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尊重正义的博客  
每个人给自己潜意识一个红太阳,习近平害怕红太阳,他在阴暗处脑控犯罪怕见光,我们人类把他抓住就对了  
网络日志正文
第4章:情绪调节--探讨与人生发展有关的基本元素,探讨用高级脑功能治疗情绪活跃的方 2023-10-16 15:31:13

探讨与人生发展有关的基本元素,探讨用高级脑功能治疗情绪活跃的方法

 Ruo Qian Kang 03/2013

第四章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文献综述

     西方世界长期以来一直对情绪调节感兴趣。 苏格拉底强调正确与错误、“即时快乐”与“幸福”之间的区别(Moss,2006)。 他认为并非所有的欲望都是理性的,并建议人类在理性的控制下可以避免非理性的冲动(Moss,2006)。 弗洛伊德指出,当力比多冲动被拒绝或当一个人被情境要求压垮时,就会产生焦虑。 为了对抗焦虑,他建议采取某些形式的监管,包括抑制冲动或避免将来出现类似情况(Gross,2010)。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情绪调节一直是文献中非常流行的话题。 数百项研究都集中在这个主题上(Sarah & Dennis,2004)。 研究范围非常广泛。 一些研究关注情绪调节的过程及其有效性(Chamber, Gullone & Allen, 2009; Gregory & Beer, 2006; Gross, 1999; Gross, 2002)。 其他研究探讨了自我调节的机制和自我控制的个体差异(Calkins,1994;Fillmore & Rush,2002;Gregory & Beer,2006;Posner & Rothbart,2000)。 还有一些人对用于干预情绪障碍、自我意识或自动行为的特定策略的效果感兴趣(Bonadies, Bass & Smith, 1984; Dijksterhuis & Ad Van Knipenberg, 2000; Morin, 1993; Zinn, Massion & Kristerller ,1992)。

    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大多数研究都有相同的调节目标:即用高阶意识控制不需要的想法,或者改变对不利刺激的负面反应。 这些监管目标旨在通过认知控制增强积极情绪并减少消极情绪(Chamber, Gullone & Allen, 2009; Gross, 1999; Gregory & Beer, 2006; Posner & Rothbart, 2000)。 

   在这篇文献综述中,我将介绍情绪调节策略,以展示使用意识影响情绪的过程,以及科学发现,以展示两个关键调节过程的后果。 然后我将讨论前额叶皮层在情绪调节中的参与。 最后,我将回顾相关研究,讨论自我意识和自我关注如何激活更高的大脑功能,并进一步整合整个大脑的功能。 这一过程对于为经历过儿童早期创伤的个人提供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产生的过程模型

     Gross (1999) 在他的文章中介绍了一种情绪生成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个人如何改变其情绪体验的途径。 情感始于对情感线索的评估。 当以某种方式关注和评估时,情绪线索会触发一系列协调的适应性反应。 这些反应涉及经验、行为和生理系统。 每个系统的反应都可以被调节,从而“塑造”明显的情绪(Gross,1999,p.4)。 Gross (1999) 确定了此过程中涉及的五种监管技术。 情境选择是指根据某些人或情境可能的影响力,选择接近或避开某些人或情境(第 20 页)。 情境改变是指改变直接环境以改变其负面影响(第20页)。 注意力部署是指引导注意力来改变情绪(第20-21页)。 分心是一种注意力部署策略,描述将注意力从当前情况转移到其他情况(Derryberry & Rothbart, 1988; Gross, 1999, p. 559)。 认知改变描述了评估导致某人负面情绪的情况,然后改变一个人思考该情况的方式,或改变一个人对其处理情况能力的看法的过程,以改变恐惧的情绪反应(第21页) 调节是指识别情绪倾向并找到应对方法。 例如,通过减慢呼吸来控制心率(第 21 页)

重新评估和压制及其后果

     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重评和抑制这两种关键的情绪调节策略是否能够产生预期的结果。 多项研究表明这两种技术具有不同的结果(Goldin、McRae、Ramel & Gross,2008;Gross,1999;Gross,2002)。 表达抑制是一种策略,涉及有意识地抑制与情绪反应相关的持续行为(Gross,2002)。 

   例如,因感到愤怒而微笑以掩盖愤怒的面部表情可能会抑制真实的感受。 Gross 和他的同事(2002)使用问卷来获得情绪体验和表达的自我评分。 结果表明,压抑与较低水平的积极情绪体验和表达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抑制会增加心血管和皮肤电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这与免疫和心血管问题有关(Gross,2002,第 284 页;Goldin、McRae、Ramel & Gross,2008)。 

   据报道,情绪压抑与抑郁症发病率较高有关(Chamber、Gullone & Allen,2009;Gross & John,2003)。 Gross (2002) 评论了情绪压抑对身体健康的累积影响。 他报告说,反复的情绪抑制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健康后果。 其他研究报告称,情绪抑制与包括哮喘和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有关(Florin、Freudenberg 和 Hollaender,1985;Greer 和 Watson,1985;Gross,2002)。 

