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财富杂志中国专栏:http://www.fortunechina.com/business/c/2012-04/12/content_96493.htm “生存就像浩瀚的大海,我小心的沿着海边前进。通货膨胀就像海浪向岸边打来,我在贫穷的恐惧中向前奔跑,永远没有安全感。在没有海浪惊吓的日子里,我拼命的努力着,想用沙在海边堆一所足够装下自己对幸福渴望的居所,每次浪潮不期而来把我吓走,回身时未完成的居所被冲成一堆狼藉,一切归于零又得从头开始。” 这是我看最近热播的一部讲述现代中国房产与婚姻关系的伦理剧《婚巢》时写下的。 还记得两年前和女友去看一个楼盘,在北京六环外的昌平,一平米一万多。女友说喜欢大房子,所以我说那就买100平左右。当售楼小姐娴熟的用计算机给我们计算首付月供时,我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数字在脑袋里嗡嗡的响,真的是太贵了,那时候我刚工作,一个月拿到手的可支配收入也就2000多。于是我对女友建议再多考察一下别的楼盘,其实是想借此拖延一下爱情山穷水尽的时间。 。。。。。。。。。。。。。。。。。。。。。。。。。。。。。。。。。。。。。。。。。。。。。。。。。。。。。。。。。。。。。。。。。。。。。。。。。。。。。。。。。。。。。。。。。。。。。。。。。。。。。。。。 用经济学的说法,中国的房子很多情况下是没有substitute的,不要告诉我“你是真的对我好;心眼好;牢靠;勤劳;有才华;成长股”等等。房子既是必需品(necessity),又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奢侈品。这也就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房屋的刚性需求会这么大,房子往往是提价促销而不是降价。 房地产商懂这点。看看那些楼盘广告,很多是新婚夫妇在美丽的房子里幸福生活的画面,仿佛没有美丽的房产,婚姻就是丑陋的,甚至是悲惨的。这种对房屋的刚性需求是很强大的,拥趸除了许多适婚女子之外,还有话语权极大的很多丈母娘们。 。。。。。。。。。。。。。。。。。。。。。。。。。。。。。。。。。。。。。。。。。。。。。。。。。。。。。。。。。。。。。。。。。。。。。。。。。。。。。。。。。。。。。。。。。。。。。。。。。。。。。。。。。。。。。。。。。。。。。。。。。。。。。。。。。。。。。。。。。。。。。。。。。。。。。。。。。。。。。。。。。。。。 作者:公民经济学家吴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