰地讓人看到,兒童的身心發展是有一個明確路線的,每個階段都有類似標記一樣特點。 而最主要的是,這是一條單行線,錯過無法回頭。 便說兒童的語言發展,12歲前學習第二語言可在發音層面達到母語水平,12歲之後就算能使用這門外語,但會到發音層面有缺陷。 也說12歲之前,兒童大腦的語言地區還具有延展性,所以一個人要是在12歲前傷了大腦的語言地區,ta終歸還能恢複語言能力,但是在12歲之後負傷,卻永遠不能修複。 在中童期,兒童大腦會進行一次“改革”,能把不常用的突觸修剪掉,有針對性地處理能力提高。 所以這個階段是學習知識和學會很多生存能力的大好時機。 除了中童期,兒童在進到青春期時還有一次突觸剪修梳理,也算是人生第二次機會,如果再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掌握了這很多,做父母就要抓住每一個重要時刻,有對於地培養自己的小孩。 這些生而不養或是始亂終棄的父母也該為此慚愧,由於錯過對孩子的培養而誤了ta整整一生。 三有關“做父母是否應該要報考資格證”的構想 在《何以為家》熱播的時候,在關於對家庭關系這個話題上,也一度有人給出了“做父母,為何不需要報考資格證”的質疑。 書中的個人版塊以這個話題展現一篇文章。 為何很多人會想到“父母資格證”這個東西? 由於修養是那么重要,而兒童發展又不可逆,父母做為塑造他們的人確實太重要了,幾乎是決定一個人運勢的關鍵因素。 而現實中過多由於家庭關系(尤其是父母)的瀆職,或是耽誤了兒童的正常發展,或是塑造了具備歪曲人格的人,並對導致沒法逆轉的損害,而對社會也有可能帶來極大的危害。 李玫瑾在《心理撫養》一書中提到的很多犯罪案例,有些是由於父母的不關懷遺棄,有些則是在教導上不盡心或方式有誤。 從理論上說,成人必須考證根據才能獲得變成父母資質好像是一種很理想的對策,很大程度地保證了教養的品質。 可是,構想終究是構想,如同安樂死,理論上是通的,但涉及過多複雜的社會難題,難以批准實行。 然而書中提到的一些部分卻很有參照意義,就是對父母的教育。 無論在即將變成父母或是成為了父母的人,應該都要上有關的課程,假如考核媽媽會反省和改進。 或許當社會發展到某個階段,這個設想的部分內容真的可以付諸實現,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