   这些发现表明,个人在使用情绪抑制策略时应该谨慎,并表明有意识的控制并不总是能带来最佳结果; 相反,如果设计不当,它可能会成为负面情绪激活的根源。

     认知重评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情绪管理策略,被认为是在情绪反应被激活之前发生的(Chamber、Gullone 和 Allen,2009)。 这种方法基于这样的观念:负面情绪反应是由个人解释情况的方式引起的,而不是情况本身。 通过重新表述情况的含义,人们可以修改他们对与情况相关的风险程度的判断,或者改变他们对应对方案的看法。 

   通过这种策略,可以在没有生理唤醒的情况下改变情绪反应(Chamber, Gullone & Allen, 2009; Gross, 1999; Gross, 2002)。 Gross (2002) 在他的研究中评估了(成人还是儿童?)重新评估的情感后果,表明“重新评估与更大的积极情绪体验和表达以及更少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表达有关”(2002,第 285 页) )。 

   最令人鼓舞的发现表明,重新评估可以恢复受压大脑网络的抑制控制能力(Gross,2008;Gross,2002)。 这意味着前额皮质的活动增加并承担更多的认知控制,而杏仁核、脑干和边缘区域的活动减少,导致与情绪产生相关的活动减少。 这凸显了抑制控制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Goldin、McRae、Ramel & Gross,2008;Gross,2002)。

    这些发现证明了“自上而下”监管的有效性。 特别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重新表述假设的压力情况,可以激活较高的大脑区域,以成功控制较低的大脑区域和随后的情绪。 这个过程还强调了认知重新解释如何涉及涉及前额皮质、杏仁核、下脑和边缘脑的整合功能。 某些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过去报告称,被告知使用重新评估来减少负面情绪的参与者的前额叶活动增加,而杏仁核活动减少。 前额叶活动会影响负责评估和学习过程的皮层下系统,因此,它也会减少负面情绪。 (Mathew,2008;Ochsner,Gross,2005;Wager,2008)。

       本文引用的证据描述了低级大脑区域和高级大脑区域之间的关系。 虽然在压力条件下可以进行“自下向上”控制(较低的大脑区域控制较高的大脑区域),但较高的大脑区域也可能对较低的大脑区域和边缘区域产生镇静作用。 Lane、Reiman、Bradley 和 Lang(1997)暗示,下脑区域以“是”或“否”、“积极”或“消极”模式工作。

    根据这种描述,低级大脑不仅容易受到环境背景的影响,而且还容易受到高级大脑的影响。 这一基本原理对干预和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重新评估与依恋对象相关的自我内部工作模式,以重建安全基础是依恋理论下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Bowlby,1988;Bretherton,1992)。 通过改变非理性想法或对负面刺激的自动反应,人们可以改变情绪反应,因为下脑区域得到舒缓和放松。

自我意识和自我关注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自我意识这一主题在情绪调节文献中受到了相当多的关注(Dijkstehuis & van Knippenber, 2000; Kjaer, Nowak & Lou, 2002; Plant & Ryan, 1985; Spengler, Brass & Kuehn, 2010)。 自我意识是一种有意识地认识与自我相关的事物的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自我意识不仅可以塑造我们的行为,还可以激发自我评价、自我慈悲和自我调节(Morin,1993; 奥恩斯沃斯、麦克法兰和杨,2002)。

    自我聚焦被视为“对自我指涉的内部生成信息的认识,与通过感觉受体衍生的外部生成信息的认识形成鲜明对比”(Ingram,1990,p.156)。 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比无自我意识的个体“发现自己处于更好的位置”来调整他们的内部需求和目标(Morin,1993,p.224)。 研究人员担心,由于倾向于关注环境而较少关注自我,受创伤的儿童和成人可能会出现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方面的缺陷(Gaskill & Perry, 2012; Ownsworth, Mcfarland & Young, 2002; Van Der 洛克,2006)。

    据观察,许多遭受创伤的儿童和成人已经失去了利用意识影响情绪的能力。 他们不认识自己的内在状态和自己的内在需求。 结果,他们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Gaskill,Perry,2012 Van Der Lolk,2006)。

   一些研究侧重于诱导自我意识的方法,例如镜子、相机或观众、记录自己的声音或自我陈述以及自我同情(Leary、Tate、Adams、Allen & Hancock,2007;Morin,1993;Wicklund &杜瓦尔,1981;斯宾格勒,布拉斯,库恩,斯宾格勒,布拉斯,库恩,2010)。

    一些干预措施试图帮助陷入困境的个体认识到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或想法,然后用理性的信念或想法取代它们(Ellis,1977;Ellis,1999;Bonadies & Bass,1984)。 根据理性情感模型(Ellis,1977;Ellis,1999,p.155),人类有许多“自我毁灭的信念”,如果他们认识到破坏性信念并采取行动反对它们,这些信念就可以转变为自助行为。 Bass(1984)将该模型应用于自我调节行为时发现,理性的自我陈述可以减少情绪的唤起,而非理性的自我陈述可以增加情绪的唤起。 

