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壹嘉出版的博客
  以書會友,不亦樂乎
網絡日誌正文
胡平:如果八十年代就算“高光時代”,那是非常大的遺憾 2024-05-24 16:21:00

胡平:如果八十年代就算“高光時代”,那是非常大的遺憾


按:這是《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新書發布會的發言記錄之二。(第一篇為《徐友漁:終有一天,啟蒙在中國還會重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見本博上一期)。發布會由高伐林先生主持。


高伐林:下面一位發言者是《北京之春》雜誌的榮譽主編胡平先生。胡平先生要介紹起來呢也可以說很多,但是我只想說一句:他是《論言論自由》這篇文章的作者。這篇六萬字的長文1979年首發於北京的民刊《沃土》,《青年論壇》是1986年——比《沃土》首發晚了七年——在1986年的七月號和九月號連載。 這篇長文還曾經發表於多個媒體,還收進了胡平先生自己的文集,但是我個人感覺,還是在《青年論壇》發表最有石破天驚、振聾發聵的效果。我不知道胡平先生自己同不同意這個這個評判。 下面就請胡平先生發言。

海報.png

2024年2月24日的新書發布會海報。點擊購書


胡平謝謝,謝謝高伐林先生,謝謝劉雁女士 。剛才友漁已經對這本書做了一個非常完整的概述。李明華這本書是我所讀到的迄今為止關於八十年代思想史方面最好的一部論著,它不但對我們這一代人,我想尤其是對年輕的一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特別向年輕一代大力推薦這本書 。

李明華寫這本書下了很大的功夫,至少十幾年前他就開始寫作這本書,從那個時候我們就有一些信件交往,我就看到過他有一些相關的一些片段。這本書的篇幅非常厚重,描述的方面也非常廣泛,大到整個時代的背景、中南海上層的一些所謂路線鬥爭,小到他們編輯部的一些日常的運作,從找房子一直到最後,在當局已經禁止銷售這本雜誌的時候,怎麼樣去巧妙地躲過當局的控制,儘可能地讓已經印出的《青年論壇》繼續送到讀者手中,很多細節的描述。我們以前讀到像這種回憶錄性質的書,很少有這麼完整從方方面面都談到的。這個給人的印象特別深。所以他不是一個當事人,不是經過這麼幾十年的沉澱,當然再加上本人的深厚的功力,我想他寫不出這樣的書。


關於《青年論壇》的創辦,儘管它存在的時間相當短暫,但是它在中國八十年代思想界乃至於在中國的整個出版史上的地位,我以為是相當的重要。隨着時間的流逝,像現在已經過去將近四十年了 ,那今天我們讀到這本書,我們當事人、那個時代的過來人固然感到很親切,我想對於後來的人,他們讀到這本書也一定會受益良多。這也就充分顯示了《青年論壇》本身在中國尤其是當代的思想史的重要地位。


我跟這本雜誌的淵源很深,從最早《青年論壇》打算創辦,在北京要成立記者站,我就和高伐林先生、季思聰還有遠志明、吳學燦、陳東升幾位 ,互相聯繫,後來蔡崇國又到了北京,當然其間李明華也來過北京,我們也見過面。在整個這個雜誌過程中,我給他寫過幾篇文章,一篇關於什麼是在八四年的那一期出的,就是關於什麼道德問題的隨想錄,後來當然主要就是我那篇《論言論自由》,記得我把言論自由那個手稿交給李明華的時候,李明華當時就表示他一定要出,要把這個文章給發表出來,而且要全文發表。那說來真是不容易,《青年論壇》每一期的字數也就是十二三萬,我那篇文章六萬多字,它分成兩期發表,占了非常大的篇幅。而且就在 86年7月號九月號發表之後,緊接着就由北京記者站在北京舉行了一場首都各界的關於言論自由的座談會,參加這個會議的人也很多,包括北大的經濟學教授厲以寧,中國政法大學的杜魯吉教授,還有工人出版社的何家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李玲,他們都是交的書面發言。與會的當然更多的是我們同一代人的這麼一些朋友,包括陳子明,王軍濤,包括 甘陽啊梁治平啊等等。可是就是在這一期,這是86年11月出的, 那麼緊接着沒過多久,當局就反自由化,胡耀邦下台,到了87年1月 ,《青年論壇》就被迫停刊。那個時候我已經到了美國,當得知《青年論壇》停刊的消息之後,當然心裡也非常的難受。我記得那個時候我收到過李明華的一封信, 他信中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他說:面對歷史,我們問心無愧 。

