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有空调的机场出来,双脚踩入越南南方的自然环境之下,感觉如同从清凉宜人的春天乍入细火慢炖的蒸笼之中,让人恨不能即坠入清凉的泳池中,逃脱这令人窒息的热流。
好在酒店有车来接,免了些煎熬。司机师傅是位微显发福的中年男子,皮肤也不似典型的越南男子那般黑,不喜言笑,待我们坐定,即驾车汇入充斥着汽车,摩托,自行车和行人的汪洋大海中,越南的车开不快,一般是30-40Km/h,原因是没人遵守交通规则,每个人在公路上都有极大的自由,有空即钻,司机师傅一边左冲右突,一边打电话发短信两不误,一开始我们坐在车上,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越南人练就了在异常拥挤的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他们的乱中还是真的是有序的,所有公路使用者之间似乎都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在我们看来那一团乱麻的交通中时时隐含的碰擦风险从未成为现实,在我后来接下来的十几天的旅程中还真未看到一起哪怕是轻微的碰擦事故!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感叹: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酒店入住后已是深夜,随便在周围街上转了一下,填饱肚子,回到酒店,虽只是走了几百米而已,但你绝不要认为是简单的事情!胡志明市是有人行道的,但走人行道相当于参加障碍越野挑战赛,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有水泥踏板堆起的小丘,雨水及小贩的剩汤剩菜也静静地埋伏在低洼处,随时准备给漫不经心的行人致命一击,偶有平坦处,则罗列着各色摩托车,及街边小摊,必须要有辗转腾挪之轻巧机动,方能前行,过马路就更要有“万马军中,取上将之首”的勇气。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越南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3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近一亿的人口,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踏上越南土地的第一晚,对于一个旅游者来说,总是非常兴奋的,第二天早上不需提醒,早早醒来,5:10天边仅泛出些鱼肚白,而这个城市则早已苏醒了,马路上的交通已渐渐繁忙,晨练的人们已散落在对面的公园里,打羽毛球的,跳舞的,做操的……,进行得是如火如荼! 酒店旁的教堂
今天我们的首站是“越战纪念馆”(War Remnants Museum),越战对于越南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场战争,谁会多看这个比新西兰国土面积略大,比日本略小的贫瘠的农业小国一眼呢?同样正是这场战争塑造了越南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点非常类似日俄战争后的日本)而越战之前的历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展厅的前面广场上陈列着美军使用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展厅里简述了,越战的过程及越南人付出的巨大代价:越南有300万人死亡,其中200万为平民,另有100万人受伤。美军同时从61-71年的十年间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主要是孟三都研制的落叶剂),使美丽的枝繁叶茂的越南南部热带丛林变成了荒山秃岭,400万人直接暴露在毒物的影响之下,间接影响的人数那就无法统计了。 美军使用了浑身解数,却无法消灭越共(越南人自认为是自己的神勇,实际是中俄在后面的鼎力助阵,中俄用越南人的血达到了削弱美国的战略目标),如同二战中美英给予苏联物质援助,用俄国人的血达到打败纳粹德国的目的,美英最担心的就是苏联单独与德国媾和。 整个展馆几乎只字未提中国对越战的帮助,对苏联也只少量提及,感觉好像越南单凭一己之力,就将美国挑落马下!不过还是有个例外,专门有一个展室详细介绍了印度对越南统一的帮助,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不用解释---museum 院内 2014年--依旧有不少人口受当年化学武器的影响很多历史材料中都用这张照片 落叶剂喷洒后的热带雨林化学武器对越南带来的人体上灾害 黑色的非越战受害区域 越南与中国的相似之处----中午午休,展览馆午间关门休息 午饭我们选择了一个商场顶层的food court,质量一般,量少,似乎当地人的食量都很小,难怪他们都显得小巧玲珑。 接着又去了Reunification palace, Notre Dame Cathedral, post office, city hall,opera house and Ben Thanh market. Reunification Palace 越南的交通---车辆较少的时候 Notre Dame Cathedral Post office Post office
牛人呀 市中心一家Shoppig Centre,里面不少国际品牌,不过营业员远远多于顾客 Opera House Saigon River 夜景,河边不少钓者,仔细观后只希望当晚点的鱼不是来于这里 西贡几乎所有的餐馆到了夜间都是这样经营的(餐桌置于人行道) 过马路是需要穿过这样的车流,人行路灯只是虚设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