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目前正醞釀兩場風暴,一場是地緣政治風暴,一場是金融風暴。
地緣政治風暴的主動力一方是中國作為海洋大國的崛起,一方是美國的重返亞洲,一方是日本重新軍事化的野心。
而亞洲金融風暴的主動力是全球的通縮壓力,嚴重依賴次貸的增長,企業和家庭單位的過度槓桿化,美聯儲退市和日本以鄰為壑的貨幣政策。
可惜的是人們的注意力完全被地緣政治風暴吸引,而對於亞洲金融風暴的危險嚴重關注不足。對政治家來說,民族主義是條執政捷徑,而防患於未然的結構性經濟改革則是一條吃力不討好的道路。但金融風險並不會因為人們的選擇性忽視而消融。金融危機一旦爆發,反過來又會給地緣政治風暴火上澆油,因為發動民族主義的爭端乃至戰爭一直都是政治家用來迴避經濟治理失敗責任的偏愛選項。
這種形勢對於歐美做空基金是極好的,亞洲仿佛是按劇本走向下一場金融風暴,他們要做的只是等待,然後時機一到,便給與亞洲經濟以致命一擊。這個時候的亞洲最需要的就是團結,在貨幣政策,匯率政策和財政政策等方面協調一致,加強合作。
只可惜釣魚島和靖國神社總是占據舞台的中央,讓人們無暇他顧。金融時報的Gideon Rachman最近說亞洲很像一戰前的歐洲,而中日爭端就像當面德國和英國爭霸。似乎在危言聳聽,但細想之下,又不乏道理。
亞洲應該靜下心氣,好好的互相溝通,團結起來。中國應該拿出大國風度來,為亞洲金融安全排兵布陣,因為沒有硝煙的戰場往往更致命。亞洲各國也不應該總是被美國和日本牽着鼻子走。美國確實是亞洲尋求地緣安全的好夥伴,但地緣安全不能當飯吃,亞洲經濟要向好,要排除金融險情,確實更需要和中國的團結與合作。
作者:公民經濟學家吳迪
|