23、胡平《論言論自由》手稿.jpg

胡平《論言論自由》手稿。本文與創刊號上發表的胡德平的《為自由鳴炮》,是《青年論壇》最有分量的兩篇文章。李明華寫道:在1980年代中期的政治氛圍中發表這樣的文章,公開為自由吶喊,“可謂石破天驚,振聾發聵”。


李明華跟人接觸,我想恐怕在座很多人跟他接觸都有這個印象,一看他就是好學生出身,從小大概就是當學生幹部,說話做事都顯得很穩重,很老成持重。但是他的思想之銳利,做事之果斷,而且富於冒險精神,乍一看你根本看不出來的。但是他通過他自己的行為就充分顯示了這一點。《青年論壇》能夠辦得這麼成功,我想跟作為主編的李明華在其中的貢獻當然是不可磨滅。


當然《青年論壇》還有很多同事,我們也都是通過《青年論壇》就彼此成了朋友。《青年論壇》舉行過很多大型學術活動,我自己參加過的就有85年3月在廣州,和當時的華南師範學院共同舉行的一個,就是中青年理論工作者座談會 ;另外一次就是在85年,大概也是秋天吧,在武漢舉行的,是和黑龍江的 《學習與探索》吧,跟那個雜誌聯合主辦的一個“跨世紀中國”的研討會,在武漢舉行的。那次我們也去了。很多朋友。除了開座談會之外、開研討會之外,還在武漢很多大學做講演等等,活動都非常成功。所以《青年論壇》在當時的年輕一代讀者中間,在理論界、思想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李明華在書裡也提到過,一般的那個時候, 每個省市都有社科院啊這一類的機構,都有自己的學術刊物,一般他們的訂戶不就是兩三千左右,而《青年論壇》可以達到四五萬,光是郵發量,通過郵寄的發行量就達五萬之多 ,這還不包括零售。可見在當時的影響非常大。


當然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八十年代確實是我們充分地表達自己,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的這麼一個時代。現在回想起來,剛才伐林也提到了什麼“高光時代”,好像是個高光時代,不過你現在回想起來感到非常遺憾:怎麼高光時代就停在那兒呢?那就算高光時代了呢?本來應該,我們當時也期待着,中國的形勢能夠有進一步的發展,中國能夠真正的迎接一個有言論自由時代 ,一個有憲政民主的時代,可是今天,在四十年過去之後,今天中國面臨這麼一種情況,這是我們當時都很難預見到的。所以想到今天這個狀況,就感到特別心酸,感到特別的沉重。


當然這本書它本身很有價值,《青年論壇》本身很有價值,但這本來只應該是在我們向前前進的時候的一個階梯,我們本來應該走得更遠、做得更成功,可是,結果我們遭受了很嚴重的挫折。 所以想到這一點,我心情就感到特別的沉重,也感到很有幾分憂傷 。我們現在都已經都進入了所謂老年人的階段了,但是我們當年追求的理想,現在比起當時還距離得更遙遠。所以接下來我想,我們只要一息尚存,還應該為我們的理想繼續去奮鬥, 我想這也是作為當年《青年論壇》的一個作者,多少也算是它的半個工作人員的一些感觸。我就先講這些,謝謝大家 。


高伐林謝謝胡平先生的發言。我想起一段往事,就是當年您這篇大作《論言論自由》連載的時候,我接到1986年的七月號雜誌就捏了一把汗,我就覺得怎麼分成兩節連載呢 ?這有多冒險? 你六萬多字的文章,上篇是兩萬多字,還有四萬多字沒發表,我也不知道這個李明華是打算分兩期還是分三期,但是我想如果這個上篇登出來之後就激怒了某一位檢查官,下令停刊整頓等等,後面的就出不來了,出不來怎麼辦呢?所以我當時是認為李明華真是很冒險。但是幸虧沒有,很順利地,有驚無險地,下篇也就出來了。


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是原《青年論壇》雜誌主編李明華撰寫的回憶錄,於2024年初出版。2月24日召開的新書發布會,由媒體人高伐林主持,學者徐友漁、胡平、蔡崇國、吳國光、柳紅等做了精彩的發言。

