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功利主義的体育科 早在兒子唸小學五年級時,他便很喜歡美式足球.不單喜歡看,連對运动一向毫不热衷的他,也苦苦哀求我們讓他加入鄰近社團的義隊.每天課後從下午五時半,練到八時半.一星期七次的練習,從沒間斷.我和丈夫都全心全意支持孩子的決定,因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讓他培養运动的興趣. 半年后,突然一天,教練要安排隊員參加比賽,為了得獎,只有出色的隊員才可參加.不菅他們是否天天来練習的,還是比賽當天才出現.都得派上用場.兒子因為不夠牛,不夠狠.也不夠天份,盡菅天天来受訓,也只能上場三分鐘便得離場.成人當然明白個中道理,但孩子不解的問: 甚么是体育精神?參賽的隊員只在比賽前兩天来練習,平日人影兒也不見?球隊的存在就是為了比賽,不是用来鍛練体魄嗎? 往後的日子,不用說了,義隊的功利態度令孩子處處碰壁,令他大為失望.上高中的時候,他也用心學習攬球运动,天天提前一小時回校鍛練.同樣地,校隊要运动精英,要替學校爭取獎杯才有資格做隊員.所以兒子決定以"旁動生"身份參于練習.以達強体為本的精神. 隨著近期人們常說美國校園殺戮事件頻多,每每与教育及青少年文化有關.這都是根本源頭.美國從幼兒到高中教育,雖有很多运动的项目,楞著 "德.智.体.群"的調子.但健身概念並沒有在學校及青少年群体中普及化.只有那少部份的运动健儿,才得到學校或大學的青徠.一些對运动没有潛質的學子,即使想以运动作強身工具,也沒法從學校那兒得到鼓勵和推動.久而久之,运动二字已成專業用詞.看電視,打msn,聽rock或打video game,變成青少年聚在一起時的主流文化,鮮以运动作其社交題材.生活中的"活"字並沒有得到重視. 在這偌大的國家,人口比例小,社交率頻低.日常出入多以汽車代步.那個"活"字就跟本活不出耒,"生"字卻多了副元素,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激素荷爾蒙."生活" 二字的比重顛倒而得不到平衡,當踏入青春期的生理階段時,孩子是沒法面對這內在的動盪与變化.若有"活動社交"的發洩,不但可以減壓,還可以鬆弛緊張的情緒,更可提升快樂的荷爾蒙.這比那些心理輔導強得多.當然,心理病的成因有很多,但能在病理形成前,把心理健康扎根於活動社交的推廣上,便能預防勝於治療. 若要把"活動社交"普及化,教育的方針不能只重參賽和得獎的培訓,應以列為開門七件事的第八件.單靠社區民娛活動,社團及宗教團体推動,對美國本土文化作用不大.尤其地廣人疏,遷居流動密繁及多種族觀念,孩子沒法找到固定友伴一同參于.興趣自會減少,甚至放棄參于任何运动的机會.只捱在家中做功課和看電視.這樣成長的孩子,大有人在.當孤獨寂寞的生活模式,已從小時建立.青春期的發難,就變得不可收拾. 若教育部能規定從幼兒到高中,体育科是每天例行學科.設辨多項活動聚會作為社交內容科,讓孩子生活在"活"的世界,多运用身体的柔軟度,了解身体的能力,張力和變化,在得到"体.群"的同時,也有良好的社交机會,從而使心理得到均衡發展,這樣的國民,才有茁壯成長的基礎,心理病的威脅便可減至低程度. 儿子现在已上大学。 平常也参加同学的友谊赛, 但他年少是对运动的热情,的确是被这种功利制度握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