   正如该模型所强调的,人类情绪困扰的原因以及消除情绪困扰的解决方案需要受影响的个人进行大量的“家庭作业”。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这成为这种干预的最大挑战之一,因为干预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个体对非理性想法的自我意识水平以及放弃这些想法的动机(Ellis,1999)。

    自我同情是一种关心和善待自己的倾向,与自我意识、自我接受和自尊密切相关(Leary、Tate、Adams、Allen & Hancock,2007)。 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自我同情心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自尊(Neff,2003;Leary,Tate,Adams,Allen & Hancock,2007),青少年的高水平自我同情心与养育方式的支持、和谐密切相关。 

  家庭功能和安全依恋(Neff,2009)。 Thompson 和 Waltz(2008)研究了经历过早年创伤的个体的自我慈悲与对痛苦事件或想法的态度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自我慈悲程度高的人更有可能平静、轻松地面对过去痛苦的想法或记忆。 Neff (2007) 在他关于自我慈悲的研究中提到,自我慈悲与更强的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有关。 他(2009)指出,自我慈悲水平与幸福感、乐观感和关联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自我慈悲水平与焦虑和抑郁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Neff,2009)。

    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意识在高级大脑功能和低级大脑功能之间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换句话说,现在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我意识如何影响整个大脑的整合上(Dijkstehuis & van Knippber, 2000; Gendolia, Richter & Silvia, 2008)。

   研究发现,自传体记忆、自我描述、自我评价或自我反思等自我相关处理与高级大脑区域的激活有关(Spengler、Brass & Kuehn,2010)。 Kjaer (2002) 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扫描来测试自我反射是否与楔前叶和前额叶皮层(负责大脑认知功能的区域)的活动增加有关。 结果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研究人员发现,当个体反思自己的人格特征(自我反思)时,与对第三人的反思做出反应时发生的活动相比,楔前叶、双侧颞顶区域和左眶额皮质会出现大量活动(Kjaer, 诺瓦克和卢,2002)。 作者进一步报告说,这些区域代表了一个功能性认知网络,并说明了反思性自我意识在意识体验统一中的基本作用(Kjaer,Nowak&Lou,2002)。 

   此外,Macrae 和 Bodenhauusen (1998) 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关注和认知抑制之间存在关系。 研究人员报告说,高度的自我关注本身可能足以触发抑制能力,从而抵制不想要的想法。 Decety 和 Sommerville (2003) 认为,前额皮质的抑制控制在区分自我和他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允许个体运用认知灵活性。 他们的发现可能对那些在“正常化”改变的大脑过程中经历过童年创伤的人有更重要的影响。 例如,通过练习自我慈悲和更多地关注自己,这些人可以激活他们的高级大脑区域并增强他们的抑制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控制低级大脑活动和情绪过度活跃。

作者:Ruo Qian Kang 2013年3月




浏览(5663) (1)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尊重正义 ,62岁
注册日期: 2023-07-31
访问总量: 2,127,52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3-01/09/2025 今天请看第10栏之
· 3-08/17discus on ideas on figh
· 5-9/08 时间先生的觉醒从今天开
· 6-9/4Moved by the Objective &a
· 7-8/15 Letter to Harry Tian Ga
· 10/17中国脑控制造邪恶能量破坏
· 10-01/09/2025中美习近平时间宋
分类目录
【其他话题】
· 更新中 揭晓中国习近平国家主席
· 整理中 马云波是中国习近平极端
· 整理中习近平罪恶电磁波控脑时代
· 2022年4月-8月习近平脑控武器侵
· 更新 2023年2月以前我们被中共习
· 人类不敢面对和反省反抗性幻想恶
· 哈佛效应下篇—— 有道德感的神
· 哈佛效应上篇下篇--哈佛符号象征
· 哈佛效应上篇-- 哈佛符号象征触
· 随时更新 我康若茜作为中国脑控
【有关中国电磁波脑控经历的文章】
· 3-01/09/2025 今天请看第10栏之
· 3-08/17discus on ideas on figh
· 5-9/08 时间先生的觉醒从今天开
· 6-9/4Moved by the Objective &a
· 7-8/15 Letter to Harry Tian Ga
· 10/17中国脑控制造邪恶能量破坏
· 10-01/09/2025中美习近平时间宋
· 11-1/10
· 我的揭露报告出版简介.英文.脑控
· 13精品 我的揭露报告出版简介.英
存档目录
2024-05-01 - 2024-05-11
2024-04-01 - 2024-04-30
2024-03-01 - 2024-03-31
2024-02-01 - 2024-02-28
2024-01-01 - 2024-01-31
2023-12-01 - 2023-12-31
2023-11-01 - 2023-11-30
2023-10-03 - 2023-10-31
2023-09-02 - 2023-09-30
2023-08-02 - 2023-08-31
2023-07-31 - 2023-07-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