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方周末》报社做的问卷调查也发现,绝大多数富豪没有安全感,认为金钱给自己带来烦恼。
调查对象是入选2004年和2005年“《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人均拥有财富是22亿200万元,共发出60份问卷,扣除无效问卷,一共收到有效问卷33份,有效回收率55%。
调查地区主要在华南和华东,负责调查的《南方周末》项目总监曹辛解释,这两个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比较成熟、纯粹,企业家思想也比较开放。
出席昨天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的还包括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均,以及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
虽然调查样本不多,他们两人都认为调查结果有代表性。陆学艺表示,官方登记显示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人大约2200人,调查对象却是身价平均22亿的顶级富豪和私营企业家,因此调查结果能反映这个群体的想法。保育均也认为调查真实反映了这个群体的精神世界。
对于富豪中的中共党员比例之高,三人都表示吃惊。陆学艺分析,1990年代很多技术人员及国家干部“下海”经商,他们原来就是党员,后来致富了还保留了党员身份,并不是企业家在发财后才加入中共。
虽然近94%的富豪认为金钱给他们带来社会地位,近91%认为带来成就感;同样有近91%却认为金钱给他们带来烦恼,72.7%认为带来了不安全感。
美国《时代周刊》最近引用中国人民大学所做的一项统计称,约60%的中国人相信暴发户的财富是通过非法手段攫取的。
陆学艺认为,中国长期的平均思想,以及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权钱交易现象,让社会对富人普遍不信任。他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在1950年代被消灭,这些富豪都是新富人群,历史还很短,因此缺乏安全感。
保育均强调,社会仇视腐败,不能因此也仇视富豪。虽然超过36%的富豪回答希望把钱花在慈善捐款,根据中国媒体报道,去年中国慈善榜排名前136位的慈善家,一年总共捐款不到10亿元。
保育均分析说,中国的富豪生存在新旧体制的碰撞当中,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生产力走在生产关系前面,而上层建筑又落在生产关系后面,最落后的是意识形态。
他说:“我们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上层建筑,高度集权的上层建筑,到现在为止还没转过来。我们的意识形态还是革命党的意识形态,它不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
除了体制转轨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的富豪也还在从小生产者、小业主向企业家转化的过渡中,还没有达到现代企业家的水准,保育均形容他们是“从蝌蚪到青蛙的过程,四条腿长出来了,尾巴还在”。他认为,中国政府还必须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
陆学艺发现,富豪的事业心态基本上健康,他们重视事业更甚于自己和家人。如果需要处置自己的产业,超过45%的富豪希望交给职业经理人,选择交给家族成员的少过37%,只有9%选择交给国家。
调查分五部分,针对富豪对宗教、婚姻家庭、人生、事业和金钱的态度。曹辛回答本报说,因为富豪大多已经是全国政协委员,调查没有询问他们对政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