新書發布會的全部視頻都已在youtube上發布,點擊觀看胡平發言視頻

新書發布會全部發言摘要已發表在《波士頓書評》,點擊閱讀

本博將陸續發布其他嘉賓的發言,敬請關注。

更多閱讀:

胡德平與《青年論壇》雜誌

錢理群:“以改革為體,以自由為魂”:《青年論壇》與八十年代

《青年論壇》停刊始末

丁東:從鍾沛璋、沈昌文、杜導正到李明華——歷史當事人的應盡責任

徐友漁:終有一天,啟蒙在中國還會重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640 (5).jpg

更多好書,歡迎訪問壹嘉官網


12.jpg

資中筠先生最新作品集持續熱賣中,點擊購書

d8f5d00219687Lwi3sx1.png

壹嘉獲獎英語童書促銷中,折扣價購買Beijing: A Symmetrical City請點擊這裡



瀏覽(5850) (8) 評論(3)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時間:2024-05-25 02:22:23

這些人反共,大二文青王丹等等,還有王軍濤,,,,

一輩子就這樣混完了,該老老實實檢討陽痿問題。

回復 | 0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時間:2024-05-25 02:18:00

胡平,一個敗軍後代,國民黨殘渣餘孽,到自由世界,依然不敢自由,不想報仇雪恨?

天天盼,日日算,啥時六十平反,大陸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改革再開放一點,,,,,害人害己。

回復 | 1
作者:巴黎老高 留言時間:2024-05-25 02:12:45

丟人,中國這些知識分子,

一天到晚自由民主,是不知道還是裝X,

自由民主的前提------革共產黨的命,打倒共產黨!

回復 | 0
我的名片
壹嘉出版
註冊日期: 2023-11-22
訪問總量: 178,978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最新發布
· 黃埔軍校學生生活記
· 蔡崇國:八十年代的天真,知識分
· 吳國光:其實反G的人往往用G的思
· 胡平:如果八十年代就算“高光時
· 徐友漁:終有一天,啟蒙在中國還
· 我隨蔣經國在上海“打老虎”
· “他是第一個從不跟我說‘要好好改
分類目錄
【編書筆記】
· 李慎之:遊民文化中隱藏着的中國
· 李慎之:作為共產國際支部的中共
· 李慎之:程序民主與實質民主
· 李慎之:毛澤東與無政府主義,農
· 李慎之:中國傳統文化中既無民主
· 李慎之:計劃經濟是對專制主義最
· 李慎之:中國的專制主義的傳統深
· 李慎之談周恩來
【壹嘉客廳】
· 蔡崇國:八十年代的天真,知識分
· 吳國光:其實反G的人往往用G的思
· 胡平:如果八十年代就算“高光時
· 徐友漁:終有一天,啟蒙在中國還
· 高伐林:《青年論壇》鳴謝團中央
· 丁東:從鍾沛璋、沈昌文、杜導正
· 錢理群:“以改革為體,以自由為
【壹嘉個人史】
· 被“寬釋”之後,原國軍少將的人生
· 丁東:從鍾沛璋、沈昌文、杜導正
· 錢理群:“以改革為體,以自由為
· 《青年論壇》停刊始末
· 改革之策與自由之門: “離經叛道”
· 胡德平與《青年論壇》雜誌 ——《
【壹嘉書訊】
· 原《天涯》主編王雁翎:編讀夏榆
· 珞珈之子 ——八十年代的武大與武
【壹嘉書摘】
· 黃埔軍校學生生活記
· 我隨蔣經國在上海“打老虎”
· “他是第一個從不跟我說‘要好好改
· “在光榮與至美的希望裡,我勇往
· 抗戰時期國軍後方的軍民關係是怎
· 吳官正“過手”《青年論壇》
· 錢理群:“以改革為體,以自由為
· 周維藎的黃埔軍校:與林彪同桌的
· 姐夫被國軍抓走了!(選自《風:
· 資中筠:治史與救國(《夕照漫筆
存檔目錄
2024-06-03 - 2024-06-17
2024-05-04 - 2024-05-28
2024-03-05 - 2024-03-31
2024-02-02 - 2024-02-28
2024-01-07 - 2024-01-15
2023-12-11 - 2023-12-30
2023-11-22 - 2023-11-28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