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2月6日【联合早报】) 最近在很多中国媒体上看到安倍晋三访美如何遭受冷遇云云,颇有幸灾乐祸的味道。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啊。也许这只是媒体娱乐网民的噱头,并不代表大战略家们的真实想法。其实美日两国元首这次低调的幽会是内藏锦绣,硕果累累。 首先,安倍晋三此行最大的一个收获无疑是为其“以邻为壑”的经济复兴计划(Abenomics)赢得了美国的支持或者说是默许。自去年11月中以来,日圆对美元欧元和其他主要货币已经有了相当大幅度的贬值,不少国家都在指责日本企图挑起全球货币战争。曾几何时,奥巴马因为汇率竞争的问题对中国大兴问罪之师,如今对日本却沉默不语了。这份默契对安倍而言何其珍贵。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讲话中,安倍把Abenomics形象的概括为三支箭:第一支箭,激进的货币政策甚至是无限量的量化宽松;第二支箭,把财政支出加大到足够产生2%的经济增长率和60万个就业岗位;第三支箭,通过拉动通胀来促进消费和投资。言下之意就是货币还得超发,日圆还得贬值,一直到经济起死回生为止。这样一来给同样寄望于货币贬值刺激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带来的压力就不小。没有美国的支持,安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复兴大计恐怕无法善始善终。 美国和日本曾经是货币战争的老对手,如今能够一笑泯千仇全赖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强大战略对手---中国。在亚太地区,中国对两国最大的威胁体现在两方面: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 在经济上,作为亚洲供应链经济中心,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美国在亚太经济的版图中将不可避免的被边缘化。根据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数据,2000到2009年间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额增长了6倍,达到了1930亿美元,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与此同时,中国占东盟贸易总额的比率从4%上升到了11.3%,而美国占东盟贸易总额的比率却从15%下降到了10.6%。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中国对东盟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在2010--2012年间,东盟和中国的贸易总额从2928亿美元增至4009亿美元,增幅36.9%,中国连续3年成为东盟最大的出口市场。在未来两到三年里,东盟有望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地缘政治上,中国的海洋大国意识正在觉醒,这严重威胁到了传统的海洋国家日本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亚太地区力量均衡。最近在【外交政策】和【经济学人】杂志上看到两篇文章:“中日海战”和“战争的鼓声”,由此可见欧美的政治精英阶层对中日战争的期望值已经越来越高。无独有偶,颇具影响力的美国民主党智库Brookings最近致奥巴马总统的外交政策建议简报【big bets and black swans 】中也郑重其事的提出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内可能要遇到来自中国的最大一个挑战就是围绕南海和钓鱼岛展开的战争,而且战争会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的动荡,并建议白宫早做铺垫和准备。而安倍晋三在访美过程中透过【华盛顿邮报】采访也试图努力的增加这种恐慌,他声称中国为了维持政局稳定并转移国内矛盾,会不惜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把问题搞大。中国的地缘特征决定了其早晚要成为一个海洋强国,面对这样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美日没有选择去包容和适应,而是一起抱着“中国威胁论”互相取暖并遏制中国。 在被卷入民族主义漩涡的同时,中国在国际上有被孤立的趋势。日本注意到了这一点,对于日本而言,这是全面崛起的良机。一方面日本要为全面挣脱和平宪法做准备。安倍在竞选纲领中呼吁把日本的自卫队转型成正规军队,修改国防条款,扩充军力和增加军费,按照日本的民族骄傲和民族性的原则来修改和平宪法,使日本可以加入军事条约并参加盟国的联合军事行动。另一方面,配合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通过军事合作和金元攻势日本也在扩大自己在东南亚的战略势力版图,加强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和孤立。日本对外援助的一半以上投入到了东南亚:自2006年至去年初,日本已向越南提供逾万亿日圆的政府发展援助(ODA),成为其最大援助国。另外,日本在去年亦已承诺,今后三年内将向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国提供共74亿美元ODA。除此了民用的ODA外,日本亦不惜大洒金钱,强化其于东南亚的军事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